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香港这个城市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 24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港人当然有需要反思的地方,但是这里我也说一下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
1、政经:回归前后,内地gov一直拉拢的是港岛地产商等上流社会人士。对中产和下层知之甚少,政策也不是关心这个中下阶层。
2、文化:香港人在汶川地震捐款合计几百亿。其中给四川捐款的一所学校,落成使用1-2年就被拆掉,学校的土地改成了住宅用途,拍卖给了地产商。这个事件发生在2010年左右,导致港人对内地印象急剧恶化。此事导致香港人持续质疑汶川捐款去向。内地官方还是以旧的思维(就是对待大陆人时候的不管不问)对待对方的质问。只不过没想到的是这次遇到的是很难缠的香港人,而不是大陆人。
3、生活习惯:低素质大陆人进入香港自由行,不雅行为虽属个别人行为,但是会夸大了影响。例如我们在内地坐高铁,买东西,经常遇到插队的,吐痰的,脱了鞋放座位上的,大声喧哗的、短视频外放的…我们自己老实人对待这些人熟视无睹,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管了别人还会说你多管闲事。
以我自己的感受案例:我每天开车短短几公里,车辆排队时候,每次都会有很多车辆加塞。这些车辆跟我同一个时间上班很多车型号车牌我都记住了。所以经过那些路口时候,他们是加塞熟手,并不是走错路。每年我可以举报一千多起违章行为,可见之猖狂。其中很多车在我举报违章并且通过的好几次后,还会继续加塞。有一个车,我都举报违章8次并且处罚了,不知道这个豪华车下次还会不会继续违章。我们去港澳城市马路看,就没有这种加塞现象。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遇到的是香港人。并且港人这时候已经积累了对高房价等生活的不满,就发泄了出来。
为什么港岛上流人士对国家更认同?因为他们住在半山豪宅、出门有保姆车,有人给做饭,不用自己去商场买东西…不用坐地铁公交商场,他们接触不到自由行的低素质内地人。
编辑于 2023-07-06 12:0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Sunset Carrera - 21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陈韬 - 19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rbtwws - 0 个点赞 👍
在香港生活的好坏取决于你什么类型的人 以及会遇到什么人。那些说歧视国内的人的确有 毕竟人口多
如果你是一个不怕吃苦受累的人,只求一个稳定的生活和合理的收入回报 那相对于国内的确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是一个不甘寂寞想要有所作为的人,而背景和学历又不高的话,那香港对于你来说就很压抑,且每时每刻对你所追求的事情来说都是折磨,因为基本没有希望。
查看全文>>
hugh - 0 个点赞 👍
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在香港呆了几天,最大的感受就是物价高,这是我作为内地人去香港最深的感受,没有之一。
在香港的时候就住在中环边上,地理位置挺好的,每天都能看到维多利亚港,非常漂亮,偶尔兴之所至的时候就去坐天星小轮,来来回回可以坐好几次,大约6块钱一次,特别便宜,我付钱的时候惊呆啦!心里感叹怎么能这么这么便宜,毕竟香港物价很高。
在香港的时候常常在街上闲逛,看看两边的街景、来来往往的人群,细细观察,跟内地还是有所不同。
从主观上讲,我个人并没有那么喜欢香港,我去的时候已经是2024年了,在我的印象里,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应该是很开放很包容的,在这里各种文化都能在这里发展。但似乎并没有给我这个感受,┗|`O′|┛ 嗷~~。
查看全文>>
清竹 - 1692 个点赞 👍
香港新规定,公务员不允许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发表不同意见的评论,这样看来,香港的腾飞指日可待。
新消息,挺让人振奋滴。
香港当局准备组织香港公务员来内地交流,学习内地公务员怎样为人民服务滴。
编辑于 2024-07-09 14:35・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领悟 - 662 个点赞 👍
香港人之所以对大陆的恨意超过台湾,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没得选。自己在香港去留问题上没有任何余地。他们肉身可以离开,但是对于香港他们只能接受。
反而台湾,直到如今还可以左右横跳,虽然最终命运也不握在他们手里,但至少当下还可以跳。
发布于 2023-06-29 09:3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脚踩凳子 - 61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低俗网民富贵 - 37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你口中的行走50万 - 364 个点赞 👍
曾经生机勃勃,对大陆有代差级别的领先感;后来老气横秋,太多维度出现了势不可挡的衰退。
1,
20年前我第一次去香港,晚上在大街上转悠时,诸多KTV的入口把我给震了。
因为入口外面都会有一个展示空间,类似广告橱窗,或张贴墙;上面整整齐齐地贴满了妹子的照片。
照片有容貌和身段,挺诱人的;还有编号——这个好理解,便于你照方抓药。
编号下面还有“产地”,少数来自“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多数都写着“北姑”。
这个词,当时我是有点晕的。
后来请教“专家”,人家说,就是大陆妹的意思。
你知道,这个行业无论如何变幻,其从业者的流通方向从古到今都没变——都是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走向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
所以那年头能去香港旅行一趟,回来之后还可以跟人家显摆一下,还会有很多人对你表示羡慕。
现在呢?
