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养生的意思是又不想费劲又想养生?
养生的基础逻辑是两个,调谐身体和存大于取。
现代人生活节奏更快,所以身体的作息容易更快,也更容易焦虑,一旦焦虑,就容易顾此失彼。
年轻人来说,就是熬夜赶时间,有可能是学习、加班、打游戏,用透支身体来换取短时间的结果。常见的结果是带来胃肠肾、眼手颈等过渡使用的毛病。
老年人则相反,用各种奇怪的方法来实现快速的修复身体,甚至于想年轻几岁。常见的结果是虚不受补或异常摄入带来的损伤。
伤害是长时间积累的,恢复自然也不可能短时间完成。
养生就要分为两个阶段:
1.修复被伤害的身体,达成平衡。
伤害来源于长时间的错误生活习惯:如饮食过快,没有规律,饮食过量,夜间大量进食。
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
这些都会对肠胃带来巨大负担进而伤害身体。
修复的过程需要和医生沟通后协调注意事项,然后针对性的补充,并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止住身体下滑的趋势,达成一种平衡。
2.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达成存大于取的状态。
当你的习惯调整好,没有变糟之后,你会发现身体越来越好,这时候你更容易放松,一下退回到各种坏习惯当中。
又开始恶性循环。
这个阶段反而是最难的,你要清楚的认识到。
你的身体就像是一个银行,日常好好对待身体就是在存钱,日常的消耗就是在取钱。
一旦钱取完,人就垮掉了。
所以你要去疯去狂之前,要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自己存够了狂的资本。
比如你准备通宵游戏,你准备加班熬夜,你准备卡拉到天亮,麻将到明天。
你的身体可能需要四天到一周来完全恢复,年纪越大身体越差,你需要恢复的时间可能比这还要长,甚至可能透支垮掉。
那到底是什么习惯呢?
其实这些习惯各个民族都有同样的结论。
无非是:
按时来睡觉,吃饭七分饱,
保持每天动,静心去烦恼。
够简单吧,不需要器材和神药,哈哈哈。

够懒人吧,你只要按时睡觉且每天睡够。
吃饭有点饱就停嘴,不要撑住了才停嘴。
每隔1小时运动一下,每天运动总时间超过1小时。
再去掉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你就在养生路上超过80%的人了。
重点说下:“静心去烦恼”
静心,就要去掉“贪嗔痴”这三种执着的状态,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修行,也会反映到身体上。
比如你就想追完某个剧,但后天就要考试了,于是你决定通宵看完再学习,然后你确实看完了,但第二天你昏昏欲睡,根本没看进去书。
考试状态当然也受影响,考完你心情不佳,于是决定去吃点烧烤喝点啤酒缓和心情。
结果喝完睡不着,于是又追剧开心一下……
如此多循环几次,身体就垮掉。
这些“贪嗔痴”都会引发坏的习惯,也会带来身体的负面效果。
所以没有要用早晚各半小时来给思想排毒。
不要求做到冥想的程度,但至少是去掉杂念,专注自己内心。
广告一句,顺便可以上我们的吉祥香,11cm短香,单支时长差不多半小时。
不用看表,香没熄灭之前,专心的画个画,写个牢骚短文,评个图啥都行。
但不要用电子设备,更不要把手机放在面前。
就这么两段时间,留来和自己好好相处,回应自己真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