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子被吐槽「丑」得千篇一律,什么才是中国式的美丽乡村?如何走出中国乡村的审美困境?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中国新农村建设才刚刚开始,你们觉得丑的,都是前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前建的。
现在的新农村,每个地方都有标准图集,一村一貌,一镇一俗,村村都有柏油马路,水电气网路户户通,甚至山上的羊肠小道都要全硬化,每个村落都有垃圾回收站,文体广场,篮球场,公共厕所。
全国18亿亩标准农田改造已经开始,数十万台挖机已经开工了,以后的农田全部要适合机械化耕种。
中国城市建设超过欧美后,农村建设超英赶美也是必然。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代表住在乡村独栋的人,只能耕地生活,欧美大农村的人,绝大部分也不是农民。
乡村独栋,才是中国的未来,城市鸽子笼并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良好选择,古今中外都不是,只是这一个特殊时期而已。
全国有3亿多亩农村宅基地,有2亿多栋乡村独栋,给农村建设赋能,允许宅基地买卖,让农村人能够借此本钱去城市买房,盘活城市房地产的同时,也让有钱人能够在农村建设豪宅大院,景观园林,盘活产能,搞活经济的同时,真正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发布于 2023-01-26 18:3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知乎大善人 - 1 个点赞 👍
要是你们愿意出钱建成你想象的样子,
拥有你们所谓中国乡村田园牧歌般的意境,
我倒也愿意住,哈哈哈哈,
这不就走出了你们所谓的中国乡村的审美困境。
你和我说这是中国传统田园牧歌式的意境?
那时候没手机,这图片还是从我妈的以前的诺基亚翻盖手机里找到的。
可这大概是十年前我们村(自然村)上的,
可以看到几乎全是土坯房,
家里面还都是泥土的地面,
为什么,还不就是穷。
附近的村庄大多如此。
而你看到的这种砖墙屋,地板房,
八寸墙,两倒水,马头墙,红石基,
解放以前几乎都是大地主的,
大部分人(长工)是建不起的也住不起的,
只不过后来分掉了,
知道嘛。
现在当然是差不多富了一点以及政府改造,
把土坯房拆了,然后修建小广场,
修建户户通水泥路,
然后自家肯定也建了新房,
农村人嘛,也不是人人都有那么大的财力,
穷有穷的建法,富有富的建法,
还轮到你们指指点点了,
又不是你们出的钱,
别折腾了。
查看全文>>
求是 - 0 个点赞 👍
因为中国建房样式自由。美国每个社区想盖房子必须从社区里几选一。样式都是特定的,只能abcd里选。
查看全文>>
且慢容我三思 - 0 个点赞 👍
城市丑不影响农村是真丑!
查看全文>>
简洋洋 - 1720 个点赞 👍
这不是审美问题,而是经济问题。
这文章通篇充满了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
漫步在中国乡村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在新建设的柏油马路两旁是集中连片的农田,其间坐落着一幢幢四四方方的小楼,这些农房大多是混凝土结构,外层铺设着黄白瓷砖,门前有一小块水泥空地。整个景色整齐划一,但难免给人千篇一律之感,失去了中国传统乡村田园牧歌式的意境。
上述所提到的柏油马路两旁四四方方的混凝土小楼,并不是农村房子的主流,只有在经济相对较好地区的农村才可能是主流。
普遍来说,南方农村好过北方农村,沿海农村好过内陆农村。
很多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一个村里也就一两条主路是刚能错开车的水泥路,剩下的小路全是泥路。
不少房子是几十年前建的土屋,窗户玻璃残缺不全,靠贴的塑料纸挡风,只能刚刚满足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
院子里大多堆满了拾来的柴火,以及鸡鸭牛羊留下的排泄物。马桶甚至蹲便都不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很多人家用的还是夜壶便桶,太阳能空调热水器更是稀罕东西。冬天能在家里洗澡上厕所已经是不少农村人的奢望了。
这样的民房确实看起来有地域特色,尤其是能满足城里人猎奇的心态,然而居住起来万分痛苦,和现代化生活可谓完全不沾边。
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民,盖一个两层水泥小楼便要花光几十年的积蓄,就这也和城里的住房差得远。
似乎我国许多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仍停留在干净整洁的基本层面,在风貌建造上更趋于追求实用性,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不够凸显,村落缺乏魅力和特色,鲜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