2,
王菲如日中天时,据说是全香港挣钱最多的女艺人。
这个“据说”我不敢保真,来源于铜锣湾一家小音像店的老板娘。
当时我是去音像店买日本的“动作片”,此类音像制品都在比较靠里的角落,有的还摆放在上面几层,让小孩子看不到或够不着的地方。
老板娘一边给我推荐日本当下最火爆的老师,一边问我从哪里来。
听说我来自北京,老板娘说:“王菲也是北京的嘛,我是王菲的超级粉丝。”
我问:“是因为你特别喜欢王菲的歌吗?”
老板娘回答:“因为她是全香港挣钱最多的女艺人嘛。”
老板娘这么说,倒也不全是因为拜金。因为老板娘还说自己是邓丽君的超级发烧友,曾专门去台湾给邓丽君扫过墓。
一叶知秋——来自大陆的王菲能够变成“全香港挣钱最多的女艺人”,说明当时的香港人不但不排外,而且承认和尊重你所能达到的成就。
甚至往纵深挖一下——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不但产量大,而且影响力和辐射力都很惊人,其中有很多优质的从业者,都来自大陆。
而现在香港电影的衰败,简直没法看了……
3,
那时候在香港买奢侈品,比大陆便宜。
我去铜锣湾的商场买东西,年轻漂亮的女店员一听我说普通话,就会表情夸张地惊呼一声:“啊,国语!”
然后转身用粤语叫一个人的名字——接着来了一位会说国语的香港大姐,专门对接来自大陆的游客。
那时候会说国语的香港人,真的不算多。
但对待大陆游客的态度,还是挺不错的;不管是奢侈品店,还是路边小餐馆,以及有限制片的音像店……
甚至在香港传统的新年花市上,我们还遇见过好几个商贩,乐呵呵地往我们手里塞鲜花,说着祝福的话。
后来大陆游客越来越多,会说普通话的香港人尤其是生意人,就越来越多了。
再后来,还会有香港人专门把孩子送到大陆,学一段时间的普通话。
再后来……
再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
4,
老非我是一个建筑师。
所以20年前我第一次去香港,兴趣点可不仅仅是在KTV、日本动作片、以及铜锣湾的大商场。
我去参观落成不久的香港会展中心,对着里面的点式玻璃幕墙,拍了很多照片。
因为那时候在大陆,我还真没怎么见过点式玻璃幕墙。
我从香港的赤鱲角国际机场转机去巴黎,对着里面玻璃围合的、四面能看见电梯轿厢上下的电梯,拍了很多照片。
因为那时候在大陆,我还真没怎么见过这款电梯。
而赤鱲角国际机场建成之后,就拥有了两项世界纪录——其一是世界上最大的航厦建筑;其二是货运量连续18年霸榜全球首位。
到现在,咱就别说点式玻璃幕墙、玻璃围合式的电梯了,就说香港国际机场这个世界最大航厦建筑的记录,在2008年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打破。
然后这个最大航厦建筑的记录,又被大兴国际机场打破……
这还不算完——当年大陆既没有迪士尼乐园,也没有环球影城;虽然香港的迪士尼乐园面积不大,咱也巴巴地跑去玩了一圈。
而现在,大陆不但有了迪士尼乐园和环球影城,还有了长隆主题乐园等层出不穷的大型文旅乐园......
5,
后来我去香港出差过好几次。
最搞笑的一次出差,是因为老板不相信我。
那时候我们一个地产项目,投资方是新加坡李家的资金,他们指定了香港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来执行设计。
事务所的名字就不提了。
结果我去香港,该事务所的主创给我报方案时,就把我给弄晕了——为什么同一栋建筑,南立面是笔直笔直的线条,北立面是各种大波浪?
这看上去,不像是同一座建筑啊!
对方用左青龙右白虎等等的风水理论,得意洋洋地给我解释了好半天。
我心里暗骂:“你这是忽悠谁呢?十年前这玩意儿在大陆还能蒙事,现在早就OUT了!”
