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官方发布信息称:河南新冠感染率近九成。而之前吴尊友预测今冬的感染率上限为30%,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 3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顺利“这两个字是真的刺眼,不知道写下这两个字的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如释重负?庆幸不已?
有多少老人在这个冬天倒下了?河南有些乡村连花圈都脱销了。
顺利。
好吧。
越看越刺眼。顺利,平稳,这通告写的是一点人味都没有。那些刚刚送走了亲人的人看到你们的通告得是什么心情?以前我觉得这个地方负面新闻多是治理水平不行,是营销能力不足,现在越来越觉得,是因为在这个地方坐在朝堂上的那些人,和我们不是一个物种。
编辑于 2023-01-09 17:51・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acezio - 1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Ca Ira - 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看来10亿感染数偏小了。10亿也就是71%,估计12亿比较现实,也就是85%感染。
超额死亡的话,500万算保底数据,不超过800万就算胜利。。。
发布于 2023-01-10 05:54・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胡扯淡是最好的 - 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Sarcasm - 5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传染速度真的是举世无双。
对比一下,日本不清零不封城三年也只感染不到一半人。
我发现有时候我们真的是缺乏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容易走极端。说放开了,好,就开始免费坐地铁28天。要求戴口罩、减少室内人流量、减少人员流动、要求室内换气这些措施都看不到。
感染了也不管不问了,在日本感染了联系保健所还能拿到一箱食物呢。多少家庭全员感染,没办法,感染了还要出门买菜,甚至现在要求轻症上班。
防疫措施一夕之间几乎清零,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有效的措施来延缓病毒传播速度的结果就是这种国外的人看了都惊掉下巴的感染率。
短时间内奇高的感染率背后通常伴随着极其严重的医疗挤兑,而且对这医疗挤兑似乎事先也没有充分准备。
放开跟躺平真的不是一回事。
编辑于 2023-01-09 22:2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with sodom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倔强的老韭菜 - 0 个点赞 👍
关于吴尊友之前的预测,链接里分析的很详细了:
如何评价吴尊友在财经年会上关于“如何迈过黎明前的黑暗,今冬新冠疫情形势分析”的发言?有人说吴老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真话说了一半。他的预测主要是依据香港和台湾的两组数据:
香港和台湾的感染率都为30%多,吴老却给出一个10%的下限 香港的病死率为0.48%,预测范围却是0.09-0.16,显然这个预测数据是很保守的 已知河南人口约1亿,实际感染率为90%,为预测值的三倍
病死率不妨就用0.48%,剩下的大家自己算吧
这就是快速过峰所付出的代价
那么这个代价究竟有没有意义,就看第二波疫情的表现了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放松警惕,在这个短暂的窗口期里,我们应当去汲取第一波的经验和教训
去学习别人总结的疫情防护的方法
要有自主意识,不要人云亦云
早做准备积极面对,以求平稳的渡过下一波疫情
查看全文>>
安德森先生 - 5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林佳佳 - 419 个点赞 👍
不要孤立的看吴尊友的数据,吴尊友的数据发出来的时候,正是全国放开的“大好时间”,他当时出来说这个话已经是在一群“大号感冒”的声音中发出来最明显又最无奈的逆耳忠言了。拖着重病之身出来说了个“最乐观的数据”,警醒广大群众,提醒群众。当时我一眼就觉得这个数据肯定低了。但是他不知道吗?“放开”、“经济”、“烟火气”这些在一个月前是最大的政治正确,他不能抵牾,可他仍然不愿意放弃立场,跟某些专家一眼出来宣传“大号感冒”,奈何奈何。题主若是想单单摘一个一月前的数据来批判吴尊友,我劝你善良。
发布于 2023-01-10 11: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晋乘 - 37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Emma - 363 个点赞 👍
吴尊友公开的场合不适合搞得太悲观。所以他给了死亡人数的计算公式,和最乐观的参数,比如感染率,比如感染人群,比如医疗资源,都是用国际上最好的情况做参考。问题是,那些参数都是发生在不同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是各方面都最优的。
所以,明眼人都是自己改参数代入公式,自己算都。
吴尊友给的公式和参数,算出来今冬死亡12万,自己代参数,死亡60万以上。