在农村连实用都做不到的情况下,让农村人放弃实用性转而去追求美观,和让食不果腹的穷人把粮食换成华丽的衣服一样。
都是用别人的生命来满足自己的赏心悦目。
编辑于 2023-01-25 18:40・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吟游诗人马走日 - 649 个点赞 👍
仿照提问者的表述,写一段:
漫步在北京,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在新建设的柏油马路两旁是集中连片的半新不旧的板楼和塔楼,这些楼房大多是砖混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特别老旧的楼房或者临近马路边的楼房都被重新粉刷一遍,以显着光鲜。马路的左边,是摹仿西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马路的右边,是摹仿我国传统的古建筑,且不说某些拙劣的仿制品连古典建筑的基本比例、尺度处理都不到位,还有一种倾向就是使两者相加或混合,例如在高楼大厦的上部加琉璃亭子。整个景色,既不整齐划一,又给人千篇一律之感,失去了中国古都的精神风貌与传统意境。
这种现象在各大城市普遍存在。“为什么城建那么丑?”“真的越来越没有美感吗?”此类问题,也常常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讨论。
似乎我国许多地区的文明城市建设仍停留在干净整洁的基本层面,在风貌建造上更趋于追求实用性,城建缺乏魅力和特色,鲜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
……
老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才温饱多少年?别总以好听的词汇污名化农民,不行吗?
编辑于 2023-01-25 17:58・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白水 - 618 个点赞 👍
来自小资产阶级的矫情
这个问题肯定不是农村人提的。。。
何不食肉糜。。。但凡有钱去盖漂亮房子,当然会去弄啊,你以为你比农村人审美更强,,其实只是因为钱啊
我觉得农村既然是农村,建筑大方、空间合理即可,不用追求花里胡哨的美。。。
问题里的下面这段话太酸了,太不接地气了。。。
“似乎我国许多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仍停留在干净整洁的基本层面,在风貌建造上更趋于追求实用性,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不够凸显,村落缺乏魅力和特色,鲜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
在现阶段,这个议题真的很急吗?怕是某些人敛财拉项目沽名钓誉的工具吧?
秦风53 次咨询5.030971 次赞同去咨询生活好才是真的好,诗词共享,趁一切机会弘扬古诗词文化。
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编辑于 2023-01-25 18:30・IP 属地安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秦风 - 581 个点赞 👍
经济周刊?
但凡农民有钱,谁不乐意盖好看的房子
哎...
真难受,各个都在拿下沉市场做文章,没有一个真的想过让他们过好日子的,都想着压榨
过年了,为自己家人积点德吧
发布于 2023-01-25 17:12・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一方通行kuma - 55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雅楠 - 233 个点赞 👍
中国好的农村不是没有,而且房屋和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 不输日本,堪比欧美。
那些福建土豪别墅就不举列了,那种房子豪华是豪华,但房子与村容环境没法融合到一起,不是中国其他地方农村学习的榜样。
中国很多农村都有山有水,环境底子其实是不错的,要做的是怎么把村民的房子和环境融合到一起,形成自然美
这边就举一下浙北德清和安吉那一带的农村,那边的农村显然是其他中国农村学习的榜样,房子比不上福建土豪别墅,但房屋与环境融合之美是福建土豪村没法比的
不多说了,直接上图,这还是几年前的图
