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回答

3岁为什么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营养师唐默
4个点赞 👍

家长陪伴到位,孩子自然就有安全感。三岁之前的亲情陪伴是关键。

由于婴儿对自己身体能力的局限还没有意识,父母或抚育者必须守在他们身边,以便提供安全感和必要的保护。只有这样婴儿才能信赖外部世界,并建立起安全感。

所以,家长务必重视婴儿期的陪伴,切不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

建立安全感,与平时养育方式有关,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孩子内心不再恐慌,久而久之,内心自然就会有安全感。

1、多陪宝宝。

家长用爱全身心倾情陪伴,无论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给宝宝读绘本,还是陪伴宝宝玩玩具和游戏,都要极有耐心,只有自己弃焦虑、持平和,宝宝才能接受到安全信息。

如果宝宝自己专注地看书或玩,就在一边静静地陪着,让宝宝觉得亲人一直站在自己身边。

有足够的爱和陪伴,这样的话,安全感慢慢的就会建立起来了。

2,让孩子参与家庭日常活动,带孩子一起去逛超市、和孩子一起决定买什么、晚饭吃什么等等,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又能让孩子有被需要的感觉,同时也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例如,在宝宝外出时,会不嫌其烦地征求宝宝的意见,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零食?从小事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遇事不惊慌。

3、当妈妈有事外出,千万不能偷偷溜走,而是要如实告知孩子外出原因,以及何时归来。不用说几小时,因为孩子听不懂,但可以告诉孩子“妈妈在你XXX的时候就回来了。”

4、宝宝呼救时,才出手相助

宝宝1岁半以后,宝宝的独立性大大发展,特别希望摆脱大人的限制,自己钻钻爬爬、走走摸摸,好奇心和探索欲比较强烈。这时,父母为宝宝提供安全感,但不要过度保护。也就是说,陪伴但不过分干预。他需要时,大人及时参与;不需要时,大人就在旁边干点自己的事儿。

5、“危险”场面,家长要胆大心细。

不要用恐吓的手段,阻止孩子的探索行为。比如孩子要去爬高高,就吓唬孩子说“不爬,要摔下来的”。这些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恐惧,往往会跟随孩子一生。家长要有预判能力,在没极端风险情况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横冲直撞,大胆探索。

发布于 2023-01-07 11:55・IP 属地美国
似兰斯馨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