前些天我去医院粗略估计了一下,然后把规模简单扩大到全国,估计死亡人数60到180万之间,实际数值偏向于60万方向。
补充:
说超额死亡的各位,你们说的是对的,但是超额死亡数据要很久之后才能统计出来,公布就更晚了。什么时候公布最有利?想一想,想明白了就知道,能看到超额死亡数据时,早已经不会想起我这个回答了。
编辑于 2023-01-10 18:4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非凡老董 - 199 个点赞 👍
吴很巧妙的把他的计算思路公布与众了。如果采用上限计算,他的讲话不会有老百姓听到。但只要使用他的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更接近真实的数据。
即说了真话,又能确保真话能被扩散出去,这是智慧
发布于 2023-01-10 14:02・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来一脚刹车 - 13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土木怪人 - 115 个点赞 👍
我之前回答里就说过,虽然我是一个“共存派”,但还是要说:
这次放开,是在一个最差的时间,以一种最差的方式来放开的。
最差的时间:全年最冷的时候,冬天本就是传染病高发期,病毒在冬天活力最强;
最差的方式:放开前没有做任何的疫苗、药品准备。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都打了疫苗啊”,但要知道,我国疫苗接种高峰其实是在2021年(去年那会儿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鼓励你打疫苗),问题是——疫苗的保护也是有有效期的。事实上最好的方式是在疫苗接种高峰后开始放开,结果我们疫苗接种后,又多封了一年,导致疫苗产生的抗体早已失效。
至于药品准备,说的人已经太多了,如果11月要放开,为什么不在7、8月份的时候通知药厂加大备货?别说辉瑞了,连布洛芬都抢不到。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在疫苗基本失效的情况下,挑了一个病毒活力最强的时刻,“裸身”迎接病毒。然后还抢不到药。。。
这传染率要是不高,才怪呢。
发布于 2023-01-10 10:0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宇过天青 - 63 个点赞 👍
城市病毒深,我要回农村。农村道路远,病毒更加险。
躲农村也没用,一样的高感染概率。
“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全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其中城市89.1%、农村88.9%”
总感染率跟我了解到的全国一些地方情况差不多(80%左右)。
吴尊友的关于感染率上限为30%数据模型,大概率是参考了我国台湾省第一轮疫情(持续了近3个月,2400万人感染了500万,感染率20.8%),包括我也是参考台湾疫情模型,来预测疫情走向。所以之前看到青岛卫健委说日增50万,且还未达到峰值时,这么大的数字,这么快的过程,我是不相信,也是不敢相信的,当然,后来看到浙江日增100万,元旦高峰200万时,我信了。
排除人口密度的因素(香港人口密集度远超内地任何一个城市,2022年1-3月第一波疫情时,香港阳性人数120万,占全港750万人的16%,就算翻倍也才32%)
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因为:
1.没有阳性强制居家隔离的制度。
2.新十条后(12月7日)没有公共场所强制戴口罩的要求。
这两点导致了病毒野蛮式以指数级规模扩张。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大概率下一次还是还是快速过峰,还是高感染率。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们能经得住多少次折腾?
发布于 2023-01-10 07:5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Crazy的兔子 - 58 个点赞 👍
只能说本唐飞预测的参考模型是美国。
美国作为“全球抗疫第一失败国”三年了大约感染1亿人左右,大约40%。考虑到存在重复感染率,几波加起来大概也就是30%出头,我们再怎么都比美国好一点。
这个数据跟吴尊友的数据是吻合的。
而传染病通常在60%确诊的情况下就能群体免疫
所以乐观估计感染30%悲观估计感染60%。
不管用香港的,新加坡的,日本的还是韩国,任何国家套进来的模板都是这。
没想到真实的感染模型是印度。
不过90%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默认就是会调查更加外向的人群。更加外向的人群感染的概率也会越强。
只能说好消息是我国医疗水平远超印度,Omicron杀伤力也远小于Delta。坏消息是中国人多,造成的死伤数据会很难看。
超乎意料的是国内医疗系统承压能力确实非常厉害。如果按照8%的肺炎比例仅仅河南就有64万肺炎患者。
我不知道说啥。就这样吧。
发布于 2023-01-10 11:09・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cesium99 - 49 个点赞 👍
河南这个数据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我在郑州,12月份社区是做过摸排的,就是扫二维码自愿填报。
做个数学题吧,已知七普河南人口9936.55万,感染率89%,国家卫健委医政司焦雅辉司长给出的肺炎率在8%左右,都说新冠是大号流感,流感造成的心肌炎在1%-5%。求,河南感染人数,造成肺炎人数,造成心肌炎人数。(重症率和死亡率没有官方数据,就先不算了,大家可以根据身边统计学算一下概率。)以上数据都来自官方,不传谣,不信谣。
