截图信息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有很大的逻辑问题。但可以借题发挥,随手说一说相关。
我很喜欢中国奇谭第一、第二集。那天我正在重看《小妖怪的夏天》,女儿也凑过来非要一起看。女儿三岁多,其实平时还在看比较低龄的动画片,本应是看不懂的;我也意识到,动画中乌鸦装妖怪、结尾白狼追小猪的一些形象,孩子应该不能接受。所以在试着跟女儿一起看的时候,首先我一直观察着她的神情,如果不喜欢或害怕,就立刻切走;另外在可能会吓着孩子的地方,我全部都跳过,用语言代替解释。
结果是,女儿很喜欢《小妖怪的夏天》,尤其是喜欢小猪、小兔子、小青蛙等等小妖。在小妖砍柴打工、列队被熊教头训话的段落,她还兴高采烈地说着“他们怎么都变成这样了!”当然,女儿平时虽然很爱看书,接触的各种不同的动画形象、故事比较多,所以不会对看不太懂的动画表示抗拒,但她毕竟年龄太小,《小妖怪的夏天》的表达她当然不可能有效接收。不过动画比较明快轻巧的造型,还有比较可爱呆萌的形象,还是让孩子看的也挺高兴。
当然,第二集《鹅鹅鹅》就完全不适合低龄儿童观看,肯定不会给孩子放。
动画是不是都给孩子看,这是一个答案很明显的问题——当然不是。少年儿童对鲜艳色彩、奇趣形象的爱好让动画片许多时候为儿童服务,但成年人也往往喜爱动画,这不言自明。至于动画作品本身好不好,那是见仁见智,观众可以不喜爱,但不必用“成人还是儿童”这种粗暴分类来评判。
至于如何引导、帮助孩子去接触更适合他们年龄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家长的职责。有些作品标注清晰,很显然是成人向;而更多的就需要家长自己去了解。毕竟,世界上对孩子容易产生伤害的东西很多,保护孩子应该是家长的工作。
所以这段截图里的逻辑问题就是,一个真实的家长几乎不可能这样做:如果看第一集乌鸦怪的位置孩子就吓哭了,为啥还要给孩子看第二集啊……
编辑于 2023-01-11 00:56・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