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们总觉得孩子学钢琴非常高大上,但去学吹唢呐就太俗气?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皇冠 - 3 个点赞 👍
吹唢呐的场景都是红白事,跟干丧葬干婚庆的一条船上的,那能高到哪去?
不过弹钢琴的也别高兴的太早了,这年头各大视频平台,清凉的、三点的、脱光的甚至边那啥边弹钢琴的越来越多,用不了多久,这玩意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恐怕还不如唢呐。
毕竟唢呐要鼓足了气吹,摆不出那么多奇怪的姿势。
查看全文>>
雷隐隐 - 2 个点赞 👍
声调太高,太尖锐,可以作为乐曲的一部分,独奏太狗血,合奏又会盖掉其他乐器。打个比方,“蜀道难”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很有气势,但如果后文是“噫吁嚱,蜀道之难,噫吁嚱,难于上青天,噫吁嚱,蚕丛及鱼凫,噫吁嚱,开国何茫然”.........大量高音调的存在会让整体显得用力过猛,降低观赏性。乐曲同理。
查看全文>>
龙裔 - 1 个点赞 👍
看上唢呐因为能学鸟叫?笛子也能学鸟叫,还能学马叫,也很神奇嘞,来学笛子叭
查看全文>>
豆豉凌隅 - 1 个点赞 👍
学任何一门才艺,应该只有学到精通了才会特别赏心悦目,哪怕唢呐也是一样的,可以走上很大的舞台,只要有适合表演的曲目。
但如果是为了陶冶情操,我也会选钢琴,声音更悦耳,没那么吵闹,也有很多经典的曲目可以弹奏。钢琴作为一种广为人接受的西洋乐器,也承载了很多西方的音乐文化在里面,学习线谱、了解西方的音乐、西方的音乐起源、著名的音乐家等等。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 个点赞 👍
要不换个乐器
换这个怎么样
都是吹响的,都有一个大喇叭
换成这个就没人敢喷俗气了。
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是听唢呐容易烦躁,听这个容易上头吧。
查看全文>>
大鼎-亓 - 1 个点赞 👍
东方唢呐≈西方小号
唢呐在东方乐器里的地位≈小号在西方乐器里的地位
查看全文>>
青青子衿 - 0 个点赞 👍
我弹钢琴,你吹唢呐。
都是为人民献艺嘛。
查看全文>>
张小饭 - 0 个点赞 👍
骄傲的民族自尊心又来了
查看全文>>
陈清瞳 - 0 个点赞 👍
学习音乐本来就是培养乐感,其实什么乐器都一样,并不分什么高低,不要因为别人都学钢琴我就学钢琴,喜欢什么都可以只要能培养出乐感,其实唢呐为什么俗气?那为什么吹萨克斯就不俗气了,这是偏见,因为这东西便宜。俗气本来就是一种偏见,你可以说他是俗气,也可以说民俗本来就是一种美,很多外国人还喜欢追求各种风俗。
查看全文>>
黑化的小白 - 0 个点赞 👍
quora 200 years ago:
为什么家长们总觉得孩子学钢琴非常高大上,但去学吹双簧管就太俗气?
查看全文>>
norma - 0 个点赞 👍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和乐器出现场景有关。
《百鸟朝凤》这部纪录片就详细讲了吹唢呐这个行当的荣辱兴衰。
最开始唢呐具有非常强势的乐器地位,几乎是地方上很多场景必备的顶配奏乐,能当上唢呐学徒是家里荣光。可惜的是好景不长,随着时代变迁,外来文化强势入侵,唢呐基本被西洋奏乐取代,只有丧事才勉强有上场机会,学了一辈子唢呐的主人公直迎唢呐行业的衰弱。
和唢呐目前除了丧事很少登场的乐器截然相反,大家可以细数钢琴的出现场景:
1,高档餐厅必备 2,各种高端音乐会常客 3,学成动辄数十万学费 4,另外作为乐器中的庞然大物,如需购买安放家中,户型小了都不行 5,在崇洋媚外风气依旧盛行的今天,这种舶来品,有着深厚国外底蕴文化的物品又无形中给高大上加了分。
这些一叠加,不说孰是孰非,就高大上三个字,怎么比?
查看全文>>
半杯浊酒一壶茶 - 0 个点赞 👍
唢呐一向接的就是地气。
想高大上本来就不应该学唢呐。
问题是,谁跟你说高大上就比俗气好?
