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为何像张文宏这种说话已经被证明不可信的却能一直说话?

东亚胡克巴
55个点赞 👍

这是舆论阵地被张文宏背后的邪恶势力操纵的结果。疫情三年,他们为了争夺抗疫的话语权,通过他们操控的媒体,铺天盖地的网络推送和话题炒作,直接就使得这位张医生就成了抗疫网红,动不动就上了热搜。张文宏的成名离不开渗透到体制内外香蕉人们的全力支持。舆情走向也正像是他们精心策划的剧本,他们内部组织协调能力超强,真正做到了上下联动、密切协作、步调一致,可谓是手眼通天,财力雄厚,他们图谋甚大。

谁才是真正的操盘手呢?且看,用大数据比对后的结果,就明白是谁在刻意操控舆论走向。

一、让我们回顾起点

这段时间,围绕政策调整的时机,以及政策调整前后,网红医生迫不及待上蹿下跳到处鼓吹辉瑞新冠药的表演,舆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面对面如城墙,胸有城府,绝无愧色的网红医生,民众纵有千般怨气也无可奈何。

毕竟,时间会抹平一切伤痕,而网红医生的人生坦途早已铺就。

事已至此,汉唐认为,继续纠缠网红医生的话题或许已经没有意义,但哪怕网红事件已经成为历史,也有必要梳理清楚三年防疫我们的舆论平台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中国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抗疫之战。

2020年1月29日,美国撤出在武汉的侨民。

2020年1月31日,美国政府禁止在过去14天内到过中国的非美国公民入境。

此时,中国媒体舆论主要聚焦于疫情防治问题,以及部分专家尤其是钟院士对新冠病毒的分析和未来的预判。

就在这短短的半个月内,中国媒体舆论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2020年1月25日,武汉女作家从开始写武汉封城日记,到了2月初就名扬世界,得到了美国西方的高度认可。但由于人民群众保持高度警惕,这位几何体作家臭了大街,虽然拿了西方的奖励,在中国也彻底败了前程。

2020年1月29日,上海网红医生讲出了“共产党员先上,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奇诡言论。这句话明褒暗贬,深得某些心怀鬼胎的媒体的欢心。这些媒体故意装傻,刻意忽视这句话内在的否定含义,反而借势大肆吹捧网红医生专业、亲民、幽默风趣。网红医生一举成名。

2020年2月中旬开始,美国开始操弄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向中国头上泼脏水,污蔑病毒源头在中国。

2020年2月27日,钟院士在新闻通气会上说,“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

钟院士大义凛然,以科学的态度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令人赞赏。

钟院士并没有说病毒来自于美国!只是说病毒不一定起源于中国。

当时,美国不断采取各种攻势,试图将2019新冠病毒的起源地赖在中国头上。

因此,钟院士的说法,引起美国官方高层的强烈反对。特朗普等人的反应之激烈程度简直有些不合常理。

网红医生在2月28日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如果是(来自外国)的话,我们应该看到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患者在同一时间爆发疫情,而不是集中在武汉出现疫情。”

这段话在海外广泛传播,成为美国政府喜闻乐见的观点。

正是从2月底这次关于新冠病毒源头的表态开始,中国国内互联网舆论,在不明势力的操纵下,出现了严重的分化。

2020年3月份开始,钟南山等防疫专家遭到美台水军的污蔑和围攻,打倒中国防疫专家,扰乱中国防疫部署成为美国舆论战的一大目标。

此时,网红医生不仅得到了中国国内部分媒体的支持,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美国大使馆特邀网红医生做防疫交流,大使亲自颁奖。

从此,网红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红得越来越紫。如果只是一颗红心,只会越来越红,为何会发紫呢?按照三原色搭配原理,红蓝黑三色组合才能配置成紫色。

这种国内外通吃的本事,真的是举世无双。

2021年,网红医生的论文抄袭事件,在团伙庇护之下不了了之。

2022年6月18日,网红医生在中疾控周报发表论文。论文结论显示,自2022年3月1日至6月4日,研究共纳入了33,816名受试统计者。33,816名初始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最后有22人进展为重症,总体重症比率为0.065%(22/33,816)即万分之六点五。

最终诊断来看,高风险组的76.2%、非高风险组的78.6%被最终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

有症状的21%感染者中,咳嗽咳痰是该研究组中最常见的症状,占19.0%;其次是疲劳,占5.2%,发烧占4.0%。这一比例是重复计算的,发烧仅占全部人数的4.0%。

论文数据完全脱离实际,涉嫌造假,误导决策。此事无人过问。

二、数据会说话

此前的种种问题,其实不必重复赘述。

我们需要关注一个重要问题:到底是什么力量,才能将一位莫名其妙的普通医生,生生的推上防疫的神坛,成为拥趸无数权威媒体跪舔喊张爸的神话中人。这应该是世界新闻史上前无古人的一个造神运动,当然,也是史无前例的丑闻。

通过对北京、上海、香港的几大媒体,进行站内检索,对媒体报道部分专家的报道数量进行对比,可以还原出这场造神运动的推力到底来自哪里。所有的数据都来自各大新闻媒体,下面是对数据整理。

1、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是线上主流的媒体平台之一,总部位于上海,关于张文宏的文章短短三年就有1480条,钟院士从2014年就开始出现在澎湃数据库内,截止今天文章数1411不及张文宏。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文章数为412条。

