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上万点,能维持在3000点就不错了!
我不喜欢描述美好的梦,更希望通过数据看清A股的真实状况,财联社昨天发布了一个统计,说“A股牛股辈出,近2800家个股自上市以来翻倍,占近六成,10倍股有604只,百倍涨幅个股有37只,更有4只个股涨幅超过千倍。”
我大A当真如此赚钱吗?
肯定不是,首先,我们要淘汰新股对市场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在注册制之前,A股IPO定价很低,发行之后最少翻倍起步,那个阶段散户根本无法入场,不算真正的上涨;
其次判断股市涨跌幅最好是在同一水平位,不然你选个大盘2000点的时候对比,那肯定赚钱效应超高啊,我看了下,在2010年3月上证指数刚好也是3080点左右,我们就对比当时上市的个股到现在的涨跌幅,用这些核心股票代表整个市场的赚钱效应。
统计数据如下,在这十年间,累计有1663支个股,其中884支个股上涨,上涨概率为53%,中位数涨幅为5.3%,也就是说这些核心股票持仓10年的累计收益率为5.3%,年化收益率仅为0.53%。

作为对比,在2012年国内五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5%,货币基金收益率超过6%,更别说炒房这些超高收益率的投资方式,就算是对比所有的理财方式,股市的回报率都是最低的,实在低得夸张,毫无赚钱效应可言。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股市赚钱效应这么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蜂拥炒股呢?
因为A股存在大量一夜暴富的神话,继续看上图,你会发现尽管上涨的概率很低,但是涨幅超过100%的个股却多得离谱,这十年中有368支个股翻倍,55支个股涨幅超过5倍,12支个股涨幅超过10倍,贵州茅台、中国中免、东方财富等等一系列超级大牛股打造了一批又一批亿万富豪,一旦你蒙对了一支个股,股市就能直接带你跨越一个阶级。
也正是这些造富神话推动着一波又一波新鲜血液入市,为股市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但论到造富效应,A股恐怕真的不强,所以在股市赚不到钱不一定是你的问题,更多的原因是市场是个低收益市场。
02
IPO规模与股市下跌有必然联系
中国的新股发行制度一直广受诟病,很多人认为市场只进不出是十年长熊的主要原因,市场对股市下跌原因各执一词,在股民数量不断增加,投资金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股市的钱究竟去了哪里?
股民:“IPO频率过快,市场资金只有这么些,新股过多发行,资金分流,股市下跌的锅肯定得IPO背!”
媒体:“A股下跌不能只让新股发行背黑锅,股民投机要负主要责任。”
监管层:“新股发行速度和股市涨跌没有必然联系,引入新股有利于A股长期发展,并举例07年和14年是IPO规模最大的一年,也是上涨最多的一年,所以多发有利于A股上涨。”
看看人家的发言,A股下跌和新股没有必然联系,这么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让你根本无法反驳,简直比卖方分析师还精。
下图我统计了A股历年IPO募资金额和上证指数的走势图,由图中可以看到,新股发行量取决于股市的涨跌,股市上涨,就多发行一点,股市连续下跌,就减速甚至停发,一旦转好,再次增发,进入2020年下半年后,IPO又有加速的趋势, IPO发行就像养韭菜一样,割得深了,暂缓一下,涨势迅速的时候就疯狂收割。从这个角度来看,IPO才是股市最大的投机者。

IPO就是将股市中的资金流入企业内部,这笔钱不会再回流股市,而是流进了实体经济,A股涨幅越大,流出股市的钱就越多,由涨转跌的可能就越大,一旦下跌,跌幅也会更大,最近几个月,IPO一个月的融资额就达到1000亿,甚至超过了2007年大牛市顶点的融资量,倘若没有IPO抽血,大盘此时至少突破4000点了吧。
所以,IPO尽管和股市下跌没有必然联系,但会加大由涨转跌的可能性且加大下跌幅度,一旦某段时间暂停或减少IPO,A股必然转好,暂停的时间越久,股市后期的涨幅也就越大。
03
到底谁从股市中赚钱?
从上面的数据也能看出,真正在股市中赚钱的不是二级市场,而是一级市场。
第一赚钱的就是IPO业务,最近五年有IPO扩大的趋势,今年IPO融资已经超过五千亿,肯定要创历史新高。

要知道今年可是熊市,三大指数一整年都在下跌,上证指数从3600跌到3000,创业板指数更是大跌30%,但IPO丝毫没有减少,成为第一赚钱业务。对二十几万亿市值的股市没有太大影响,但上市之后不代表企业融资结束,增发是一个比IPO更强大的融资手段。
第二吸金的就是增发,增发就是企业上市后还需要融资,就定向对一些股东发行股票,二次融资,平时各位可能没有关注,但增发融资规模比IPO还要大,注意看2016年,当年IPO不到1500亿,但增发了1.7万亿,吸金能力远超IPO。
很多人认为定向增发是企业向特定对象募资,不是找股民募资,所以不会影响股市资金。
但是那些定增的股票都是会直接在股市上卖的啊,定增机构的目的本来就是赚钱,一旦解禁,早晚会将手中的股票卖给市场,带着钱离开股市,他们只是融资中转站而已,最终投资方还是股民。
我统计了大股东减持的金额,每年套现金额接近4000亿,前两年减持金额超过5000亿,也就是今年行情不好,不然减持金额肯定高得离谱,哪有什么共同发展,上市成功就是赢家,股权从大股东手中转让到股民手中获取现金离场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监管层还放宽了定增门槛,原本定增的价格是近期最低价的9折,后面直接改为了8折,买股票的成本价就直接比散户低了20%。
所以,企业和股东累计从股市中获取的现金流=IPO+增发+大股东套现,平均每年约为2万亿,资金分流作用已经极其明显了。
结论已经很明显,真正从股市获利的不是投资者,而是券商和上市公司们,这也回应了顶层的一句话,股市的核心价值是支撑实体经济,确实是支撑了,全进了企业的腰包,股民掏钱就可以了。
这样的观点虽然悲观,但这就是数据反馈出来的真实现状,想要在A股盈利,就必须抛弃幻想,客观正视市场现状,这里不是牛鬼蛇神都可以赚钱的地方,这里整体收益率偏低,这里是政策市,在这里长线投资不一定更有价值,短线博弈也不一定就是外门邪路,在潮起之前入场,跟着政策和趋势走,或许才是盈利的唯一出路。
最后,更多干货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原来是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