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独生女留美还是回国?

匿名用户
133个点赞 👍

建议先看看这张图再讲能不能留以及好不好留。

https://twitter.com/David_J_Bier/status/1593305864210874374/photo/1

上图就是从H1B到最终拿卡的整个流程,这还是建立在留学生能找到工作的基础上。右侧那个深色的条状图就是每轮大逃杀通关的人数比例。

留美难就是字面意思上的难,从一开始所有的选项都已经摆在留学生面前了。

https://atxvisa.com/blog/tag/eb2

要么才能杰出试一把NIW,要么博士起步试着走EB-1A,要么运气好抽到工签接着老实熬,要么有钞能力可以提前规划,要么靠爱情魔法,要么家国不幸天选难民,剩下的法子那就是铁了心没打算再回国了。

留美本身是门学问,但也正因为它是门还算热门的学问,以上所有路径的利弊得失都已经有前人走过。压根不存在什么捷径/小窍门能帮你在不依靠他人和不损害母国的前提下快速拿卡,因为大部分留学生真就是普通凡人,毕业后能找到份工作好好苟住都已经不那么容易,更别谈什么秒变学霸成为所谓的“杰出人才”。

许多女生最后还是会认清现实选择婚绿,男生熬不住的就回国了,因为男生婚绿的概率低多了。

另外不存在其他回答里讲的什么回国就是把路走窄,这是2023年,不是1993年或者2003年。当你选择了一种可能性的时候意味着你放弃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做决定本身就是不可逆选择。讲起来是你要是一毕业就回国再想留美千难万难,实际上你晚几年回国未必能占到比同届一毕业就回国的同学更好的坑位。要是遇到国内发展得好的行业,进入的时间窗口其实很短,撑死三年。三年后傻子都知道要往里挤,那个时候再想进去搞不好你回国的同学升的快一点能给你当面试官。

因为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海外工作经验不是啥加分项,也没什么实际作用。除非你所在的行业是什么国内亟待发展的,要不然就是进外企能加点分,其他的没了。当然了,也有中彩票那样低的概率是题主的小公司完成了IPO开始全球扩张,然后题主作为初始团队之一飞速升职甚至有机会回国开拓业务,达成中美两头跑的终极夙愿。要不然就是梦里想想。

题主今年25岁,三年OPT走完那就是28岁了。这个时间节点很关键。

首先是国内职场初级岗位的隐形死线就是28岁(实际上可能更苛刻,因为极限情况考虑本博连读的26-28就毕业了),海外本硕过了这个年龄全职工作经验只有不到3年的,即便是QS50毕业的回国找工作一样非常困难(因为低龄的名校本硕毕业生比比皆是,而海外经验回国一般会打折扣,简称大龄留学的困境或者奔三职场新人的窘境)。28岁的年龄+3年工作经验正好是属于不算纯小白但职级也不可能太高的状况,因此你要的薪资也就不可能很高。此时回国占坑也不算太晚。

30岁-35岁除了少数人还在持续摇摆,大多数人已经完成了选边站。

在这个时间段还在留美的一般已经是H1B开始熬绿卡的阶段,回国的也基本在家里的帮助下在一二线或者家乡站稳了脚跟。这五年堪称你前半生也许最重要的五年。因为第一次婚姻,第一次购置资产,第一次尝试稳定地在一个城市工作生活,第一次升到中级岗位……很有可能就发生在这五年里。大家不再是一个小白,也不再年轻。人际关系在之前的变动中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固定的同事圈和朋友圈(我指的是本地线下的那种)。潜移默化的,你挪窝的动力逐渐变小,探索和试错的成本陡然上升。这时候还在纠结和摇摆的,那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窗口。

35岁之后,几乎不太会有人想去和能去做选择了。

以前知乎上有个回答就是”没人主动找你就别考虑挪窝了“,异国重新找工作有多难就不赘述了,关键这个年龄的人也不太可能去找初级职位。而且不管是拖家带口还是两地分居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也非常巨大。简而言之,现实的重力已经足够把曾经年轻的你定型了,至少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确实如此。

这时候还纠结摇摆啥?半辈子都快过去了,还分不清什么是不能割舍的什么是可以克服牺牲的那可真是白活了半辈子。

所以如果题主只是刚毕业不久,这个问题三年后再问自己一次也无妨。

毕竟题主还有时间去感受和考虑,只不过这个时间窗口有最佳赏味期罢了。

编辑于 2023-06-13 13:50・IP 属地美国
Simon Zhang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