查看全文>>
暗示风景 - 0 个点赞 👍
1️⃣因为家长们的所见所闻:
他们看到西洋乐器出现时,都是高大上的,在音乐厅,在高档饭店。经典书籍里,西洋乐器也是贵族们展示才华的玩意儿,很少描写农夫弹钢琴的。
而中国的乐师,滥竽充数,没听说谁地位高,都是伺候人的。唢呐更是戏班子里的,送葬时出现的,不仅俗,吹唢呐的人都是穷苦人。
2️⃣一般看到过弹奏西洋乐器乞讨的人,不会对西洋乐器太有光环。
3️⃣对现在中国文化没太有信心的人,没见过传统乐器登上大雅之堂,大放异彩的人,会不客观看待中西方乐器。
查看全文>>
安利-胡恤琳 - 0 个点赞 👍
唢呐就是土气,钢琴就是洋气,有什么问题吗?
查看全文>>
普罗米修斯 - 0 个点赞 👍
其实唢呐就代表了中国的一种传统审美,你别管曲调优不优美,声音婉不婉转,韵律悠不悠长,你就说这事声儿大不大吧?
所以中国的音乐选秀类节目,不管是选秀还是竞技,都体现了一点,就是你这个声音高不高,大不大,只要声音又高又大,你就牛逼,而如果你声音不高,那你唱的再好,听起来也输人一筹。
所以马来西亚歌手曾经写过一首歌,专门讽刺这个现象,这也是我入坑他的第1首歌,算一算也10来年了。
而唢呐就是这类审美的一种标准体现,你别管韵律文化什么的,你就说这声大不大吧?大,那就赢了。
而且唢呐的声音,又高又大!
查看全文>>
王东来 - 0 个点赞 👍
因为他爸妈是殖人
查看全文>>
张国华 - 0 个点赞 👍
我觉得你这个是个例,10多年前开始学民乐的开始变多了,因为学钢琴之类的太多,竞争激烈,最近几年两边的数量基本差不多了。
查看全文>>
andrew lu - 355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吃瓜群众 - 3410 个点赞 👍
别说钢琴了
你看武侠小说
金庸
黄药师抽出玉箫,欧阳锋亮出古筝 苗若兰古琴待客。
古龙小说
楚留香里有西域琵琶
小李飞刀里有铁笛玉箫
你见那个武侠小说
来着文质彬彬姿态潇洒,腰里别着一个唢呐。
发布于 2023-01-28 14:51・IP 属地甘肃查看全文>>
zhangliang3127 - 196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凸凸 - 447 个点赞 👍
说唢呐俗气,真是冤枉人家了。
唢呐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乐器,参加过无数战争和庆典,见证了几十个帝国的兴衰。而且对于中国来说,唢呐也是正儿八经的“西方乐器”。
萨珊波斯长生军和白匈奴人决战的时候,巴赫拉姆五世在阿姆河畔射箭击中老虎的时候,乐师们使用的乐器是唢呐,细密画里到处都是证据。
在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穿过君士坦丁堡的城门时,在1900年俄土战争英雄奥斯曼.努里帕夏去世后的葬礼上,唢呐接生过一个帝国,又目送它离开。
乾隆皇帝在京郊布设绵延十里的仪仗队,迎接从大小金川得胜归来的军队。国民政府举行奉安大典,国父灵柩缓缓穿过北平市中心。在这些场合,唢呐从未缺席。
唢呐的旋律就是亚洲历史的心跳声。
比起钢琴等弦乐器,唢呐这种管乐器不可取代的优势就是嘹亮雄壮,一切需要穿透力的地方都是唢呐的主场。琴太笨重,它们走不出屋子,走出来也迈不开脚。
然而唢呐的不幸在于,它活到了一个亚洲不再强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切礼仪都得向西方看齐,欧洲的东西成了“普世的”,亚洲的东西降格为“民族的”。
“东西”是个极好的汉语词汇——哪有什么纯粹的东或者西,它们连在一起才是个东西。东与西,雅和俗,本质上都是由权力关系决定的。但权力没有永恒的,迎合权力只会让自己成为有保质期的奴隶。美与热爱却是永恒的,它们不受时间和国界的约束,遵从内心的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三千年走过,唢呐最明白这个道理。
唢呐至今仍是土耳其军乐的代表乐器 发布于 2023-01-11 15:4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莱茵行宫伯爵 - 442 个点赞 👍
#入门#
如果要学器乐,应该选什么入门?
这个标准不应该是“高雅”、“俗气”,而是这门入门乐器对学习其他乐器、进入作曲、指挥、艺术批评这些更深入的领域有多大的帮助。
所以,实际上你选的应该是键盘、拉弦、拨弦、打击、吹奏这样的门类,而且最好和系统乐理直接相关。
从这个角度来说,钢琴确实要比唢呐要好一点,因为从钢琴学到的技巧对于将来作曲和指挥一类的实践有更大的帮助。
唢呐的短板并不在于“俗气”,而在于缺作曲家给它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经典。
音乐真正重要的是创作。谁对降低创作门槛、开拓创作可能帮助大,就应该优先学什么。
这不仅是音乐,而是对练一切功夫都适用的道理。
编辑于 2023-01-20 02:40・IP 属地中国香港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9qadg - 441 个点赞 👍
因为在民间文化里,唢呐本来就是俗的东西
唢呐、锣这些乐器本来就是民间红白喜事常用的乐器
你也别扯钢琴
你去学古筝、琵琶、箜篌甚至学编钟,你看有人说你俗吗?