房屋前面种着草地和树 配有垃圾箱 柏油路面,很干净,不输发达国家 干净的柏油路面,这是很多北方农村的榜样 房屋比不上福建土豪楼,但屋前草地树木与房屋的完美融合,已经不输欧美了 房屋不见得多豪华,但这环境很难不让人不喜欢 农村还是要多种树,树和草地多,美感就上去了,哪怕房屋并不是多美观 这都是平房吧,但干净的柏油路以及路边的树木,档次一下上去了,北方的农村啊,这是你的榜样哦 房屋其实并不多豪华,中国很多农村已经可以做到,但这干净的柏油路面和路边美丽的绿化,却是很多农村地区非常欠缺的 这环境和这房屋质量,不输日本农村了吧 这柏油路面和路边的树,大大提升了档次 编辑于 2023-01-26 00:45・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TIANSHI - 193 个点赞 👍
瞄了一下,文章写的和实际差太远,说一下我们那边情况
重点是:农村污水,垃圾,厕所问题,路面硬化,民房改造,荷塘连片治理等等之类的
其中比较难的就是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其他什么路面硬化,民房改造等等,哪怕是厕所问题都比较简单。
每次襄阳市搞考核的时候,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都不好处理。
至于所谓的丑不丑的风格问题,呵……这倒是最简单的。
搞点公共设施,把路面硬化一下。
难的是这些
风格问题,弄点公共设施,把路面硬化一下
这样简单点我觉得就挺好。
老房子还在,无非是刷刷墙
其实有点像小区风格。
没风格就没风格,整实际点我觉得挺好
发布于 2023-01-25 23:3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李建秋 - 171 个点赞 👍
“新建设的柏油马路两旁是集中连片的农田,其间坐落着一幢幢四四方方的小楼,这些农房大多是混凝土结构,外层铺设着黄白瓷砖,门前有一小块水泥空地。整个景色整齐划一”
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经济比较好的地区的农村,才可能有这样布局的建筑。
不少中国农村其实还是这样的:
“但难免给人千篇一律之感,失去了中国传统乡村田园牧歌式的意境。”
作者感叹“失去了中国传统乡村田园牧歌的意境”。
来让我们看看田园牧歌是啥?
得了吧,所谓的“田园牧歌”只不过是生活在现代化工业化中的人,对中国农村落后贫苦生活的一种粉饰。
把落后、物质和精神生活贫乏称之为田园牧歌,我可去你的吧!你来我这里牧歌,我去你的城市里被现代化生活腐蚀吧。
发布于 2023-01-25 20:02・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三幺哥 - 127 个点赞 👍
最简单的理由——收入贫困
提到美丽的农村,很多人可能第一想到的是邻国日本。
我们看日本的电视里,乡村是美丽的稻田,现代化的小型播种、收割机,白屋灰瓦,每家每户利用自动化的小型机械把院子整理的井井有条。绿植灌木修建的的错落有致。
那么,日本农民的收入是多少呢?
我们这里选用比较权威媒体央视网的新闻数据。
十年前(2013年),日本农民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49万人民币,就是月均收入三万以上。
有人说可能疑惑:人家题主说的是美丽乡村,和收入有必然联系么?
首先,我们都明白,房子的设计、美丽和价格一定是成正比的。
日本农村的房屋价格也很容易查,毕竟现在博主很多。
最近一年的视频,一套农村的房屋400万人民币左右。注意,日本的农村房价其实很便宜,因为有每年都要缴纳的土地税和房产税。但这个价格依然和我国农村建房相比要高多了。
其次还有维护成本,日本乡村这种一户建的住宅看似很美,但冬日的采暖需要天然气,庭院需要定期打理,村里的石板路等基础设施都要公共维护基金,这些实际背后都是钱。
同样有博主公开过她们家2022年正常在日本农村一个月的开销。
她生活的地方是日本“生活成本最低(2021年新闻)的冲绳。
即使已经戏称自己“要饭”般的节约了,一个月的开销依然是34.6万日元,合人民币1.8万。
如果中国农民三口之家每个月基本生活费1.8万,不知道有多少能接受。
我们可以在深入的去看看为什么“有钱就会美丽“。
整洁的有各种标志线和防护的道路,建造和维护成本就不低。
哪怕非常破旧,依然有自动化的小型车辆和工具,意味着可以很容易的把各种农作物进行整理和搬运,送到应该储存和交易的地方,而不是对方在路旁。
有钱能够修建大量主屋旁边的工棚和工作间,把工具车辆、建材、农具进行规范的分类收纳。
国家花钱买单,雇佣当地的老人、村民对公共区域进行定期的清理和修剪。
清理落叶和垃圾大量依靠机械化,所以少数的人就能清理很大区域。
即使80岁左右的老人,借助机械化也能完成很多的清理工作。
因为收入高,所以用不到的废弃物品基本不堆放,直接回收卖掉。
需要搭建大棚、栅栏的时候,直接开车去弄用品店买新的建材。
建筑的质量并不差,哪怕百年老屋,因为用料的扎实和定期翻新,也能持续居住。
农产品的收纳,借助机械都是和工厂一样的装载袋、工业拍,放在谷仓或建筑内。
露天堆放的东西,都会借助设备进行捆扎、整齐码放在路旁,用防水布或者塑料布做遮盖。
农户家里自己就有干燥机、脱粒机等现代加工设备,不需要占地晾晒和打谷子。
田地里是一人可以操作的收割-打捆一体机。
更多的收入,换来了更多的机械化,让人能有时间解放出来,去修建塑造自家的庭院。