最后,吴首席是放开后为数不多说真话的专家(大部分一线临床医护也都说真话),在他那个位置,能做到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值得尊敬。
发布于 2023-01-10 08:41・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修罗 - 26 个点赞 👍
国外所谓的阳性感染率30%数据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在2020年已经被小粉红们嘲讽过很多次了。
现在居然还有人觉得美国真的感染了1亿人而已……
实际上美国的感染率应该在200%以上。
发布于 2023-01-11 10:5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烟之骑士蕾姆 - 23 个点赞 👍
当时他说的时候,还没开始大流行,说的太高了会引起恐慌。
现在大家都感染完了,说达到90%了,比较容易让人觉得高峰已经过去了。
简单来说,当时吴尊友说的时候是第一或者第二阶段。
现在已经到第四阶段了,当然要说第四阶段的话。
发布于 2023-01-10 11:3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佛系咸鱼 - 21 个点赞 👍
老吴是根据香港台湾坡坡做的推断。
然而根据情况来看。
他们也没有应检尽检。
悲。
有个段子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吃东西。第一个人吃了以后表示哇这个好好吃。第二个人听了跟着吃一口,表情很古怪。第二个人也说哇好好吃。
然后大家都吃了一口,都心照不宣说好好吃。
直到最后一个人上当受骗。
所有人都才知道这玩意儿难吃得要命。
悲。
可能是尖子生大陆防疫之前做得太好,垫底生老美又检测得随心所欲——指周末双休。
其他国家和地区只能交一份在这两中间的作业。
悲。
行了,都别藏了。
大家都寄了。
悲。
编辑于 2023-01-10 06:35・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呱了个呱 - 18 个点赞 👍
从身边亲戚朋友的感染情况看,9成感染率数据让人感觉相对比较真实,其他省份好好学学,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真实官方数据(包括重症率死亡率),给出切实可行的个人防疫建议。
1952年春毛泽东写下这幅字,号召全国人民
“动员起来,讲究卫生,
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
发布于 2023-01-10 08:2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wingW00 - 12 个点赞 👍
冯子健这一波快速过峰下去,90%的人都得感染,冯子健能想到的,其他公卫专家想不到吗?吴尊友会想不到吗?
吴尊友当然也想得到,但吴尊友不会这么说,因为这么说是大嘴巴,吴尊友不是大嘴巴,他是靠数据说话的,哪怕数据是失真的,他也得靠数据说话,他靠的数据是国外尤其是防疫换挡的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按照防疫换挡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第一波高峰的感染规模往往只有30%,这当然不包括抗原阳性不上报、无症状不检测。
我们呢?如果我们只统计核酸阳性和自测抗原阳性上报的数据,我们应该连30%都不到。河南给出的数据,其实也就是一个预估的数据,真实数据到底如何,河南自己也不清楚,因为河南并不具备完全统计的能力。
吴尊友给出数据偏差的另一个原因,是农村的感染速度超过了吴尊友的想象,凭借我的身边统计学,农村的感染速度完全不输城市,城市居住密度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农村人爱串门且不注重防护,使得病毒在农村一样如鱼得水。
吴尊友曾预测,一峰三波,现在来看,这一预测可能也是错的,我们很有可能一峰接一峰,12月初到1月初是一峰,1月下旬到2月上旬是一峰。
放弃了入境隔离,必然有毒株输入,目前在国外具有传播优势的xbb系列必然输入我国,以我国城市居民刚阳过的心态、居住密度、烟火气恢复程度,大抵会在主要口岸城市先掀起一波感染潮,之后随着物流、人流涌向其他城市和农村,如果入境的xbb种子感染者多且散,我们在这个春节就能体会到12月的刺激,如果种子感染者数量不足,xbb的高峰就会被推迟。
反正,中国具有快速达峰的绝对实力,什么时候快速达峰,主要看种子感染者的数量和分布。
编辑于 2023-01-10 21:37・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看试手 - 9 个点赞 👍
九成感染率,还是比较准确的。
中原地区,人口大省,之前也是防疫文明大省。
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几个大省的目前状况。
按照这样的计算,我国目前应该有超过一大半被感染了,
也表现出来我们要在三个月内建立起免疫屏障的决心。
按照专家的说法,也就是3个月内超过80%。
从新十条出来到目前,正好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我国从0开始,一次性完成飞跃,再次见证中国速度。
之前搞动态清零,是不惜一切代价,
现在搞免疫屏障,也是不惜一切代价。
只是这个代价,可能有点大。
虽然按照数据监测到了90%,基本过了第一波峰值,
但是不代表最困难事情过了。
毕竟春运已经开始,
第一波的余威都还在。
未来会不会有第二波,后遗症怎么样?
