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后遗症到底大不大?
- 11 个点赞 👍
以前都说新冠原始毒株有后遗症,Delta有后遗症,随着Omicron的大范围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它会不会导致后遗症。
在宣称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情况下,不会有人担心后遗症,但现在的状况有所不同:
大部分症状严重,甚至有卷土重来的。
国内的数据太少,专家方面的言论目前是这样的:
11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笔者决定去找一些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未确认”三个字听起来不太靠谱。
日本方面有做专门的数据统计,医院的和民间的都有,先来看一组医院的调查。
提供数据的是位于东京涩谷的一家新冠后遗症诊疗所,2020年新冠爆发后,患有后遗症的人数暴增,于是在十月份院长平畑光一成立了这家诊疗所,开设专门诊治新冠后遗症的门诊。
从2020年10月到现在,接诊人数超过3500人。
诊疗所对21年后就诊且其中有明显症状的2775人进行了后遗症统计,统计出的后遗症五花八门:
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呼吸困难、心悸、食欲不振等。
这些症状在患者转阴后依然持续三个月之久,有的甚至持续一年还未好转。
有位三十岁的女士表示,自己转阴后一直被脚痛困扰,同时感到浑身乏力,上下楼不便,最严重的时候站立需要拄拐。
不少人也表示关节痛、胸痛等疼痛症状时常出现,但往往意识不到是后遗症。
从表格可以看出,产生倦怠感的比例最大,但患者普遍反映,所谓的新冠倦怠感并非普通疲倦,而是乏力和精神萎靡的混合体,严重者四肢无力,牙刷都拿不起来。
无时无刻的倦怠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大部分人不得不歇业在家。
日本第六波疫情开始后,也就是奥密克戎大流行时期,平畑光一的诊疗所接收了众多年轻人,大多数是在感染奥密克戎两周后、普遍转阴的情况下,依然有明显不适的患者。
“我认为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大的危机。”
平畑光一说,他对于奥密克戎的分析是,奥密克戎是很特殊的变异株,前期症状轻微,很容易被当成感冒对待。
但是在三五天的发展后,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它的危害程度不亚于之前毒性强烈的毒株,后遗症的例子也不少。
一位八月份感染奥密克戎的年轻人深感困扰,他在感染期的症状轻微,痊愈后去复工,却发现原本轻松的工作难以应付,对于谈话和任务安排完全听不进去,也无法理解,仿佛大脑出了问题。
记忆力也大幅度下滑,记不住工作内容,导致他被上司认为是“最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这种情况之前闻所未闻,平畑光一判断是奥密克戎留下的“礼物”——脑雾。
没错,奥密克戎也会有导致脑雾的可能,主要表征是思考能力与记忆力大幅度下滑,这对于事业处于高峰期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巨大打击。
看完医院的数据,再来看民调。
有意思的是,日本综艺非常热衷于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数据统计,对于真人的采访比论文更加直观。
为了获取更加直观有效的数据,该节目采访了后遗症诊所院长。
这么多家为新冠专门开设的后遗症诊所,其实足以看出后遗症并非子虚乌有。
院长提供了一组社会面数据:
日本累计感染的2479万人里,大概240万人出现了明确的后遗症。
主要症状依然是疲倦、头痛、身体痛、低热、失眠、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就诊患者大概在30-40岁之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但复工返岗经常被质疑工作能力,甚至被辞退,给这部分人群带来了相当严重的失业危机。
由此可见,奥密克戎后遗症或许不会致命,但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源不明,治疗期长且无法预计,高额的花销和干扰生活的症状使大部分青壮年对后遗症避之如虎。
后遗症也出现在儿童身上,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放学后十分疲惫,但往往年龄小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描述感受。
接下来来看官方数据。
茨城县县政府在6月29日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四万名感染者。
县政府通过短信形式回访转阴人群,调查结果显示,在回复的2441人中,约半数的1222人有后遗症。其中男性占4成,女性占6成,特别是30 ~ 40岁的女性达到65%。
最常见的是咳嗽,持续近一个月,超过一个月的症状有脱发、注意力下降、抑郁、睡眠障碍等。
这些症状在感染新冠前并不存在,也和吸烟饮酒无关。
所以有些女生别惦记感染“变瘦变美株”了,只谈下图的脱发程度,你能接受吗?
