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国家必须法制体系健全,才能促使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一个家庭必须家教家训严格,才能维护家庭和谐、保持家族兴旺,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养育孩子更是如此。
关于孩子自律方面的教育,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精神,一方面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个概念上对孩子加以引导,让孩子首先要有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目标。上述的两个概念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和知识分子的思想,它不是封建思想的糟粕,而是人文思想的精华;另一方面可以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曾国藩诫子书》中选取一些有益的条文作为孩子的行为准则,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应该朝着那个方向行进,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管束: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作息规律、饮食均衡、劳逸结合、讲究个人卫生和房间整洁等等方面。在正确的时间里做该做的事情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好办法,例如在睡眠这件事情上,就是要让孩子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好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形成自己的生物钟,这样不仅保证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还可以确保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去完成学业;再例如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就是要让孩子养成定时定量吃饭的好习惯,并且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这样对孩子的发育就会有莫大的益处;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注重学习效率、保持书写整洁、坚持独立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点和错题、静心阅读做笔记等习惯,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孩子的会从中找到学习的“节奏感”,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了一种乐趣。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里,孩子的习惯养成会深刻影响到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到工作以后的人格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形成,自律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一个自律的人,必然是一个在诸多方面有着良好习惯的人。
我是谁是谁的谁,欢迎评论、点赞、收藏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有益的启迪和切实的帮助,期待与知友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