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看,真的很讽刺。
一、家暴不是家务事,而且不会只有一次
再说一遍: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如果两人地位、关系不变,家暴男(女)永远不会悔改。
家暴也绝不只是个例或家务事。
在网上搜索“家暴”,报道出来的新闻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不过是家暴悲剧里的冰山一角。
全国妇联的统计数据表示,我国2.7亿个家庭,约30%已婚妇女遭受家暴。
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
而我国受家暴女性,最短也要3年才会报警,最长已遭受40余年;每年15.7万名女性自杀,其中60%是因为家庭暴力导致;而40%的女性杀人案件和家庭暴力有关。

家暴者的理由总是千奇百怪,而期待家暴者改变?更是一场无用功。
2011年,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因为家暴接受专访。
他的美籍妻子Kim,公开自己遭受家暴:体重90公斤的李阳骑坐在妻子背上,揪着她的头发,在地上连续撞了十几下,头部,膝盖,耳朵多处挫伤。
李阳承认:“我当时想不能让她有反抗,如果严重一点,我可能会杀了她。”
主持人问:“那一瞬间是人性的恶?”
李阳说是,但很快,他说:“大男子主义是这个文化给我的,不是我自己要大男子主义。”
多年以后,离婚的李阳没有任何愧悔,依旧在各大平台宣传:“你把老婆打一顿,对孩子有影响吗?没有什么影响。家里打架很正常,都打过嘛,为啥没人报道?你没名气嘛。”
而他的追随者认为,与他的成就相比,这不过是家庭中一点小小的错。
为家暴者找借口都是为虎作伥!家暴,无论轻重都是犯罪,不可宽恕!
二、如果不幸遭遇家暴,应该怎么做?
如果身边人遇到家暴,可以把这些反家暴知识告诉她: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早在16年3月正式实施,全国妇女维权热线:12338,24小时可接通,被家暴者一定要自己勇敢站出来。

其次,积极干预并收集证据。
一旦被家暴,第一时间报警,并索要报警回执;马上去医院验伤,并保留验伤报告。
收集并保留好家暴证据,比如报警记录、邻居证词、施暴者的保证书、身上的伤口证明。
在对家庭暴力的预防或惩戒更为成熟的国家,经验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暴只要第一次发生时干预得当,之后都不再发生。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齐全的证据还能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令在我国已推行多年,但使用率不高,原因在于知道其用途的人不多。
很多受害者不敢离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害怕被家暴者报复。
曾轰动一时的董珊珊家暴案件,董珊珊多次被丈夫家暴,她逃回娘家,也曾报警,但最后还是被丈夫强行带走,暴打致死。
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何已经报警却依旧被家暴致死?
因为家暴与“家庭纠纷”混淆,警察并没有拘留“家庭纠纷”者的权限,很多家暴者的报复,往往发生在报警之后。
有了保护令,一旦发生家暴,将无需再走报警,鉴定,调解的流程,派出所可以直接将施暴者强制带离受害人,由法院罚款拘留。
李阳的妻子Kim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
她的证据收集得很齐全,报警后,她向李阳提出4个要求:
丈夫写下“我打了Kim,这不对,以后我不会再有暴力行为”的字据;
丈夫要看心理医生;
1000元罚款捐给反家暴中心;
丈夫要发微博,公开承认家暴并道歉。
这些在后来庭审时都成为关键证据,而她申请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在李阳多次试图家暴甚至扬言要杀死她的时候,让李阳最后住了手。
两年后,法院终于认定家暴行为成立,准予离婚,Kim获得三个女儿的抚养权,并获得1200万财产分割(之前李阳把财产转移)。
如果身边有人遭遇家暴,请一定鼓励她们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要相信,当家变成地狱,家便不值得;当爱情变成折磨,爱情便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