用短时间饿瘦换斑秃,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同时,大阪大学在七月底也联合大阪府丰中市开展了奥密克戎后遗症的调查,调查对象为丰中市三万名新冠感染者。
调查结果显示,47.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遭受了新冠后遗症,5.2%的人的后遗症至少持续了30天,还有3.7%的人后遗症持续了60天甚至60天以上。
根据这项研究,大阪大学教授Satoshi Kutsuna建议人们:
没事别感染新冠,做好个人防护。
可能看到这里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世界各地都有新冠后遗症,日本有,韩国有,英国美国一抓一大把,唯独中国较少?
排除掩盖真相等阴谋论的可能,牵扯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有后遗症?
两方面原因,一是用药,二是病后调养。
有些人认为,感染了只要症状压下去就没事了,转阴就没事了,但病毒对身体的侵害是实打实的。
奥密克戎确实对于肺部的侵害是原始毒株的十分之一,可有一点不容忽视:
在对死于奥密克戎的人进行解剖时,发现各个器官都有奥密克戎存在的痕迹。
这也是为什么奥密克戎后遗症相比于原始后遗症种类更多的原因,吃药压下去的仅仅是表征,不代表真的好了。
尤其是西药的大量使用,看起来消灭了高热和表面症状,但如果后续调理跟不上,患后遗症的可能性会大幅度提升。
因此对于有条件的人,笔者还是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救急,中药调理。
在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治疗康复的条件下,我国出现新冠后遗症的概率要少得多,程度要轻得多,这是事实。
但也不要过度迷信某一种中药以及大批量生产的中药,中医讲对症下药,一味乱吃可能会适得其反。
发布于 2022-12-22 20:3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6 个点赞 👍
现在好像不叫后遗症了,而是叫“长新冠”
可以参考下这篇文章:
截几张图
所以,玩文字游戏没有意义,
可以肯定的说,得新冠之后,即使好了,也会出现很多不舒服。
所以不管叫不叫后遗症,
总之是得了之后,即使好了,也会有很多不舒服的情况,纠结这些是不是“后遗症”,没有意义。
编辑于 2022-12-09 15:3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王君怡 - 5 个点赞 👍
身体上没有后遗症
今年8-10至今,我的IP封控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复工。在长达三个多月的居家隔离中,羊了,没有后遗症,孩子烧了两天,我媳妇儿没发烧,我烧了一天,也没超过38.5,烧的时候浑身疼,疼得晚上睡不着都,退烧了以后就没有什么反应了,感觉精神差了一点点吧!一个礼拜左右就和之前一样了,没有啥。就是个大号感冒,吃的就是连花清瘟阿莫西林维生素C还有一个退烧止痛的,孩子吃点美林,就完事儿了。满共花了不到200元吧!
但是我们四个月没上班了,一个子儿没进,各种费用一样都没有少,一点点积蓄全部花完,还欠了一屁股债。还有几十天就过年了。今年就这样了,哎,什么时候能正常起来,奥密克戎不可怕,封控太可怕了。
发布于 2022-12-01 23:05・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知之为不知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不吃海鲜的喵 - 4 个点赞 👍
简单点讲:之前变种有可能很严重,奥密克戎大概率不会。
首先要声明下,我写科普文都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业外的朋友也能看懂,不像靠夸大疫情恰饭的网红专门用术语来蒙人,没想到成了喷子们污蔑我的理由了。
劝退学科实验狗强答一波,几年前参加过流感相关项目,还是可以说两句的,对奥密克戎后遗症的误解首先源自本站一批常年靠夸大疫情恰饭的网红,比如之前冒充专业人士最近被戳穿灰溜溜改名某帮主的四川导游陈某,之前这类网红们一直造谣全世界水深火热,一会儿南非大的要来了,一会儿新加坡大的要来了,结果啥都没来,次次被打脸,现在无话可说又开始大肆断章取义危言耸听的造谣新冠后遗症。其实类似流感这类传染病从科研角度讲的后遗症和一般老百姓认为的差距巨大,有些极低概率症状也不严重的后遗症有科研价值,但是和绝大多数人一点关系也没有,举个最近的例子,nature刚发了一篇挪威基于大量患者数据的Post-covid研究:

研究对象超十万,观察时间超过126天,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吧?本站有网红拿其中一幅图出来危言耸听,比如只显示这一幅图:

看上去奥密克戎和之前delta差不多,其实主要原因是后遗症发生概率本来就极低,下面这个图靠疫情恰饭的网红是绝对不敢给网友看的:
虚线表示核酸阴性对照组,自己看后遗症概率吧,有半数后遗症的症状甚至是低于对照组的,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以上是我之前随手写的,本站某号称博士的大V居然发了个回答专门喷我这句话,还骗到高赞,那我就按照大V喷子的要求改严谨点:“有半数后遗症状HR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别甚至略低”这两个说法对于一般人来说有差别吗?影响结论吗?拿这个来喷我的朋友是想掩盖什么呢?
