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动机来看,就很奇怪。中国古代造假,总要造一个奇葩人物。要么是托古很有名的人,要么是要缔造一种神秘的状态。比如说,张良的黄石公。譬如说很多预言愿意托名刘伯温,诸葛亮。
而如果西方人造假,那么按照同样的逻辑,他应该给著名人士,而不是亚里士多德这个压根没有神迹,也没有什么神秘性的人。假设是托名,起码在历史中会浓墨重彩地描述亚里士多德的神秘性。
比如说西方的神秘学会托古所谓赫尔墨斯,却不会托古亚里士多德。
譬如我们总是说某句话是鲁迅所说。却不会随意捏造一个人,说这句话是这个人所说。因为这不符合传播学的基本道理。
所以,西方人如果要伪造,为什么要以亚里士多德为作者呢?
这从动机就说不清楚。
其次,亚里士多德是真还是假,根本不影响一个叫做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家的思想分量。你可以说是伪造,但是又如何呢?这个著作思想分量就摆在那里,是很多民族始终追不上的。
所以宣扬亚里士多德伪造论,并没有意义。
其三,就是一旦讨论到“存在“就不再是科学,而是哲学问题了。科学是对象性认知,他是预设对象存在基础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怀疑科学的有效性。譬如说科学之所以有效,并不等于科学一定符合现实,完全可以设想科学与现实无关。
但是这样的考虑是一种哲学探讨不是科学探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怀疑历史上任何人的存在,甚至怀疑历史本身是否真的切中事实。但是这里有一个效用的考虑,就是在论证中,你要做一种与主流完全背道而驰的观点,你要付出的论证成本是巨大的,你就必须搜集足够多的材料来证明。
但是这里的问题是,你实际上即使如此,也不能说明历史上就没有这个人。
比如说很多人会怀疑老子是否存在,因为老子的史料少得可怜,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否认老子存在的可能性。
为什么呢?因为事实的存在是荒诞的,是无需证明。他存在就是存在了,你再怎么否认,他也存在。譬如某人生了一个孩子,你无需证明他是否存在,或者说任何理性证明,是无法切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