回到北京,我去找老板:“要不您赶紧备一个设计单位吧,这家香港设计事务所,实在是极不靠谱,迟早得换。”
老板不信:“老非,你怕是又来偏见了吧?我知道你一直都看不上香港建筑师。”
我摇头,坚持自己的意见。
老板也犯嘀咕了:“那你陪我再去一趟,我刚好去香港办点事,顺便让他们给我报一次方案。”
好吧,这就又去了一次香港。
汇报会是这样的,老板听了一半,给我使了个眼色,然后站起身来说:“好吧,方案还不错……先听到这儿吧,我还有事。”
事务所主创得意地扫了我一眼,自己亲自开车,送我们回酒店。
在酒店大堂,老板面带微笑与对方作别,转过身就变脸发飙:“老非,赶紧去给我找一家设计单位!还有,打从今天起,每周给他们发邮件,布置设计任务!但设计费一分都不给!”
我点头表示收到。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对比频道——拿香港与大陆做对比。
其实香港的衰退,不单单是因为“被对比之下”的结果。
所谓固步自封,对香港来说,怕还不仅仅是影视领域、建筑设计这些吧?
以上虽然只是老非若干香港之旅的一孔之见,但应该也能说明问题了。
我是老非,一个背包客。
关注我,或是点个赞,都是可以有的。
编辑于 2023-07-08 23:1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老非 - 230 个点赞 👍
碰到疫情,大家很艰难的时候,香港政府会给每个人发钱。每次几千,一共发了几万块,每人。
我觉得这已经是很开心了。
结果媒体采访香港人的时候,人家反馈说发的太少,不够用,要港府再努力些。
如果把港府改成任何一个内地城市政府,猜猜会怎么样?
第一,不发,第二,媒体上看到的大家都很满意。
编辑于 2023-12-08 13:1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台风后面有晴天 - 173 个点赞 👍
刚离开香港…今天按电梯想到1楼按了1,但其实应该按G。同电梯的一个港男破口大骂,还要推我出1楼。再也不会来了。破老小还贵,一座被资本主义异化的可怜反而自大的城市……
1.18二编:第一段话是在最生气的当天写下的,情绪比较激动,在这里先给被无辜波及到的人道个歉。根据问题我的回答已经很清楚了,这只是我个人真实的初印象,不具有普适性。
编辑于 2024-01-18 00:3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非典型起源 - 162 个点赞 👍
刚从香港回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香港,别再听网上的流言蜚语了。1、我购买的是价值459元的二等座,从衡阳东可以直达香港西九龙。不过在出发之前,需要提前办好“港澳通行证”(工本费90元)。
衡阳东直达香港西九龙的车票信息
这趟列车实行“落地检”的形式,游客们到达香港西九龙高铁站之后,落地进行通关检查,如果没有办理通行证这些,可能会被安排另一辆列车送回内地,不能在香港登陆。
而且重点提示一下,需要提前30分钟在高铁站内候车。因为发车最后十分钟闸机口是不会再打开的,即便你赶到了也不行。另外,车票的退改签只能在发车前30分钟完成,否则不能退改。
高铁站内乘车指示牌
2、到达西九龙车站之后,咱们身处的是B4层,也就是月台。可以乘坐电梯前往B2层办理抵港手续。只需要根据地面上、头顶上的“抵港”指示牌前行即可。一直走到写有“中国海关”的边检处等候排队,大约有几十个蓝色的边检口,随便排哪个都行。
排队进入“大陆出境闸机”处,首先放上港澳通行证,再进第二道门开始指纹核验跟人脸识别。通过之后还需要前往“香港入境闸机”,跟随“访客”指示牌,前往即可。
同样,在香港入境闸机也需要通过两道小门,流程跟前一项差不多,都是先放上港澳通行证,再指纹识别跟人脸识别。不过这里有一个“香港入境单”需要填写,在入住香港的酒店、办理其他业务的时候需要用到。
香港入境闸机口
如果只是跟我一样,是简单的香港一日游的话,就不需要用到了。等拿到单子之后,通过闸机口,准备好身份证,跟在内地一样刷身份证出站即可。
整个流程花费的时间很少,大约十多分钟就能完成,在我看来真的十分方便快捷。
3、出站之后,面前就是港铁“柯士甸站”,从这里乘坐地铁,可以十分方便的到达香港大部分地方。而且因为离市中心较近,出发到热门景点“铜锣湾、尖沙咀”都只需要半小时的车程。
港铁站点分布图
在高铁站与地铁站中间,有专门的“港币兑换处”,毕竟即便是如今的香港,大部分的当地人日常生活里还是以现金交易为主。虽然也支持内地的移动支付,但是备上一点现金放身上,总是有备无患的。
