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儿,老话叫做“经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现代话叫做“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以前觉得老话是思想封建,现在才知道,古人大智慧早就有。
不让你拆一桩婚,明面上是说这是做善事,其实是告诉你,两口子之间的事儿千万别管,因为怎么管你都讨不到好,还可能惹一身骚。
比如我婆婆,典型北京大妈,热心肠加路见不平,年过六十还正义感十足。
她对门有个邻居,儿子、儿媳、孩子和孩子奶奶四口人一起住。
本来没啥交集,就见面点个头打个照面。后来他家养了条狗,我婆婆家也有狗,他家夏天还老开着门,所以我婆婆家一开门,他家狗就往我家跑找我家狗玩,一来二去就熟络了一些,但也不是那么熟。
因为他家狗经常在走廊排泄,也不及时清理,甚至都尿到了我婆婆家门口。我婆婆觉得自己也养狗,又是邻居街坊,就忍了。
这就导致他们家觉得我婆婆是个好说话的人,之后他家儿媳妇就经常找我婆婆诉苦,说她老公不工作,都靠她出去工作和她婆婆出一部分生活费支撑家里开销。但就这样,她婆婆还嫌弃她,天天找茬让他俩离婚。他老公还不向着她,总因为她跟婆婆吵架跟她吵架。她工作一天还得回来做家务balabalabala。
我婆婆一听,同情心立马就泛滥了,还总跟我们念叨。
但当时我觉察出来了不对劲,很简单,这样的老公婆婆都不离婚,这女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好鸟。
所以我旁敲侧击劝我婆婆,少跟那家人接触,也别管人家事儿。
我说一般人遇到这样干啥啥不行的男的,早离婚了,这女的这么多抱怨还没离,就说明俩人是一路人,谁也离不开谁,就是生活不顺心了跟外人抱怨抱怨,完了人家还是两口子。您要真以为她过的多么不好多么可怜帮人家出头,最后也不会落好,所以还是离他们远点吧。
我婆婆满口答应,但一点也没听进去。果然,跟我们念叨完没过两天,这两口子真打起来了,大半夜这女的框框凿我婆婆家门,让她出来评理。
我婆婆就傻呵呵出来了,女的一看有人撑腰了,就一边哭一边跟男的吵,那个婆婆还在旁边煽风点火,让我婆婆评理但一句话不让她说,我婆婆生怕俩人打起来还在中间站着劝。
然后这两口子越吵越来劲,女的开始什么难听说什么,男的一看有外人在场面子挂不住了,作势就要上去打他老婆。
别忘了,我婆婆还在中间站着,这男的一冲上去,我婆婆一个眼疾手快就抓住了男的衣服的后面不让他过去。
还别忘了,我婆婆是个年过六十的老太太,本来身高也不高,哪有一个壮年男子的劲儿大啊!不拽衣服还好,拽上衣服直接把自己给带了个踉跄,还好平时锻炼平衡性不差,但拽衣服的手指甲直接来了个九十度大骨折,咔咔流血。
那男的本来就不是真想打那女的,一看我婆婆手流血了,俩人加他家婆婆都不言声了,跟我婆婆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回家了。
然后就是大半夜凌晨两点,我公公婆婆加一起一百多岁的俩老人打车去医院包扎。那一家子连个人影都没有。
第二天我们得到消息,我老公又生气又心疼,问我婆婆干嘛管人家的破事儿,人家啥事儿没有,还把自己给弄伤了。
我赶紧接上,说幸好拽衣服那一下没摔倒,要不然可就出大事儿了。
我婆婆也说挺后怕的,那男的那么大劲儿,摔一下估计就骨折了。
虽然弄伤了手指,但我婆婆那次也是真的吸取到教训了。
那两口子没过两天又打起来了,这回换男的来敲门,找我婆婆评理。
然而家里除了狗叫,再也没人搭理他们了。
时隔一年,那两口子还没离婚,也还跟孩子奶奶住在一起。
但我婆婆已经不跟他们来往了。
所以,放下助人情结吧,那只是你们的一厢情愿。
如果觉得可能有些人是真的被家暴,被控制所以无法脱身,只能找他人求救,这样置之不理太过于冷漠。
如果你觉得身边有这样的人,也不要人家一求助你就挺身而出,也不要上赶着帮人家解决,因为我们始终是外人,我们不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
万一就是像这个邻居女的就是欠呢?万一人家就是这种相处模式呢?哪怕就像这个女老师,我们觉得就是真的家暴,但她可能自己觉得丢人呢,她就是被这种封建思想封住的人,不仅没主动求助还维护施暴者,你能怎样?
如果看不下去,默默报警就行,他们在家打就报扰民,他们在走廊打就报公共场所斗殴。
反正,两口子的事儿,真轮不到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