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孙子的问题,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无脑屠杀武将。
朱元璋杀的都是蓝玉这种功高震主又桀骜不驯,威望极高的大将。这种将领,朱允炆把握不住。
但是也给孙子留下了耿炳文这样忠诚又善守的老将,包括徐达的儿子徐辉祖,都是一流的将领。
可以说,他给孙子留下了足够自保的将领。再加上南京周围的40万精锐中央军,完全够孙子压服那几个叔叔了。
实际上朱允炆的那几个叔叔根本没有什么大军,也没有能力造反。各个王府的护卫都是有定制的,最多三千人。唯一有能力的燕王经过打压,府上也就500卫队而已,那些所谓的大军都是朝廷的,只有战时有皇帝的圣旨才能调动。
包括北平城内的上万大军和主要官员,都是朱允炆的人。
可以说,朱允炆从头到尾都不必担心自己的叔叔造反,自己的叔叔也没有任何造反成功的可能性。朱元璋也根本不必担心儿子造反这件事。
后面的事情发展成这样,实在是朱允炆和他身边的几个文人实在是太蠢,蠢到天怒人怨人神共愤,蠢到老天爷都看不下去而已。
跟朱元璋大杀武将真的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