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个回答

蔚来计划每年出一部手机,创始人李斌称「不造手机,相当于自己的车钥匙在对方手上」,如何看待?

观网财经
42个点赞 👍

对于蔚来造手机,我个人的看法是:

理解蔚来造手机的逻辑和意图,但长期来说不太看好蔚来手机的前景。


关于蔚来进军手机市场,前阵子网络上有蔚来创始人李斌的聊天记录流传出来。

聊天记录中,李斌大略解释了为何蔚来考虑造手机:


事后看,李斌关于手机厂跨界造车的顾虑颇有道理,聊天记录大概率也是真的。

如今李斌“不造手机相当于自己的车钥匙在对方手上”的表态,同样与之前聊天记录中的态度高度吻合。

说实话,此前我一直不太赞同和看好蔚来造手机。

但是在问界M5/M7的鸿蒙座舱将平行世界、多屏协同等数码圈耳熟能详的功能搬上车机后,我个人越来越理解蔚来考虑造手机的想法。

智能电动车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生态越来越趋同,界限也越发模糊。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拥有成熟生态和多种跨设备协同能力的厂商有着相当的先天优势。

如果没有自家的手机与车机互联生态,这种干挨打不能还手的处境确实难受……

尤其是蔚来定位高端,更不得不考虑苹果下场造车后,IOS生态对高端用户的吸引力。

所以就我个人理解,蔚来下场造手机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的防御性举措

正如李斌本人所说,避免“被手机厂商卡脖子”可能是蔚来构建自家手机+车机生态的初衷。


只是理解归理解,我始终不太看好蔚来造手机的前景。

原因主要有两点:手机市场太卷,蔚来战线太长。

站在手机市场的角度,目前行业竞争极其惨烈。

国内厂商在智能手机产业厮杀多年,整个行业早已经是红海甚至血海。

三年多之前我发了第一篇专栏文章,就提到智能手机产业更新迭代快、后发追赶难的特征:

如今数年过去,应该说情况有一定变化,但大方向是不变的。

惨烈的市场竞争中,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新玩家越来越少。

行业现存的几家大厂,不约合同的试图通过自主研发和垂直整合树立竞争优势。

苹果凭借成熟的IOS生态、强悍的A系列芯片和多年积累的品牌,在高端市场有极强的统治力;

华为凭借自研麒麟芯片和影像持续探索,在制裁收紧前是唯一能在高端市场跟苹果扳手腕的品牌。

OPPO的马里亚纳芯片、VIVO的V系列芯片与微云台,也都树立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化;

即使是最被诟病“组装厂”的小米,在快充和IOT等领域也有不少建树。

但即使付出如此多的努力,即使有华为被收紧制裁空出大量市场的利好,OVM等厂商冲击高端的过程仍然阻力重重。

即使蔚来实力再强,又何苦贸然进入这个竞争激烈、利润却又不见得非常丰厚的市场?


站在蔚来的角度,蔚来目前要投钱的领域太多,战线已经太长。

蔚来一直以来被诟病最多的点,就是产品售价偏高,缺乏规模效应。

如今蔚来肩负走量重任的ET5产能逐步爬坡,价格更下探的第二品牌也在筹备之中。

新车研发、产线建设、服务体系扩张,这些都需要资金和人力;

蔚来重点推进的换电体系仍在持续扩张,同样也需要持续资金投入;

蔚来坚决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更是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投入领域;

这还不算,目前有传言称蔚来还要自主研发车机和算力芯片,半导体领域更是资金投入的无底洞。

蔚来的战线已经太长,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上,个人觉得没必要节外生枝。


总而言之,长期看我不否认造车新势力进军手机行业的合理性。

同样是追求生态闭环,已经有手机企业杀向造车,有来有往也是常理。

但是个人认为,蔚来面临不少更迫切的问题,短期内分心他顾可能不是好主意。

发布于 2022-12-03 16:18・IP 属地天津
现实主义理想者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