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放开,大家都毫无准备,首先是北京这个城市的人们,在慌乱和恐惧中,被动接受了这个“考验”。
半个月后,宣布疫情突然放开,嚷嚷着要自由的人,开始悄悄的居家。
热闹非凡的大城市,此刻按下了暂停键,变得格外安静。
先是一部分核酸结果呈阳性的人,在朋友圈诉说自己的症状,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铁锤抡四肢,水泥封鼻子,小刀割嗓子等段子层出不穷。
这时候,抗原试剂、莲花清瘟胶囊、布洛芬等药开始供不应求,快递几乎停摆。
以上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接下来的事才是我比较担心的。
首先是11月10日至12月20日这一个月时间,清华大学接连发了十几份讣告,去世的大多是退休的老教师。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疫情大爆发阶段老年人该如何防护?
截至目前,专家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办法。
在医疗条件非常好的大城市尚且如此,那么,在我们老家偏远的西部农村,应该怎么办?
春节马上来临,返乡潮大规模涌动,导致的结果是人烟稀少的农村,无法避免感染。
感染之后医疗条件又差,又该如何解决?
除了老人的健康让人担忧,小孩更不例外。小孩感染后是否会留下后遗症?现在谁也无法证实。
担心的第二个问题是没有感染的人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并且合理的看待这件事。
今天出门买药,在窗口排队的时候,听见紧挨在我身后的的一位大姐对别人说,她这两天感染了,现在没有了味觉,我瞬间敏感起来,浑身如刺猬般炸开,立即转过身对她说:
“请您往后距离一米排队好吗?谢谢,我不想被感染。“
该大姐一下子像是被点燃的窜天猴,跳了起来骂骂咧咧,甚至说了很难听的话,一时之间我竟不知如何是好,赶紧逃离了现场。
没有感染的人,开始变得“神经兮兮”。嗓子痒了要测一测、咳嗽了一声要测、出门拿快递了要测、今天不想吃饭要测——自己是不是阳了?还是阳了自己不知道?
由此及彼,还有少数人因为各种压力,选择结束了生命,还有一部分人,患上了抑郁症,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另外的问题是朋友圈陆续出现了重阳的情况。
担心的最后一个问题----
当然是以后搞不到钱不能怪新冠了啊!
还在看?去搞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