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乌军宣称击毙毛军数超过了87000人,这个数据都知道是开玩笑,但关键问题是它到底夸张了多少倍?
比较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一数据是毙伤俘合计的话,倒是与毛军的真实战损极为接近。
目前在毛子一侧作战的部队比较复杂,其中既包括合同兵,又包括动员兵,此外还有志愿者、雇佣兵、车臣私兵,又有国民近卫军以及一些强力机构的战斗队。另外还有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武装和在扎波罗热、赫尔松组建起来的少量民兵武装。
所以想要计算毛军一侧的伤亡,着实也比较复杂。
就目前的信息来看,顿涅茨克方面是公布战损最为“痛快”的一方,而且数据相当真实。
截止11月17日为止,顿涅茨克武装已阵亡3870人、负伤16223人,伤亡合计达到了20093人。
这个战损数据其实已经非常夸张了,因为在本次俄乌战前,顿涅茨克武装的常备军力也就是2万人。而且顿涅茨克控制区当时的人口只有大约200万人,由于常年东乌战事已经折损了不少青壮年。
简单说,就是现在顿涅茨克方面已经打光了相当于战前编制规模的人员。当然这句话是通俗理解,因为经过动员后,顿军的兵力规模是要翻倍扩充的,而且战后控制区域翻倍,也可以进行新的动员(当然,新控制区的人口没有太多)。此外,伤员大部分可以归队。
在以上种种因素下,保持了顿涅茨克武装现有的规模,但其后继乏力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俄乌战前,顿涅茨克武装要多于卢甘斯克武装,开战后打的硬仗也要更多些,因此卢甘斯克武装的战损没有顿军多,估计为1万到1.5万人之间。
而在毛军方面,BBC俄语团队那边的统计方式是从公开的阵亡者信息中进行汇总。
应当说这一数据的真实度比较高,当然鉴于BBC一贯的风格,它们所做的解读倒不值一提,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跟大本营这边接轨。所谓三分真,七分假,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对于其七分假的部分没有兴趣,倒是以其三分真的部分,可以作为讨论基础,而且这一数据跟毛方公布的数据吻合度比较高。毕竟在正常的国家和社会,大量隐藏阵亡者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比如在9月16日时,BBC俄语团队汇总的毛军阵亡数为6476人;而绍伊古在9月21日,公布的毛军阵亡数为5937人。
按理说BBC的数据具有滞后性,毛军实际阵亡数必然会更多。但绍伊古所说的毛军阵亡数只是现役的数据,而BBC那边的数据却涵盖了正规军与国民近卫军,志愿者、雇佣兵等也都在内,考虑到统计范围的差异,二者的数据基本可以互相印证。
但换句话说,BBC俄语团队既然能在11月24日就已经追踪到了9311人的毛军阵亡者,那么上述一大堆作战人员的实时阵亡数,现在恐怕已经达到了1万人左右。
如果按照毛军此前公布的阵亡/负伤比(1比3),那么还应该有3万人左右的伤员;如果与顿涅茨克方面的阵亡/负伤比看齐(1比4),则应有4万人左右的伤员。如果是以美畜方面认为的1比3.5为准(中间值),则应有3.5万人左右的伤员。
以上各项简单综合,即顿涅茨克武装伤亡2万余人、卢甘斯克武装伤亡1万到1.5万人、毛军伤亡4万到5万人,以上总计为7万到8.5万人。
此外还有俘虏一项,此前一般估计毛方被俘者只有数百人,但从目前多轮举行的俄乌换俘来看,毛军实际被俘者要更多,但也上升不到太高的数量级,基本对总的战斗减员数不构成大的影响。
因此,总体估算毛军一方的战斗减员,如果是按高估数据来看,则跟乌军公布的击毙战果数相当。
回头再以乌军官宣战果为例,如果是都折算成伤亡数(战俘忽略不计,毛军伤亡比按1比3.5估计),那么乌军宣称的伤亡战果约为39万余人,是毛军一侧真实伤亡估算数(以8万人左右计)的大约5倍。
具体到装备方面,由于毛军甚至是顿巴斯武装始终是在编制齐整(尤其不缺重武器)情况下作战的,因此其伤亡可以跟装备战损对得上。那么乌军宣称的装备战果数,理当与人员战果的夸张倍数相当,为5倍数。
但考虑到毛军并不十分在乎重装备的战损,在几次大的撤退行动中损失不小,这一数据缩小至3到4倍之间比较合理。
以上的推算方式当然不能反映出十分精确的情况,但至少可以控制在合乎逻辑和真实现实的范围内,以作为参考。
那么,同样的思路,反向思考,推算出乌军的真实人员战损呢?很遗憾,不能。
因为目前对于乌军实际人员损失的情况,目前没有任何可作为讨论基础的数据。甚至毛军公布的乌军人员伤亡数,同样不可作为参考。而且原因可能比较搞笑,不是说毛军报多了,而是报少了。
以绍伊古在9月21日公布的杀伤乌军数为例,击毙战果为61207人,击伤战果为49368人,伤亡合计11万余人。而与之相对的毁伤乌军装备数为坦克装甲车5052辆、火炮3405门、火箭炮841门、其他车辆5743辆,此外还有其他装备。
单单看杀伤人员数目跟毁伤装备数的话,要是严格按照编制推算,倒也不是对不上号,但问题恰恰就在这里。
因为如果按照这个编制及人员战果数推算,那么相当于是全歼乌军机械部队部队了。但实际上乌军除了战前的29个旅之外,其余上来的国土防卫旅基本没什么重装。而这些填线兵在东线被炮火大量杀伤时,是谈不上有多少载具的。
甚至于乌军战前的那29个旅,也并非都是满编制状态。
简单说,毛乌两军的实际战果状况是:
毛军杀伤人员更多,而相对毁伤的乌军装备没有对应的人员这么多;而乌军毁伤的装备更多,但杀伤的人员没有装备对应的编制这么实,这里所谓的人员、装备毁伤更多,不是绝对的,而是在自己宣称战果的人员、装备体系中的相对状况。
甚至绍伊古给出的击毙数反倒比击伤数还要多出1万多人,本身就很离谱。
因此乌军的实际人员伤亡要远大于11万人,但装备损伤方面没有真实伤亡对应的编制数多,尽管乌军现在的机械化部队已经是拼凑乞丐版了。
六连吧╰U╯☜(◉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