另外,如果怕看不懂香港地铁图,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香港地铁通”的APP,可以更直观的看到两个地点之间的路线图跟转乘点。
在地铁站可以直接购买到“香港八达通卡”,如果是之前就有,可能会需要去地铁服务台重新激活使用。
港铁八达通服务点
4、香港八达通是当地最为便捷的电子支付方式之一,不仅可以用来乘坐地铁(MTR)、电车、公交车、小巴和机场快线,还可以在一些餐厅、咖啡店、便利店里使用。甚至还支持部分景点。
这里咱建议在港铁服务点进行购买,会比外面便利店的售价便宜一点。根据年龄的不同,价格也不相同,成人200港币,包含储值的150+50押金在内。
如果你不清楚哪些地方可以支持八达通支付,可以看一下“∞”这个无限标志,或者直接询问店员是否支持八达通支付。
公交上的刷卡点,支持八达通、扫码、银行卡
在香港任意的地铁站或大型便利店内,都可以直接用现金充值八达通卡。如果想退卡,也可以在任意的地铁站内退卡,会全额退还50押金跟剩余储值。但是若在办卡90天之后退卡,则需要加收11港币的手续费。
此外八达通分为标准版跟旅客版,虽然旅客版不需要押金,但是需要39港币的“工本费”。所以咱更推荐标准版。
旅客版八达通
如果嫌办卡、退卡麻烦,也可以选择在手机APP里办理“香港地铁、公交乘车码”,扫码支付,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自动换算,也十分方便。
5、因为是夜晚到达的香港,所以见到了绝美的香港夜景,这是一座色彩饱和度极高的城市,放眼望去全是五光十色,让人应接不暇的霓虹广告牌。行人穿梭其中,就好像置身于一片“现实动漫”里一样,显得十分摩登且迷人。
香港的霓虹夜景
香港人走路都很快,与游客一眼就能分辨,仿佛身后有某人在追着他一般。而我作为游客,则时不时停驻在街头,用手机记录下这美丽的景色。
大街小巷里十分干净,基本上见不到什么垃圾,也看不到垃圾桶。听当地人说,在香港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公共区域吸烟是会被罚款的。
走到半路,想上厕所,发现公共厕所很少,而且极难找到,最后是在一家洋快餐店解决的。在香港如果着急上厕所,最好还是去大型商场内、洋快餐店、地铁站内,不过大都是马桶。而且香港为了节约淡水资源,冲厕所用的也是海水,这项举措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香港商场里的厕所
6、香港的美食多的让我目不暇接,像平常的港式茶餐厅比比皆是,内地的火锅、粤菜、湘菜也能看到,外国的寿司店、西餐厅、印度餐厅比比皆是。
甚至有些美食,也只有在香港才能吃的到,比如猪排饭、港式蛋挞、港式布丁、猪扒鸡翅、菠萝包等等,每一种都让人流连忘返。
香港部分特色美食
而且这些菜肴的价格对得起它的味道跟分量,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昂贵,一天吃下来,大约花300~500港币左右。不过味道大都是甜、微辣为主,如果是口味重的朋友可能吃不习惯。
香港人吃饭大都比较清淡、少油少盐,还特别喜欢吃青菜,不过做法却是水煮放点蚝油或清炒。另外像白切鸡、蒸鱼在这边也十分受欢迎。
香港普通家庭的一餐
7、香港基本上不堵车,可能是跟单行线多有关吧,还特意控制私家车的数量。也因为地少人多,马路上也没有规划自行车道。大家更多的出行方式还是以地铁、叮叮车、公交车为主。
如果想乘坐出租车,在香港可以招手即停,或者选择HK taxi在线上叫出租车。另外需要过海的出租车,需要前往固定的“出租车停靠点”等候,否则会出现司机拒载现象。这类过海的出租车车身上有过海标志,注意辨识。
香港不同区域的出租车
大部分的出租车司机只接受现金支付,如果内地游客想通过手机支付,可能会按照1:1的比率算钱,这是相当不划算的!所以提前准备好现金,还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红色的出租车在香港是最为常见的,可以到达香港大部分地区,除了“东涌、大屿山”之外。绿色的出租车只能在新界运营,蓝色的出租车只在大屿山运营。
出租车的起步价是27港币左右,而HK taxi大部分只接受长途订单,短途很难打到。上车之前确定好打表计费,核实司机身份,下车之后要求拿小票,以备不时之需。
出租车小票,十分钟就要162港币!
香港的出租车真的很贵很贵,亲身体验过!
