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分析「北京目前是否已达到感染高峰?」,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北京目前是否已达到感染高峰?北京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12月21日,全市发热门诊接诊患者6.5万人次,较近日接诊高峰7.3万人次减少11%,发热门诊就诊需求总体趋...
- 4 个点赞 👍
共存派得逞了,后果由医生和广大病患承担,然而共存派此时天天宣传吃喝玩乐,什么环球影城、饭店、洗浴中心恢复“生气”啦,什么地铁人又多啦,却完全不顾及一线的医生吃不上饭、喝不到水的事实,昨天我去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内科排队7小时,两位医生整整看了7小时的病,水米未进,他们是在救我们的生命,难道没有一个人想着动员社会力量慰问一下这些一线的英雄们吗?
吃喝玩乐就那么重要?医生的痛苦、病人的死亡就那么让你们快乐吗?
7小时我亲眼见证了医生的汗水,更见证了一例新冠死亡和多例重症,原先这个医院看病3个小时已经输完液回家了。希望各位共存派存点儿良心,宣传一下我们一线最可爱的人,她们一直在默默守护着北京的安全!
发布于 2022-12-26 08:3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蒲鲁东 - 3 个点赞 👍
我只叙述自己身边人的情况。
我经常接触联系的人当中,基本上都阳了,说发烧挺高的(39度以上)不到一半,而且也是短暂的,一般发烧1~4天,说嗓子难受的比较多,大部分人都有浑身发软的体验,少数人伴有炎症(吐黄痰),咳嗽的时间比较长,80+~90+岁的老人有十几个,都顺利过关了,症状都不严重。大部分中年人青年人都比较轻微,第三代也没听说有需要去医院的情况。
我家三人都没有发烧,有过很轻微的症状,没做核酸和抗原测试(儿子出差回国隔离期间做过),儿子已经上班一周了,今天(周一)老婆也去上班了,我们在儿子上班时就“放弃抵抗”了,正常戴口罩,仅此而已。
我家到现在也没有退烧药,跟阳过的邻居预约的存药分享,如果我们发烧了就找邻居支援。
像我这样没发烧的也有几个,经常是家里有阳的,但是一两个家人则没有症状,这样反而也踏实了。我家这样的反而觉得靴子还没落地,尽管我们也不在乎了。
也听说朋友的亲戚,友人有去世的,小区群里也比较安静,经常有在群里求援药品,抗原的,也有咨询的,大都得到了帮助解决,我觉得氛围很好,倒是同学群里比较热闹,症状大抵相同,都是60+~70+岁的人了,又都比较熟,症状描述得细一些,依然未中招的也不少(感觉,因为他们没说中招)。
以前的一个同事群,平时挺热闹的,这次特安静,就几个人在国外的人还在发言,大部分人都没报状态,都是60~90岁的人了,希望大家都没事。
只是我身边的情况,很小的范围,供大家参考。
发布于 2022-12-26 08:5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罗汉果 - 1 个点赞 👍
这次疫情放开,大家都毫无准备,首先是北京这个城市的人们,在慌乱和恐惧中,被动接受了这个“考验”。
半个月后,宣布疫情突然放开,嚷嚷着要自由的人,开始悄悄的居家。
热闹非凡的大城市,此刻按下了暂停键,变得格外安静。
先是一部分核酸结果呈阳性的人,在朋友圈诉说自己的症状,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铁锤抡四肢,水泥封鼻子,小刀割嗓子等段子层出不穷。
这时候,抗原试剂、莲花清瘟胶囊、布洛芬等药开始供不应求,快递几乎停摆。
以上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接下来的事才是我比较担心的。
首先是11月10日至12月20日这一个月时间,清华大学接连发了十几份讣告,去世的大多是退休的老教师。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疫情大爆发阶段老年人该如何防护?
截至目前,专家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办法。
在医疗条件非常好的大城市尚且如此,那么,在我们老家偏远的西部农村,应该怎么办?
春节马上来临,返乡潮大规模涌动,导致的结果是人烟稀少的农村,无法避免感染。
感染之后医疗条件又差,又该如何解决?
除了老人的健康让人担忧,小孩更不例外。小孩感染后是否会留下后遗症?现在谁也无法证实。
担心的第二个问题是没有感染的人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并且合理的看待这件事。
今天出门买药,在窗口排队的时候,听见紧挨在我身后的的一位大姐对别人说,她这两天感染了,现在没有了味觉,我瞬间敏感起来,浑身如刺猬般炸开,立即转过身对她说:
“请您往后距离一米排队好吗?谢谢,我不想被感染。“
该大姐一下子像是被点燃的窜天猴,跳了起来骂骂咧咧,甚至说了很难听的话,一时之间我竟不知如何是好,赶紧逃离了现场。
没有感染的人,开始变得“神经兮兮”。嗓子痒了要测一测、咳嗽了一声要测、出门拿快递了要测、今天不想吃饭要测——自己是不是阳了?还是阳了自己不知道?
由此及彼,还有少数人因为各种压力,选择结束了生命,还有一部分人,患上了抑郁症,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另外的问题是朋友圈陆续出现了重阳的情况。
担心的最后一个问题----
当然是以后搞不到钱不能怪新冠了啊!
还在看?去搞钱啊!
发布于 2022-12-26 08:41・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简山在创业 - 1 个点赞 👍
到12.26,感染率应该要超过70%了吧。
按照身边常驻北京的人员阳性比例来看,大致是80%左右,推断剩余的人也从各种渠道接触过病毒。但从一些其他路径得到的消息,统计感染率目前还不到70%,也可能是存在大量长期社会活动弱的人员,这些人员的感染率不高。
本人至今还没有阳,家人已经感染过并逐渐恢复了,同时注定会接触诸多感染源,却仍然没有感染,与我一样的可能也有很大一部分吧
发布于 2022-12-26 12:36・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韩东阳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晓东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0 个点赞 👍
可以洗澡,别洗头,主要洗口腔和阴部。
别再冻着,别着急下楼遛弯透气。
吃营养密度大的,酱牛肉,牛肉干,鱼片,蛋白粉。别喝破粥,破汤汤水水的,鸡汤除外。
最后,最重要的,脚脖子和肚子多绕一圈保暖。
阳康后你会说声,感谢。
发布于 2022-12-26 10:4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Tackey拓真 - 0 个点赞 👍
这个数据,还用根据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者数量去统计?
去各级医院的患者,大概不足感染者数量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
大多数人,因为症状并不严重,都是在家硬扛过来的,因为去发热门诊,需要等待五六个小时,才能就诊,如果症状并不严重,也不会怎么检查和处置,拿点儿药而已。
编辑于 2022-12-27 04:5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老疙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