一切都是未知。
只能一步步走下去。
热知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12月9日,美国累计有98,072,469人(约9807万人)确诊感染过新冠病毒
。美国CDC的最新数据也与这个数字相差不大。2022年美国人口有3.37亿,这意味着约有29%的人口感染过新冠病毒。而日本目前的感染率可能不到29%。
我国预计直接领先全球,世界第一。
作为代价的一部分,还是很骄傲自豪的。
发布于 2023-01-09 17:26・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雍和 - 8 个点赞 👍
河南官方,这次信息公布,做为老百姓,我必须说,说了实话,中!虽然可能还有一些保留,但基本上在靠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获得感。
大家都是感染的参与者,每个人的身边、包括各种消息,大家有亲身感受,也能统计分析。感染率有多少、死亡率有多少,老百姓心里自有定义。
做为感染亲身经历者,我的所有亲人都阳过,感染率100%;我认识的人中,目前记得的是只有一个没有阳过,有一个重阳;同事中(有不认识的)说有三个没有阳过(未测试抗原);所以,个人实际感受,感染率90%是有的。
但我们所有亲人没有测过抗原、也没有全程做核酸,这些数据是没有上报的。所以如果纯官方统计应该是0%的感染率,差异为100%。
专家是在12月18日做的预估,可能基于比较书面化的数据做的判断,显然预估过于乐观了,也许他的数学模型真的有问题,也许他的数据来源或情报真的有问题,也许他出于种种综合考虑做了个预测;但现实看,差异太大了。
其实记得2020年初时,这个专家也出来过,结果也是被实际情况给弄的下不了台。他运气也太背了。
也导致了网上现在流转的梗出现:2023年二大愿,一是不信专家,二是没有新冠。现在网上看到的专家,在事实面前真是一个个笑话。
发布于 2023-01-12 12:46・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萧煮夫 - 6 个点赞 👍
咱也不喷了,我们就说点实在话。
放开之后,共存派不再说这是小感冒了,转而说要“有序放开”“做好科普”“准备药物”“做好老年人等高危人群的保护”“选择气温升高时放开”。
看看,是不是觉得共存派特别理性?
但实际上,放开之前是什么样呢?
1、
清零派:这病还是病,会引起发烧,肺炎甚至攻击免疫系统。
共存派:肯定啊,你医院去慢点都痊愈了。
2、
清零派:新冠感染需要做好对老人和小孩以及有基础病的人的防护。放开对他们伤害很大。
共存派:老孩侠!
3、
清零派:这个病毒肯定会造成伤亡,包括后遗症等等,要重视认真对待。
共存派:你们诅咒派就知道诅咒别人!
4、
清零派:放开后短时间内医院会挤兑,而且长期来看会一直有部分人在反复感染,除非有特效疫苗和特效药。
共存派:是啊是啊国外人都死光了,你快去美国接管他们吧!
5、
清零派:最好的策略依旧是坚持动态清零,直到有显著能降低新冠症状的疫苗或者特效药出现再放开。
共存派:你不看世界杯吗?那不都是人吗?他们口罩都不戴,怕死你就封家里!
我把他们这些言论集合起来看,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共存派其实就没讲过道理,不管你是放开还是清零,他们都能说都是别人的责任,唯独他们自己是「永恒不错」的。
现在他们说吴尊友不对,说此刻放开不如夏天再放开。但实际上一个多月之前,他们可不是这样“理性客观”呢。
编辑于 2023-01-11 11:16・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斯帕不爱卷 - 4 个点赞 👍
过去在社会财富有限的情况下凭借更高的效率,让大家有了自以为能比肩发达国家/地区的错觉。
然而新冠把这个“高效率”给击穿了。重新认识到我们仍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残酷事实。
编辑于 2023-01-11 18:1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俄林波斯游击兵 - 2 个点赞 👍
我的体会是,社会治理需要更加精细化,才能避免让多数人承担转型的代价。
从长期来看,现代社会治理是动态的、弹性的、个性的、精细的,一刀切的命令式治理,未免过分粗暴了,甚至有些落伍了。而且从效果来看会适得其反,最终只会沦为规则制定者想当然的自我感动,社会各界承担了全部成本,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上面千根线,下边一根针,基层压力越来越大,指标越来越多,各项事务难以兼顾,损害的还是群众眼中的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就拿放开来说,服务型政府部门被迫停工,医疗系统濒临崩溃,群众的经济压力没有缓解,还要争抢有限的医疗资源,而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下一波疫情。
发布于 2023-01-10 09:4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江北烟雨人 - 2 个点赞 👍
你说的对,但是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1日14时57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亿例,累计达100003837例
约占美国人口31.3%
发布于 2023-01-11 16:14・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查无此名12138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中蝎子 - 1 个点赞 👍
九成这个数据可能还不够,我知道的我们公司(公司将近300人)的感染率开始就在9成以上。现在我身边的好像也没听过有不感染的,撑到所谓决赛圈的零星选手还是在元旦前后感染了。昨天,孩子学校做统计,一个班55个孩子就3个还没发过烧,这个感染比率是94.5%。另外,有些人,比如我嫂子以及有些朋友,人家根本不发烧,但是核酸或者抗原做了也是阳,也是感染过了。
编辑于 2023-01-11 07:53・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陶儿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