8、香港的夜生活十分丰富,有着各式各样的酒吧、餐厅,提供给大家娱乐消遣。有的酒吧在街边、有的则在高楼大厦里,但是它们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有着很多俊男靓女。
其中包含着香港人、外地游客、还有很多外国人。不过友情提示,未成年人不可以饮酒,也不可以进酒吧!
除了酒吧之外,还可以去看一看香港的美妙夜景、美味夜市。
香港庙街夜市
9、在香港,不要随意的喂食野生动物,哪怕是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野鸽子也不行!在香港《2023年野生动物保护(修订)条例草案》之中,规定了严禁随意喂食野鸽子。
香港街边“禁止喂食鸽子”横幅
更是将处罚力度从最高罚款10000港币提升至最高100000港币还需要监禁1年!另外还将这种非法饲喂的行为,引入定额罚款机制,金额订为5000元。
这种行为不仅仅会让野生动物们渐渐失去自主觅食的能力,还会侧面加重环境卫生的负担!
10、在香港的这几天,我还见到了香港许多人性化的一面,虽然内地也能见到,但是也是并不常见。
下面让我慢慢介绍:
(1):在一些公园附近,会设置有公共饮水处,按住按钮就能出可饮用的饮用水。并且还有免费WiFi可以使用。
中环公园旁的公共饮水处
(2):公共厕所之中,大都会有无障碍厕所,其中的镜子还贴心的做成倾斜的样子,方便坐轮椅的或行动不便的人照镜子。
无障碍厕所里的镜子
(3):地铁站内,会有显示器显示实时车辆信息,上面还会显示不同车厢的拥挤程度,方便大家分辨,避免加重拥挤程度。
乌溪沙站内
(4):某些电梯之中会有“感应式按钮”,手在红色的圆圈附近挥一挥,无需触碰,按键就会亮起,或者直接按照传统方式按键也可以。
地铁站内的“可感应式电梯”
(5):香港某些商店门口,会贴心的给宠物设置“宠物停泊处”,避免宠物乱跑。
某宠物店门前的“宠物停泊处”
11、玩了几天下来,发现开销很大,至少比内地贵上一倍以上!一个人稍微吃好一点,花费至少在100~200港币一餐,而且这只是一餐饭的价钱哦。
另外的大头主要就是住宿了,像内地一晚100~200人民币的房间,在香港至少得800~1500港币一晚!如果是入住中心地段的豪华酒店,随便上万港币打底。
香港的豪华酒店
其他主要花钱的地方,在打出租车上面,虽然只玩了几天,但是确实遭遇到了的士拒载的现象。过海、过隧道、走高速,包括大件行李,都会加收一定的额外费用,这个我没话说,内地也是如此。(大件行李应该没有额外收费)
不过有的司机听到我说的路程不远,直接朝我挥挥手说不去,直接开车就走了。
这服务态度实在是让人不爽,碰巧旁边有一位香港本地的老大爷,他安慰我说,香港人自己都不打香港的士,能不坐就不坐吧。
12、玩几天总结下来,香港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现代化程度高,但是依旧保留着许多香港老传统,比如老房子、老味道等等,形成一股独特的港风韵味。
香港美丽的落日
香港当地人大部分都十分友善,老年人说话大都是粤语夹杂着普通话,年轻人还会加上部分英文。他们并不会因为我说的是普通话而“区别对待”,反而让我感觉到十分温馨,老板会贴心问我吃饱了没有,商店、酒店的人也会主动向我问好。
大部分的公共交通都十分便捷、价格相较于内地而言会贵上一点,不过也在承受范围之内。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香港地区收入中位数为20500港元(约18900人民币),按照这个收入水平,再看香港整体物价,就不会觉得十分离谱了。
香港的美景工位
其次香港的美食,我玩下来的这几天,有让我流连忘返的美味,也有踩坑的地方。大部分味道都不错,且物美价廉。特别要说的是,吃了好几家网友推荐的老店铺,味道都很不错,而且店内的特色餐食让人惊艳,是我在外面吃不到的味道。
晚上的夜市也值得一说,周遭辛苦一天的员工们,来到街边的大排档吃饭,点上喜欢吃的菜,跟朋友一起畅谈,排解白天的压力,分享生活的快乐。
这些大排档将桌椅摆到白天的马路之上,桌子旁边就是老板正在紧锣密鼓的炒菜,旁边坐满翘首以待的食客,这幅画面在现代化的香港都市也别有趣味。
香港某处人声鼎沸的大排档
我不会全说香港的优点,也不会全说香港缺点,每个人眼里的香港都会不同,关键在于亲身去感受这个城市。
走上它的街头,感受独特的香港气息、吹吹维多利亚港咸咸的海风、看看让人迷恋的香港夜景、尝一尝让人魂牵梦绕的香港美味。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香港,亲身感受这一座别具一格的美妙城市!
