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高赞说的话是很对的。
人不能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你硕士毕业就只剩下三年的opt了,回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随时都可以做,留下却很难。
如果你暂时无法做出决定,应当先留下,慢慢想。
我十分喜欢你这个提问,因为你的问题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提出来的,而不是在根本没得选的时候瞎焦虑。你之后补充了你自己已经有offer了,这很关键,也很好,让回答这个问题变得有意义了起来。
你是有得选的人,和许多人不一样。因此你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一定要也去找寻那些“有得选”的人们的意见。
在网上问网友,或者是观察身边的朋友,一定要去看那些“有得选”的人都是怎么选的。
许多人嘴巴说的和实际做的很不一样,
一定要看那些人实际上都是怎么做的。
就我对绝大多数的人观察,嘴巴上说什么的都有,而行事的时候决定却惊人的一致。
留学生在美国,
赚到钱以后和没赚到钱以前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之前觉得什么都贵,之后觉得什么都便宜。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在消费升级和体验提升方面,它确实是有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那种体验是十分具有冲击性的,其实我有许多在摇摆的朋友,在工作过一阵以后,就不再摇摆了,开始积极投身到办绿卡,选址买房的事情中。
这时你也要观察,一些在美国工作的人,他们是有绿卡公民还是没有的。许多拿不到身份的人,他们也是没得选的。这会儿也要记得,去观察那些有些选的人是怎么选的。
不同行业和岗位的收入,在美国和国内都是有对应的区间的,
8W美金年薪的工作在国内应该是12Wrmb左右。
12W美金的年薪在国内应该是15-20Wrmb左右。
15-20W美金的年薪在国内应该是30-50W区间。
你在接了美国的offer以后,可以去试着同时面一面国内的面试,来验证一下我的说法。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人在验证之后,都会由于接受不了高物价和低收入,而放弃回国。
甚至许多人来到美国伊始,就是冲着这高收入来的
至于“国内机会多”这种蜜汁说法,前几年很流行,现在疫情之后好像也不流行了,都没见到有人提了
因此这在过去看来是最大的回国争议点,
现在也没有什么异议。
现下主要劝回国的,打的基本都是亲情牌,默认了在美国的高薪和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牺牲了对家人的陪伴。事实上,我并不认为你回了国天天996,就能有空陪伴家人。
反而在美国天天上班划水摸鱼wlb,一年到头能挤出来陪伴家人的时间会更多。
实操的话,
可能很多年没见到你想见一面,但是见到了吃了顿饭,解除了思念,就只想让你赶紧gun。
说白了,你见了爹妈烦,爹妈见了你也烦,
最终把他们接到美国来和你报个道,在了解到在美国游乐并不需要会说英语之后,他们也是跑去玩自己的。
其实他们主要担心的是在美国不会英语寸步难行。
而事实上现在在世界范围内都知道中国有钱,为了赚中国人的钱,那些旅游的地方多多少少都会有提供中文的标识或中文服务。
呆在美国的华人,一般选择华人多的大城市居多,也都是讲中文的,生活必须的地方也都说提供中文服务的。即便父母不懂英语,留学生大多也都能轻易的把父母接过来玩。
甚至许多人直接帮父母办了身份把他们接过来,送到免费或者给一点点钱就能给你培训基础英语的地方(比如教会/社区大学),
一来学了英语(就是学的慢点儿,正常人三个月够了,父母可能要学个一年半载,但是反正不要钱,往后余生都可以学嘛)。
二来动脑预防老年痴呆(锻炼脑肌和强化记忆力。这方面美国国情和中国不一样,中国老年人是老了以后身体动不了了瘫床上,需要有人给喂饭把屎把尿,这种脑子清醒的,活着已经没啥尊严了。美国老年人是身强体壮活蹦乱跳脑子瘫了,跟个弱智儿童一样在养老院里就天天上窜下跳调皮捣蛋拆房子,需要护工哄着才能安分,好在无忧无虑快快乐乐。我个人认为身体和脑部衰老不同步挺惨的,应该稍微平衡一下,让它们一并老去)。
父母接过来玩是很方便的,即便暂时没法办身份,一年让父母在这里待半年也不影响什么,一线城市的人,在国内生活成本并不比美国低,生活上也不会有什么不适。赚美金花美金,机票住宿基本没有什么压力。
不仅仅只是美国,美金在世界范围内都很耐花。
当你开始赚美金的时候,可以说是有钱有闲,解锁了全世界。到了年底休上一个月的假和父母相约别的国家,也都是常有的事情。
还有人一毕业,有了工作,很快就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了。正常人一般不是在学校里,就是在出社会很短的时间里就有稳定的关系了,越久越难遇上正常的。
你同时也该考虑这一层关系,未来的另一半遇到了吗,会在哪里?
美本美硕的人,回国之后在这方面遇上的人中,其实价值观错位的概率很大,很难遇上合适的。而在美国,大环境本身就是天然的过滤器。
如果你运气好在opt期间就抽中了H1B,你会省了很多的心,啥都看起来名正言顺。
否则的话,又是一轮新的话题探讨,为了身份去无限试探自己可接受的底线,是run加,day1cpt继续抽,还是刚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找个有绿卡的真爱?甚至等到那个时候你再心一横,回了国,都不是不可以。
只怕到那时你在留美还是回国方面早就不再犹豫了。这一年年指数型增长的抽签人数,已经向你透露了大多数人的期望以及选择是什么。
为人子女应该先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再去想父母,没有父母会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好,为此自己牺牲一点儿也幸福满满。实际上哪一个父母没有为子女牺牲了许多许多呢?你如果嫁得好你父母也会高兴的。这比他们能不能陪在你身边,去哪里生活重要的多。
总的来说,
判断其实是很好下的,
只要客观权衡利弊遵循本心,至于那些没得选的人的发言,听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