2、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为财经类是线上主流的媒体平台之一,总部位于上海,关于张文宏的文章为741条,钟院士1170条。大幅领先于吴尊友的387条。

3、财新网

财新网是位于北京的财经新媒体,数据与澎湃新闻的数据类似,关于张文宏的文章为788条,钟院士为706条。吴尊友最少为181条。

4、新京报

新京报是位于北京的综合媒体是活跃在线上的媒体平台,关于张文宏的文章为1916条,钟院士为3157条。吴尊友大幅领先为4884条。

对于有心人而言,数据会说话。

澎湃新闻报道张文宏的比例最高,代表国家对防疫进行发声的专家吴尊友完全被淹没。三年报道1480篇,平均每天1.35篇!这种宣传力度,要说是一颗公心纯天然,鬼都不信。

第一财经对张文宏的报道高过吴尊友一倍。

财新网作为北京的媒体,对张文红的报道是吴尊友的四倍。

新京报作为北京市主管的媒体,大幅侧重吴尊友的报道,大大领先于张文宏。

所有的媒体版面,都是有成本的,如果聚焦于某个人,除了行政指令之外,其他因素只能是资本的力量。

数据对比表明,在对新冠疫情的话题选择上,海派媒体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独立色彩。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值得深思……

汉唐大概明白一点,但这篇文章不适合写出来。

三、从南方到海派

其实,这个话题虽然敏感但并不新鲜。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知道纸媒为王的时代,赫赫有名的南方媒体。

南方不是地理名称,而是特指当年活跃在广州的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为首的自由派媒体矩阵。

财经杂志,虽然在首都,但创始人胡舒立背景深,立场倾向性与南方系遥相呼应,一直是处于同一阵营。2009年胡舒立离开财经,创立财新传媒,也就是财新网的主体。胡女士在美国获奖无数,都是公开信息。2020年3月份,财新网力捧武汉女作家失败!

这些媒体在21世纪前二十年不断引领中国舆论热点话题,在诸多焦点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国前驻广州领事馆新闻文化领事费贝兰女士称: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过去发挥过“半个XX之音”对华广播作用。

美国的多家智库、基金会,协会,“非政府组织”,均向南方周末颁发过许多奖项与提名,以及赴美开会座谈的邀请函。他们的理由无一例外是说:南方周末是“中国最自由的媒体”。

中国四大门户网站崛起后,南方系媒体主力陆续加盟到各大互联网平台主持内容版块,基本确立了中国互联网舆论的基本基调。

媒体平台有特殊性,媒体报道的内容来源于主编和采编人员,人的倾向性决定了内容倾向性;第一代内容团队的风格,对后续团队的影响会有一定的延续性影响。

所以,我们看到,即便很多杂志、报纸换了主编,但报道风格依然不变。这就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性。

十几年时间,南方系媒体矩阵培养的一大批媒体骨干,随着新闻出版行业推行改制上市,这些人员逐渐进入到各大新兴媒体平台。

其中,东方早报——澎湃新闻,新京报是南方系开枝散叶的典型案例。

2003年5月28日,《东方早报》在上海创刊,由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某财团出资成立。

文汇报老人邱兵出任《东方早报》副总编,社长兼总编由原《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沈灏出任,《东方早报》的中高层绝大部分来自南方报系。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南方报业与文新报业的合作终止。但这次合作奠定了《东方早报》的主要人员构成就是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环球报道、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

“澎湃新闻”是从属于上海《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前期人员基本上是抽调《东方早报》的班底。

打造网络版的《南方周末》,或许是是澎湃新闻的初衷。公开的目的就是“面对报业寒冬期的挑战,实现盈利”

与上海文新报业的合作失败终止后,南方报业转而北上,与光明日报社等合作创办了《新京报》,南都老人程益中兼任总编,后来因为特殊原因,南方报业又撤出了《新京报》,但《新京报》的人员构成大部分也是来自南方报系。戴自更在新京报担任了14年的总经理,2019年落马。

今天的《新京报》依然有南方系的风格,但已经有所弱化。

从澎湃新闻崛起后,南方系媒体的影响力已经大幅让位于海派媒体。

四、舆论战争不容易

经过数据对比和历史溯源,我们可以发现,三年以来力捧网红医生,打造了媒体造神奇迹的背后力量,就是南方系到东方系一以贯之的自由派阵营。

网红医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极强的支持力量!在美国资本和中国自由派媒体双重支持下,不亚于一头猪站在了风口,飞起来是必然的!

通过力捧网红医生,自由派媒体实现了借尸还魂、金蝉脱壳、鹊巢鸠占。

中国10亿互联网网民,在国际舆论战背景下,具备信息分辨能力的人比例并不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领域各类社交媒体应用平台的迅速发展,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推荐技术的支撑,各类信息可以实现自动化、大规模的精准传播。

美国西方利用各种优势,在互联网媒体平台大力发展所谓“计算宣传”技术。

计算宣传,就是通过大数据与算法推荐技术,实现“信息投喂”的自动化和精准化,针对特定受众营造出“信息茧房”,并基于立场政治与情感政治的逻辑,煽动社会对立,制造群体撕裂。

基于计算宣传技术,大量带有网络自组织特征的对抗性行动也变得更加隐蔽并且便捷。这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场媒体造神运动,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深入研究!虚心向对手学习!

编辑于 2023-01-17 07:41・IP 属地青海
黑猫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