发布于 2024-01-10 22:2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游千界 - 138 个点赞 👍
明明手里有着CUHK和HKUST这种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CS强校
还有HKU这种在亚洲算不错的商学院
整个香港的计算机业
既没有学会内地计算机业的强项——移动互联网/二次元游戏
也没有学会美国计算机业的强项——SaaS/fabless
而且甚至于
在美国计算机业的短板上,做的依然不如美国计算机业——美国至少UberEats只是比国内两家贵了一些而已,但是确实靠成本实现了更大的外卖范围和更好的外卖员收入。香港至今依然没有靠谱的外卖软件。
在内地计算机业的短板上,做的同样不如内地计算机业——华为云在DC的连续打压之下,依然有很多境外客户。香港限制相对而言没有这么多,而且明明同样有那么多潜在客户,至今没听过什么靠谱的2B行为。
在其他更传统的领域,香港根本不是这样
哪怕被人诟病最多的地产
香港的笼子屋,比起美国满大街那么多的Homeless也是好了许多的
而且更高的密度和更窄的车道,反而使得香港因为更walkable,因此有比内地更好的烟火气息
只能说,放弃了思考未来的人,确实已经死了吧
你所看到的目前的繁华,只不过是一个营养丰富的行尸走肉罢了
但是,到底是谁让香港的未来,变成了一个不敢想的词呢?
发布于 2023-07-08 13:23・IP 属地加拿大查看全文>>
Banach Spaces - 107 个点赞 👍
香港local对香港的热爱,对民主权利的珍惜和参与度,以及他们为此所做出的努力。
我来香港刚刚一年,了解得不多,但这里有很多和内地不一样的地方。
这里坐地铁不能大声讲话,看视频声音不能外放,地铁里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
这里遛狗必须带绳子,狗狗在街上小便必须用水冲一下,大便必须自行收拾(街上有宠物便便收集箱)。
这里大家坐扶梯时都会靠右边站,把左边的留出来给赶时间的人。
这里的每一个红绿灯的时间都是实地调研后设定的,并且会定期修改。
这里大家都会自觉把地铁的爱心座位让出来。
这里坐大巴需要排队,且不能占据行人的道路。
这里街上不能吸烟,只能在指定地点吸完再离开。
这里不能随地吐痰。
这里不能故意伤害小动物。
......
后来在街上看到政府在街上设立咨询点,收集市民意见。正好是通勤时间,可却有好多local排队填写,匆匆看了一眼意见簿才明白原来那些都是市民的意见。
此外街上经常看到政府收集市民意见的二维码,最低工资的意见箱等,网上也会看到政府对市民意见的修订和咨询结果公示。
大家都会为了让香港变得更好而努力,会积极参与和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这真的很好很好。
发布于 2023-09-04 22:40・IP 属地中国香港查看全文>>
仙女 - 8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直升机 - 68 个点赞 👍
自由不是凭空诞生的
没有足够的武力的人
无法保护自己的人
无法享受自由,也无法拥有财富
即使曾经拥有,一旦自由所依托的秩序消失
一切都会犹如烈阳下的冰雪,飞速消融
这条道理从千年前的古希腊到今天的香港
从周朝的国人再到唐朝的藩镇
永不过时
发布于 2024-07-10 18:1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新烁 - 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max - 54 个点赞 👍
这周末刚从香港回来,从90年代小时候到现在,大概去了5次香港吧,以前对港人排挤内地人没什么感觉,这次去感受特别明显,大概是某事件的影响吧,跟以前不一样了,而且在当地跟其他大陆游客交流过,其他人第一句也是感觉态度很差,被针对。去了五天遇到的所有笑脸和友好都是内地同胞给的。
2017年以前HK满大街九成是粤语,2024年满街九成是普通话,除了服务员,似乎都是内地人。(2017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不过上一次去是2017年)。
而且本地人态度很恶劣,你能感受到他们压低声音只是在忍住内心的厌烦,非常的厌烦还有怒气,可能你哪句话不对对方就会卸去自以为友好的伪装随时撕比。
他们容不下内地人,又想挣钱,于是有这么拧巴的一面。