村里的维护建造基金也多,可以整体规划,种植各种观赏的花草,更新维护基础建设。
没有人喜欢每天又脏又乱,但人类对“美”的追求永远是排在“生存”之后的。
在人均年收入几千块的农村寻找“田园牧歌式的意境”肯定是缘木求鱼。
如果中国的农民也能达到年收入49万,相信每个农村的房子都是非常美的。哪怕没有审美的能力,那些设计工作室也会非常愿意拿着设计图册挨个给农民推荐哪些是更雅致设计的。
编辑于 2023-01-25 20:23・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也说 - 27 个点赞 👍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外,下面这张图是迪拜郊区:
下面这组图是墨西哥的贫民窟: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我国农村的房子丑得千篇一律,但是离上面图片中展示的“反乌托邦”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编辑于 2023-01-26 01:06・IP 属地美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数字游民Jarod - 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键来 - 1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llen xun - 4 个点赞 👍
我们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
某经济周刊,你对劳动人民的态度很有问题,
请注意你的立场,
为什么会认为农民伯伯普遍选择的建筑类型不美?
不要脱离群众谈审美。
而是应该多传播积极的饱满的乐观的奋发向上的劳动者形象,
宣扬劳动人民工作生活的场景,将其具象化,形成社会主义美学。
请多来一点下面这样的“丑”的千篇一律的农村房子
发布于 2023-01-25 17:55・IP 属地新西兰查看全文>>
氯甲烷 - 2 个点赞 👍
归根到底就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达不到能让农民抛开适应性而去追求什么美学!!!!!
建议专家们吃饱了闲得慌,少去乡下指手画脚,多去公园散步消食,井水不犯河水,各不相干。
发布于 2023-01-25 21:34・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艾伦小星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红旗漫 - 0 个点赞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靠“小而美,小而精”的农业,就能盖的起小洋楼。那会有无数个设计师下乡给老百姓盖房。
咱们是土地上的原住民,咱们国家才脱贫两年,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国新办举行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编辑于 2023-01-26 01:18・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周圣和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码农甲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onian Gooner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旺仔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德国师爷德国法律 - 0 个点赞 👍
图一捷克上空,图二荷兰农村,图三~六瑞士、奥地利的农村。
给我个人感觉,
- 美丑和整洁统一无关,而是和设计规划有关,没必要千篇一律,但是整体要和谐。
- 第二点纯属于个人感觉,欧洲我印象中电线杆特别少,路灯杆子当然有但是密密麻麻的电线网络很少,这样就会显得整洁不少。我的图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上面增加几道电线还会不会这么清爽。
- 维护。荷兰规定每5年要维护一次外墙,也许是6年,我几乎都清楚了,所以很多老房子的外墙依然看上去不错。国内特别是高层,建成了以后更注重对居住空间的维护,外立面差了不少。至于农村那么就更差了些,我外公外婆家在县城,从我有记忆开始至今从未对房子外墙做过任何维护。
不过我倒是赞同政府统一的改造,尽管千篇一律、也许谈不上美,至少也比老旧房子看上去干净些。
编辑于 2023-02-20 04:02・IP 属地荷兰查看全文>>
Mich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