还有这一幅网红们更加是不敢给网友们看了,这是10000人中发生后遗症的概率图:
提醒一下,绿色的线表示核酸阴性对照组,紫色表示奥密克戎患者,就算是外行也看得出来,奥密克戎的所谓后遗症除了乏力(fatigue)在早期比阴性对照明显高,其他所有后遗症都和阴性对照组差不多吧?,搞笑的是传说中的脑雾发生概率一万患者不到十个,120天后基本接近0了
话不多说了,以后还有人危言耸听拿后遗症造谣,请大家用这篇论文给他一个大大的耳光,谢谢
被夹的回复太多,我乎敏感词也太多了吧?统一回复下吧,灯塔腐国这俩货之前躺得太平,造成一定程度医疗挤兑,所以有个数据失真的问题,很多没有后遗症的轻症根本不会去医院,没被统计进去,我在灯塔腐国不少亲戚朋友感染后都是在家默默的好了,没有后遗症也没去医院。
最后我想说一句:就算科普文章有些话不严谨,会影响最后的结论吗?如果不影响,抓住个别不严谨的语病大加讨伐搅浑水是想掩盖什么呢?我不过就揭穿了个事实真相,至于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黑吗?你们有本事去nature上发篇文章反驳挪威作者去呀?黑我算什么本事?
我乎吃疫情饭的大V学术水平到底如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号称用笔名发学术论文?这个水平本实验狗只能表示佩服。
看到用笔名发学术论文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还点赞的朋友,我觉得也别讨论学术了
新冠已经肆虐了两年多,但是就算在人均985的我乎,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是存在很大误区,写了篇短文指出几个最常见的误区,这篇文章半年前当时算政治不正确还被我乎小编打标了,现在看来实在是讽刺啊:
发布于 2022-12-09 22:26・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no problem - 4 个点赞 👍
被病毒感染不是什么好事,发展到肺炎的话肯定会有后遗症,心肺功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青少年还有可能恢复,其他年龄段难说。
最好不要以身试毒。
最后说一点,不要轻信新冠就像流感,流感不积极治疗康复,放任发展也有可能诱发其他脏器损伤。
编辑于 2022-12-02 19:40・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Jorad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泳装凯露赛高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0 个点赞 👍
看个体情况吧,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年轻人小一些,年龄大的人大一些。
小孩子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发烧几天就痊愈了,大部分没有后续咳嗽,咽痛等症状。
大人一般会有后续的咽痛,咳嗽等症状。只是有的症状轻一些,有的症状重一些。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记忆力等。
发布于 2022-12-27 03:4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王大山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笑看天下愚人愚 - 0 个点赞 👍
因人而异吧,我个人的话没什么后遗症。可以看下我发的视频和文章。
新冠肺炎感染经过,自愈过程和是否有后遗症。 - 马来西亚一分钟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8397714
发布于 2022-12-03 09:39・IP 属地马来西亚查看全文>>
马来西亚一分钟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今晚过河 - 0 个点赞 👍
心理层面后遗症比较大吧,官方也说了无证据表明有后遗症,后遗症是器官功能有损伤长时间不能恢复,可以去查有严格定义的。世界上华人分布广泛,他们跟我们体质最接近,早就帮我们验证了,个人不严谨的判断应该没有或者有些功能恢复时间长一些,比如味觉嗅觉灵敏度减弱等,慢慢恢复吧。以上是个人认识也有几位感染过的朋友的验证,上不能代表大多数,请以官方为准!
发布于 2022-12-02 00:53・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托尼汤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GoodbyeMylo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