交待下背景,这趟我们全家去HK,算上表妹家的,有老有小一共7个人,开了三间房连住四天,住在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说这句不是为了炫富,只是想说我们也是中产家庭,高学历工作体面,但是去到HK就有一种自己素质很差地位很低经常被指责的感觉。
比如因为带着俩幼儿园的孩子,孩子等地铁时候跑到了门中间(香港是分开两边八字形排队),刚一过去,就立马有港人从队伍中站出来骂,说你没站斜线里。其实三四岁的孩子你不可能要求他实时做到分秒不差,但是一点点行差踏错,港人就很喜欢指责你们大陆人的素质问题。
比如一群人进餐馆吃饭,点了很多,citywalk嘛,手里有些矿泉水什么的,喝完的吃完饭就留在餐桌上,没带走,老板立马指责,要求带走,我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在内地空瓶子留下来好像很正常,在香港就被认为素质差,你应该自己拿出去丢掉,他们不帮你处理垃圾。然后我们拿走了,走了好几公里才见到垃圾桶(HK垃圾桶很少)。
比如我们7个人进餐馆吃饭,HK的饭馆茶餐厅都很小,需要挤在一张桌子,我们家体型又大又胖(我除外嘻嘻),我妈就坐到了另一桌,结果又是被骂,其实我们怕挤,去的都是人少不用排队的餐馆,很多桌子都空着,我妈只是坐到另一个两人位,马上被老板骂影响他做生意。如果是在内地,最多老板会说一句“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场地小,您能不能回去坐”这样吧。
最气人的是在迪士尼,160一碗面条,几根面底下一堆洋葱,我们点了两碗,一碗是给娃的,娃出去玩了,我们才吃了十分钟,店员说要收摊,家里老人问,能不能打包?——不可以。能不能我们拿出去先给娃吃完,等下还碗给你,不影响你们收拾?——不可以。我说三百多买两碗面条,都不让人吃完?我买单的时候你也没告诉我们只能吃十分钟啊?店员依旧冷冰冰不可以。
类似以上事情五天里不断发生,我想了下,究竟是文化习惯问题,还是什么。但是当我看到港人服务人员对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对说英语的日韩人,对说粤语的港人,态度截然相反的热情,我换位思考了下,如果是他们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他们的孩子不听话,港人应该不会这么对待。
这一瞬间我就明白了,不是素质、不是习惯,就是歧视、就是对内地人的排挤,就是看你们不顺眼,像你看一个讨厌的人,他做什么都是错。这一瞬间我停止了自责,在餐馆吃饭的时候,几个深圳妹子也是一脸恨恨的样子,说港人歧视内地人,说这些年港人大量去深圳,深圳人民都没有对他们态度这么恶劣,她们感觉愤懑。我突然想起《黄飞鸿》这部电影里的很多细节,我们是回到黄飞鸿时代了吗?在港人眼里大陆人这么没地位?怪不得有些人说去了这么多国家和地区,只有HK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内地人标签。
编辑于 2024-02-05 11:54・IP 属地广西查看全文>>
太阳底下无新事 - 5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哲 - 41 个点赞 👍
压抑。
香港很好很漂亮,文旅资源非常丰富,各项现代基础设施相当便捷,我说着一口在深圳学的广普也没有被歧视,在维港边上还遇到很和善的本地大叔,钓鱼上来给游客小孩看,场面非常温馨。
但是这些美好都没法让我忽视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街道狭窄、空间逼仄,在热带的高温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下很容易让人产生压抑的情绪。这种小和它的现代便捷时尚同处于一片空间,这就让香港显得像一个袖珍模拟器,像是城市天际线的地球online版。
当然,我现在可以评论香港太小,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香港其实是每一个东亚都市的明天,这种逼仄本质上是社会资源在资本主义的规则下愈发集中的体现,而香港独特的政治经济地理条件则让这种现象愈发突出。
八十年代末的华仔能在带客厅的公寓里接待表妹和乌蝇,二十年代的青年连二十平米的单间都难以承担,这中间的三四十年,一如这边08到18这十年的变迁。当然,我可以说我们还没有到那个程度,但是就现状而言,难道还会很远吗?
