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晚年或许认为朱允炆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他的叔叔们,但这份信心并非毫无保留。
从朱元璋角度看,他对制度设计极为自信。明朝构建了完备的官僚体系,地方三司分权,中央皇权高度集中。朱元璋认为,即便藩王手握部分军队,在庞大严密的国家制度框架下,也难有翻天机会。而且,他留下的祖训对藩王诸多限制,行动范围、军队规模等都有明确规范,只要朱允炆按祖制行事,藩王难成大患。
朱允炆自身也有让朱元璋看重之处。他自幼受儒家教育熏陶,表现出仁厚善良之态,在朱元璋眼中,这是守成之君的重要品质,能得民心,或许能让藩王敬服。此外,朱允炆身边有黄子澄、齐泰等饱学之士辅佐,朱元璋期望这些能臣能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制衡藩王。
然而,朱元璋并非毫无担忧。藩王中不乏朱棣这样善战之人,长期的军事生涯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经验,手握大军,实力不容小觑。但朱元璋寄希望于循序渐进的削藩策略。他或许设想,朱允炆登基后,先以温和手段削弱藩王势力,逐步收回权力,只要操作得当,朱允炆能掌控局面。可惜,历史发展未如朱元璋所愿。朱允炆操之过急,削藩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