发布于 2023-01-25 14:49・IP 属地中国台湾查看全文>>
李大哥 - 375 个点赞 👍
除了大家所说的问题外,有一个问题在于:常年传统艺术的曝光率极低,目前会的人少,难以为继。
我娃最近也有这个问题,也想学一些乐器,前段时间去了武汉逛了一下,学钢琴小提起的成堆成堆的,老师好找,培训已经成系统了,但是传统乐器这方面找老师都是问题,更别说还要选了。
其实唢呐曲子还是不少的,而且地位是不可替换的,举个例子:水浒的《好汉歌》,三国里面的《这一拜》,《小刀会序曲》也被大量影视剧用过,比如说周星驰电影里面不止一次的用过。
这些曲子的唢呐无法被替换成其他乐器,换了就没那味了。
不光是唢呐,好多传统乐器都是如此,传统乐器是传统音乐的部分,而传统音乐又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说我个人对于西化的问题没有那么敏感,但是把传统文化都丢了也不是个事。
目前这块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传统文化没人搭理,自然不会在传统音乐里面创造新元素,而传统音乐缺乏新元素,又把传统乐器带进沟里,没有熟悉传统文化的人进行创作,传统音乐和传统乐器自然难以为继。
过一些年,连熟悉传统文化的人都少了,小孩们自然会遗忘掉这些东西,甚至即便是学都很难学。
举个例子,满大街都能找到钢琴老师,传统乐器又有几个人会?
这还是教授方面,商业化方面也是如此。
没缺乏熟悉传统文化的,就无法在传统文化里面创造新元素,缺乏新元素,商业化也做不下去,反复复去的都是老曲子,这种情况不光发生在唢呐这些乐器上,也发生在类似于京剧之类的上面。
大量的乐曲被创造出来才能被提炼成精品。
发布于 2023-01-11 15:43・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李建秋 - 331 个点赞 👍
粉红收收味,啥也要扯河殇
因为唢呐就是俗气,就是不上台面。你学个古琴,学个琵琶,学个横笛,有人会觉得土么?
“曲儿小,腔儿大”早在全中国都没人认识钢琴的时候,唢呐就是土味代表了。关钢琴什么事!就算西洋乐器你学个架子鼓你家长也觉得不像是好人该学的
发布于 2023-01-22 06:11・IP 属地意大利查看全文>>
昭昭有唐 - 270 个点赞 👍
我倒不反感唢呐。
我反感的是那些无脑吹的患者们。
听到各种国风音乐,只要唢呐一出,立马就高潮了。
真像书中说的,他们不是看戏的,是赛脸的。
他也不管好听不好听,反正就是嚎叫呐喊尬吹就完事了。
发布于 2023-09-26 01:35・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MC鲁迅 - 209 个点赞 👍
不要扯民族情感,要高大上你学古琴去,哪怕学个笛子和箫,玉笛谁家听落梅,玉人何处教吹箫,俗吗?
唢呐自古就不受待见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它不是和钢琴比显得俗,它是和谁比都俗
编辑于 2023-08-13 15:0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Alaya - 206 个点赞 👍
不说别的民族乐器。
就说唢呐和钢琴。
原因很简单。
唢呐多少钱?
便宜的几十块钱,好的也就几百块。
钢琴呢?
最便宜的几千块。
贵的……
那就不好讲了,贵的能换套房。
普通人不懂艺术,只会直观的从价格上来判断,哪个更高级。
这个是没办法的。
·
为啥开头说了不讲别的民族乐器呢?
因为民族乐器里也有很贵的,比如古筝古琴,好的也是天价。
但唢呐……真的是比较接地气儿的那一类。
编辑于 2023-01-28 19:4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跳舞 - 194 个点赞 👍
别搁这什么崇洋媚外了,学古筝的人也没有说就俗气了呀。真实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唢呐这种乐器过于嘹亮和尖锐,所以一般都只能用于俗处,例如婚礼丧葬,庙会游行之类的。那种高级一点的宫廷雅乐和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欣赏,根本不会用这种过于尖锐嘹亮,喧宾夺主的乐器。
古代的文人进行音乐交流,最常用的是古筝,或者是竽,笛,琵琶这些相对音色比较柔和温婉的乐器,然后还可以和其他各种乐器相互配合。唢呐一出,你拿什么乐器和他配合?基本上你就只听到唢呐声了,其他乐器的声音你都不怎么能听得到呀!
最后,唢呐也不是中国本土的产物,人家是波斯人发明的,奥斯曼帝国也有唢呐哟!
编辑于 2023-01-29 15:01・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