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回答

《道德经》的道是什么意思?

挑挑挑挑挑
1个点赞 👍

《道德经》科幻版对“道”的解读

《道经》第一章,开篇便提出了“道”,这是《道德经》的两个核心概念之一,另一个核心概念为“德”(功德),从38章开始的《德经》主要讲宇宙“功德”系统。

《道德经》里有四大概念,从人的角度来看,按重要性依次排序为:

一、德(功德)

二、道、大道、天道、天之道

三、懂得知足(适可而止、不可过度、物极必反)

四、无为不争(随缘、佛系生活、不攀比、不内卷内斗内耗)真正能读懂《道德经》并且弄懂以上四大概念的人,知行合一,就是圣人。

《道德经》里关于“道”的知识点:道,大道,天道,天之道。

道:就是设定。

大道:就是在宇宙系统诞生前的初始设定,非常简单,大道至简。参见《道德经》第25章,名“大”,字“道”,名字就是“大道”,先天地而生(即先有大致设定后有宇宙系统)。

天道:指宇宙诞生以后出现在宇宙系统内部(各个世界中)的各种细致的参数设定及剧情设定。先说天道参数设定,比如引力就是,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宇宙中万事万物都遵循各种天道参数设定。再说天道剧情设定,宇宙中各条时间线(各个世界)的剧情都是定好的,因此可用《易经》算法推算,比如《推背图》《马前课》《梅花诗》《烧饼歌》等就是用《易经》及衍生算法推算出的天道剧情。

天之道:就是天道参数设定和剧情设定要达到的目标,即削强扶弱、削富济贫以保证万物平衡、系统稳定。

要想理解《道德经》中各处的“道”,读者得区分是指大道还是天道,或是两者皆指。书中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天道(即宇宙系统参数设定及剧情设定),主要是指定好的天道剧情。

虽然“道”是无形的,无法被人类直接观测到,但是无处不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体现着“道”。认知低时也许怎么也无法搞明白,认知高时也许就可以瞬间领悟。看完本书逐渐领悟叫渐悟,看完本章就可瞬间领悟叫顿悟。

如果实在悟不了,那么可以先看《创造宇宙说明书》,提升认知以后就可以悟“道”了,就可以知道宇宙是设定好剧情的虚拟世界大合集。《创造宇宙说明书》是当世唯一可以和《道德经》配套、互相关联、补充解读、无缝衔接、完美融合的书。

关于本章的“有”和“无”,可以参考《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就是“太极,太极状态”,就是宇宙创造者创造出了宇宙,或宇宙系统已经开始运行。无就是“无极,无极状态”,就是宇宙创造者还没有起心动念创造宇宙,或宇宙系统还没有启动。

宇宙大我(宇宙创造者)起心动念,依据道(即设定),“无”中生“有”(从无到有,从无极状态转变为太极状态,无极生太极),创造了宇宙(及天道系统),演化万物。宇宙意识的无数分身在宇宙时空中体验剧情,收集数据,这和人类玩游戏,建立很多角色,体验不同的种族、天赋、技能是一个道理。外星人和人类虽然躯壳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宇宙意识的分身,在宇宙中体验剧情、进化升级、衍生新的宇宙。而宇宙本身也依靠获得的数据完善自身,升级进化。总之,宇宙是虚拟世界大合集,一切生命都是宇宙意识的分身及克隆(比如神级外星人的意识是宇宙意识的分身,人类的意识是宇宙意识的分身的删减版的克隆)。每个生命为宇宙的进化完善提供体验数据,宇宙为每个生命提供练级场所。宇宙系统存在一个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如果数据出现无法修复的重大错误,会导致宇宙系统崩溃,那么宇宙系统就会重置……

发布于 2023-01-16 11:48・IP 属地广东
积树堂文化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