这个世界有许多鹤岗,但是这些鹤岗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给青年,青年为了多混两口饭吃,最终还是会随波逐流进入都市,沦为被集中的产业里的螺丝钉,成为赛博朋克的一部分。都市是一切的集中器,它不仅集中了资本和产业,也借此集中了人口。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喜欢都市,但我并没有那种对高楼大厦的巨物崇拜。我不知道在一个被都市和电动交通玩具无形囚禁的未来里我该何去何从,正如我不知道那些人口净流出的鹤岗该走向何方,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我只能祈祷未来慢一点来。
香港很好,鹤岗也很好,但是我们的未来不应该只有香港和鹤岗。
发布于 2023-07-13 16:5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凯岩城永不陷落 - 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优秀生 - 22 个点赞 👍
只要你足够钝感,就可以轻松应对香港人的臭脸。
有些香港人的确是很喜欢摆臭脸的,但有些真的摆得很公平,就是对每个人都很臭脸。有那种专门歧视内地人的香港人吗?应该有的,但我没遇到,也可能是我过于钝感没有感觉出来。
我其实也是离开香港之后才发现钝感可以应对臭脸这一条,至于为什么这么久才发现,因为我钝感。
比如我当时找到一家烧鹅店,一份饭只要二十块(去过香港的都知道这个价格有多便宜),然后我就要了一份,问老板我该坐哪里。
老板臭着脸说:只能打包哈,你不能在这里吃。
如果换其他人可能真的觉得老板是在歧视内地人了。
然后我看了一一眼大街,说:啊?可是我没有地方吃饭诶…
我当时住的青旅,房间里不让吃东西,所以我是真没地方吃饭,我真的在纠结自己该在哪里吃饭…
然后老板一下子笑出了声,说:也可以堂食啦,但是要加钱喔。
然后我就加了二十块钱堂食。
后面我又去吃车仔面,和一位女士拼桌。路人嘛,都是很冷漠的,她也不搭理我。
我点的牛肉粉,她当时吃的鲜虾云吞面,我看着她的云吞好香,然后我就问她:请问你点的这个是鲜虾云吞吗?
她冷冷地说:是的。
我说:看起来好好吃哦…
然后她一下就笑了,脸色也好看了很多。后面我又加了一份云吞,好吃,但是好贵,十几块只有三个。
反正我全程都是说的普通话,没感觉有人歧视我,当然可能也有歧视但我没感觉出来。但是无所谓了,反正我的体验挺好的,钝感万岁。
发布于 2024-07-11 21:50・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屿上有山 - 2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张祎 - 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12345 - 15 个点赞 👍
去过几次香港,浅谈一下对这个城市最大的感受。
国际化,繁华,节奏快,拥挤,压抑。我本人一直有一种“功能”,就是只要第一次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上,或者坐上这座城市的地铁或公交车,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氛围。
我第一次来北京游玩,北京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巨大。宽阔的马路,不是很高的楼房,每每从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每处景点,都需要你有足够的体力加耐力才能游览完全部,一个字,就是大,这就是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第一次去上海,走在上海的街道上,虽然这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但是给我的感觉还是“秀气”,一种特有的江南城市所散发的那种气息;湿润的空气,精心规划过的街道,还有一些江南风格的建筑,即使在浦东那些摩天大楼中间,这座城市还是会告诉你,我是一座江南城市。
我第一次去深圳,坐在深圳的地铁里,一股年轻的活力扑面而来,我突然找到了刚刚毕业去工作时候的感觉,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就是年轻,朝气蓬勃。以前只是知道深圳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但是只有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能感受到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我第一次去香港,首先我感受到的就是拥挤,高耸如云的摩天大楼紧紧相邻,马路基本上都是双向两车道,当我坐着叮叮车穿梭在皇后大道的路上,居然感受到了压抑,不宽阔的马路两边抬头看不到顶的大楼一座接着一座,挡住了阳光,使街道看起来昏昏暗暗。也只有在尖沙咀隔海看维多利亚港,才能看见洒满阳光的一座座摩天大楼建筑群,看着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那会儿你才能感慨城市的繁华,但是紧接着,头脑的意识里会闪现出一个念头,住在里面,或者说在里面工作真的不觉得拥挤吗?
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或者餐厅里,或者地铁里,等等等等,无时不刻都会出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我感觉大唐时期的长安应该也是这种场景吧。
香港的电梯速度特别快,如果不注意可能会把你晃到,香港的人走路也特别快,对于我这种一直在北京工作了很多年的都,都感觉这个节奏还是太快了。
编辑于 2023-03-16 18:4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Richard.wu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靠谱的小学哥 - 1 个点赞 👍
十年前在香港上过学,前不久和太太去香港玩了几天,总体感觉是,这地方没有了当年的魅力,无论基础建设、商品、服务等等都已经落后于内地大城市,以前最喜欢在香港看的是跑车和苹果,现在也就那样了。
整体产业衰落严重,除了日薄西山的金融行业,真的没有啥快速发展支柱行业了,更没有赶上过去十年的互联网,以及这个十年的人工智能,所以年轻人的快速通道基本没有了,从一些科技角度来看,香港真的挺落后。
然而香港毕竟经过大几十年的资本化发展,基础制度还是很完善的,挺适合草根和富豪,但并不适合想完成阶级跃迁的中产和高学历学生吧。
发布于 2023-12-08 11:07・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派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