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大姐姐来答一下吧,因为我也曾经纠结过。我是国内读完本科,然后直接来美国读书工作,之后定居这里,已经十年多了。
刚工作的那几年,我曾经频繁考虑过回国。我工作的第一年就抽中了H1B,但是,我当时并没有高兴,反而想的是,抽中这个干嘛,只会让我更纠结去留。尤其是看到朋友圈里,一毕业就回国的同学天天精彩的生活,时不时参加个行业会议,和大佬们聊天。作为一个事业心比较强的人,我当时问过自己很多次,在这边过这种平淡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当时甚至都接受了一个有背景的朋友劝我回国一起创业的邀请,后来还是婉拒了。当我工作了三年左右的时候,我甚至还和国内的猎头认真地了解过国内的行情。对于回国这个想法,在我刚工作的那几年,我差不多是时刻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但是,我这人好奇心比较强,还是想看看靠自己在这里能走多远。我还很注重自己掌握命运的主动权。所以,我当时的想法是,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回国,反正有退路。但是,如果马上就回国,假如我后悔了,可能就不一定有退路了。
后来在一个我计划好的合适时间,虽然有给钱更多的其它offer,但是我还是综合分析了一下,跳槽到了我认为当时最适合我的团队和老板。在新公司里,我和其它同事在年龄上有断崖式的差距,大概是基于这个原因,加上我还算努力和聪明吧,所以几任老板都还挺看好我的,因此给了我不少机会。
我目前供职于行业前十的公司(也非IT行业),还积极在行业重要会议上演讲,积累自己的职业名声。算是经历着我曾经羡慕的那种“生动的”职场生活。最近已经开始有几个总监的职位找我了,但是,我深知这是因为big name的光环和我目前看起来不错的title与晋升速度,但是,我本身在行业整体的知识储备,经验和领导力上,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并没有准备好再进一步,所以选择依然留在这里,用我目前所拥有的机会,从横向和纵向加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
生活上,由于美国的薪资还不错,让我可以独立的负担体面的生活。我目前独自生活在一栋大概三百平的房子里。但是,明年应该就不一定了哦,因为明年大概我们就结束异地了。虽然是异地的爱情,但是是特别甜甜的,哈哈。
父母计划每年过来半年,剩下半年旅游。
如果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不好说,要看当时的很多因素决定。虽然,我喜欢计划,但是,也深知现在的我是无法完全看到未来的自己的。人生的魅力在于多样的可能性。
我也曾经自己偷偷躲在洗手间不敢出声的哭泣;下了班一边哭一边开车;早上4、5点爬起来开会;工作到半夜3、4点;我还曾因为连续工作太久且压力太大到心脏不舒服去看医生,医生给我写了病假条要我休息,等等。我很感恩这些年独立面对挑战的自己,让那个从当年和其它部门的同事在会议上吵架而差点哭出来的我,成长为了,到现在这个越来越相信自己在不同的境遇下都能够生存的自己。因为工作原因,我接触了同行业的国内公司和几个回国的同行,我微信里也还留着前几年加的几个国内猎头,会看到TA们发的现在的市场行情,从这些人那里得到信息,让我觉得将来即使回国也不会是个不好的选择。
现在我心理上佛系很多了。我自己的生活告诉我,应该顺应命运的安排,人生是一场旅行和修行,没有所谓得好与不好,而且好与不好本身也都是暂时的。不一定最终要走到哪里过怎样的生活,只要踏踏实实,一天一天的去拥有自己的经历,就可以看到人生独有的的风景。生活给了什么本子,就尽努力过成接近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好了。不用内耗去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