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蔚来为什么造手机,你想明白这三个问题,答案使呼之欲出。
1、蔚来除了卖车,还卖什么?
2、蔚来为什么会在造车之前先构造一个内容社区?
3、蔚来到底是一个什么品牌?
以下是我的答案。
1、蔚来除了卖车,有一个相当于网易严选的NIO LIFE商城,有一个像中石化中石油一样的补能体系,有一个像海底捞的服务团队,还有一个像超级星巴克与茑屋书屋共同体一样的NIO HOUSE,而且这个NIO HOUSE已经向海外输出,成为蔚来车主通向海外的打卡地。
蔚来每年烧几百亿,构建起这么繁杂的一条体系,所以手机并不是像李斌说的车钥匙那么简单,手机是蔚来宇宙的入口,手机是蔚来宇宙的终端。
2、蔚来开创了中国造车的先河,以内容社区入手,与用户共创汽车。
传统造车是先闭门造,然后一边把车卖给经销商,让经销商做渠道通路;再一边向媒体投广告,通过媒体充值洗脑消费大众。这是传统汽车玩了100多年的成熟套路。
蔚来没有这样做,他们给经销商赚的钱省下来,做成直营NIO HOUSE,让车主和品牌共享这个空间所带来的丰富体验与高价值。
同时也没有对媒体充值,而是自己做了一个大号的自媒体,NIO APP。
任何一家内容社区的冷启动,都是极为艰难的,其关键是要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比如早期知乎的极具逼格的谢邀,早期豆瓣上的文青。
蔚来聚合的是了批创业精英,他们有些人虽然有单位,也有工作,但是他们一定还有自己其他的事。爱折腾的人才会买蔚来,然后再用服务让这种折腾显得不是很折腾。
这句话如果没有看懂,就再看几遍,如果你看懂了,说明你也是这类人。
蔚来的社区先行于车,这使得蔚来品牌有一个奇怪的属性,就是除了追求产品上的性价比、高体验之外,更追求精神上的共鸣。
而这也是蔚来能够实现涟漪营销的基本动力,人们一旦追求精神多于物质,他会更倾向于让自己的朋友也和自己一样,成为这个美好世界的一个分子。
所以社区对于蔚来高于产品,如果有一天苹果像拒绝推特一样,拒绝NIO APP上架怎么办?当然不让上架只是小概率,但是对于李斌来说,提升用户的体验是他的使命,但只有一个APP,未来用户的体验很难提升,这是蔚来做手机的第二层。
3、刚才聊到品牌价值与精神共鸣,现在要认真地聊一聊,蔚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首先蔚来是个车,然后是一群人,最后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在蔚来官网以“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来描述蔚来品牌。
这句话对,但又有点抽象。
蔚来和苹果一样,本质上是一个聚能型品牌。就是用户用的越多,收获的也会越多。比如如果有人真的用好了苹果的全家桶,其创造的价值,一定远高于购买全家桶的价格。
与聚能型品牌相对的,是耗能型品牌。就是这类品牌无论贵贱,你在其身上消费越多,获得的越有可能是个负价值。比如大多数快餐、饮料,还有一些毫无社交价值,只有设计价值的奢侈品,可乐越喝越胖,负价值的奢侈品,除了证明你有钱,还证明你很傻。
如果单纯买一辆蔚来汽车,你只开车,而不参与到品牌社区,三年后车的保值率肯定会让你泪流满面,但是如果这三年你选择积极的参与进来,认识更多的人,连接更多的生活,那么三年后你所获得的绝对不是止一辆车。
看到这里别着急喷,其实很多人买蔚来只当是一纸俱乐部门票,但是他们开回去之后,发现这个门票还是挺好用的。
虽然我不是蔚来车主,但是曾经有一些项目,在双方资质、能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会把我的好感投给开蔚来的,而不是开A6的,我觉得车代表着一个人的价值观,还有生活态度。
蔚来和A6不仅是时代的认知差,更重要的还代表着未来这个人会带来什么样的工作作风与服务态度。
品牌最终代表的,就是一类人的价值观,一群人的行动指南。
就像你穿了某个品牌的衣服,会举止变得优雅,去到一个优质社区,变得更加绅士。
品牌就是一个世界,而手机则是进入到这个世界的钥匙。
蔚来做手机,对于高度同质化的手机市场来说,并不会引起什么波澜,但是对于蔚来用户来说,这并不是乱花钱,而是把一个愉悦生活方式的入口,交付到用户的手上。
希望蔚来的手机能给我们足够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