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个回答

买房时建议贷款还是全款?

秋生
355个点赞 👍

永远不要全款买房。

要么就别买,买就一定要贷款。

全款买房是对经济学的无知,至少犯了 4 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白捡的便宜不要;

第二,降低了容错率;

第三,和大趋势作对;

第四,放弃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年轻人的第一套房

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勤勤恳恳上班,稀里糊涂买房。

想跌落阶层,没有比这个更快的了。

可年轻人就是容易犯这个错误,刚进社会,心高气傲,过于理想。

买房不着急,等我好好工作,有钱了,买一套好的。

别,你这么想,那就很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

财富的升阶,从来都不是靠加班,而是靠选择。

一步错,就会步步错。

月薪 3000 元,你再怎么拼命,把它提到 6000 元,也不会有任何本质上的变化。

你指望多挣钱凑首付,那纯粹是无知。

永远记住这句话:劳动的回报率不可能赶上资本的回报率。

我有一个朋友,老想着多攒点钱,买套大的。

名校毕业,春风得意,一心扑在工作上,结果完美错过了北京 2016 年的大行情。

当时望京的房价才 3 万元/平方米,他嫌贵,没买,再买的时候就已经 7 万元/平方米了。

大三居的首付,只能买得起小两居了。

他说,要不要再等等看,万一跌了呢?我说,我没事啊,看你。

如果你觉得一居不挤,那你就等。

人生是个十字路口,往左还是往右的一瞬间,命运就已经定了下来。

当年他要是咬咬牙上车了,不管房价从 300 万元涨到 400 万元还是 500 万元,他要还的贷款是不会多一分钱的。

不仅如此,他还可以预留一部分首付,分担未来几年的房贷压力。

稍微等上三五年,他就会发现,房子更值钱了,工资也涨上去了,还贷压力也更小了。

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吗?

什么团队管理、优化流程、拓展市场,统统扔一边。

公司不会陪你一辈子的,你老了,他就换人了。

但是房子会,有多少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向亲戚、朋友都借不到钱,看透了世态炎凉,就是靠那一套房子,撑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时光。

工作的提升是线性的,但人生从来不是线性的。

你能力比我强,不重要,我干吗非在升职加薪上和你拼呢?我在房子上超过你就好了。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做选择。

真正的勤奋,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地往前跑,而是赶紧停下来,瞧一瞧、看一看、想一想,有没有更高阶的方案。

你的跑步技巧再好,在别人买高铁票的那一刻,你就输定了。

不要说我现在买不起,你任何时候都买不起;不要说你现在钱不够,任何时候你的钱都不够。

10 年前的房子是便宜,那是因为参照物是今天。

当年买房的每一个人,都是咬牙上车的。

年轻人第一套房有什么建议?对于刚需,还能有什么建议?赶紧上车。

选房的重点是什么

选房的重点是框架。

楼层采光、小区环境、户型朝向当然重要。

但这些都是细节,它们的价值取决于一个更重要的前提,就是你一定要选对框架。

细节是锦上添花的,是牛排上面的胡椒。

只要选到上好的牛排,经过了上好的烹饪,端上桌之后,撒一点点胡椒,才有价值。

牛排不好,撒再多胡椒也没用。

很多人选房,谨小慎微,事无巨细,其实那些全都是胡椒,真正重要的,是牛排。

有了正确的框架,才能谈正确的细节。

第一,最大的框架就是国家,选房子绝对不能选错国家。

在通用的国民经济统计中,买房是投资,而投资看的是未来,买房意味着你看好这个国家的未来,你相信它的增长潜力。

你看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有这种经济体量的,没有这么快的增速。

而那些经济增速快的,往往又没有这么好的稳定性。

如果你只有一笔钱,打算买一套好的房子,千万不要去海外购房,千万不要考虑欧美,千万不要考虑东南亚。

无论房子看起来有多心动、多漂亮、多面朝大海,永远记得,中国,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是选城市。

你希望未来增长潜力大,你希望辛苦一辈子的钱能够跑赢通货膨胀,那就一定不要碰三、四线的房子,尤其是现在。

之前你买了还没关系,因为那个时候是大、中、小城市都有人口流入,人口红利在持续,城市化进程在持续。

乡镇的要去县城,县城的要去市里,市里的要去省城,所以你闭着眼睛买都不会亏。

但现在不一样了,人口增长越来越慢,城市化率越来越高,交通也越来越发达,大城市虹吸越来越强,这就导致很多三、四线城市被吸走人口,却没有办法补充人口。

因为它们下面的乡镇已经没有什么年轻人了,就算有,人家也更愿意去大城市。

未来,三、四线城市的房子空置率一定会越来越高。

你买了之后,除非自住,否则转手会越来越困难。

可悖论就是,自住的话,为什么不租一个呢?空房这么多,租金还这么便宜。

第三,是选地段。

一定要知道,买房不是买那点钢筋水泥。

钢筋水泥不值钱,位置才值钱,钢筋水泥可以复制,地段没法复制,优质资源没法复制。

买房的核心是买地段,土建成本都很便宜,房子之所以贵,是因为地段贵,因为稀缺的资源贵。

你想要好地段,那房子就破。

你想要新的房子,那地段就差。

钱永远只有一笔,永远是地段和新旧二选一,答案当然是选地段了。

千万不要被外表蒙蔽,永远要记得,世界上最不保值的,就是新。

选对了国家,选对了城市,选对了地段,就选对了框架。

这些,才是选房的重点。

至于细节,有时间,你就精挑细选;没时间,就算闭着眼睛挑,都不会出错。

要不要全款买房

永远不要全款买房。

要么你就别买,买,就一定要贷款。

全款买房是对经济学的无知,这至少犯了 4 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白捡的便宜不要。

那些不贷款的人坚持认为,银行赚了他们的钱。

这就是典型的认知错误,银行借给你钱,它是亏的,再说一遍,银行借给你钱,它是亏的,因为这些利息是跑不过通货膨胀的。

5% 的利息,几乎就是白送,1 元钱一个的大包子,过两年就涨到 1.5 元了,你自己算算涨幅是多少。

从购买力上讲,你借到的越多,银行亏的就越多。

银行借给你钱,从来都不是图你的利息,银行赚钱靠的是利差。

就是哪怕利息很低,哪怕只有 5%,哪怕跑不过通货膨胀,只要银行的成本更低就行,它赚的是这个差价。

银行挣钱是靠相对值,而不是靠绝对值。

银行 2% 的利息收进来,5% 的利息借给你,银行赚 3%,旱涝保收。

这才是关键,不是让你当房奴去给银行打工的。

那些嘲笑房奴的,请仔细想想,20 年前买了房子的人和 20 年来没买房子的人,到底谁应该嘲笑谁?

更进一步地讲,银行为什么能给你这么低的利息呢?因为房子是个优质资产,你只有通过房子,才能拿到这么低的利息。

贷款是一面「照妖镜」,资产好不好,看看贷款利息,看看贷款额度就知道了。

你换一个其他的,要么利息高到你不能接受,要么成数低到你觉得没有必要。

有贷款不去贷,就是有便宜不去捡。

第二,降低了容错率。

你手里有 300 万元,如果全款买一套房子,那就一分钱不剩了。

而如果你首付 100 万元,贷款 200 万元,相当于你保留了 200 万元的流动资金,随时可以调用。

换句话说,贷款给了你一个向下兼容的权利,主动权在你手里,你可以随意支配这 200 万元,资金困难可以周转,遇到问题可以应急。

就算你用不到,也可以提前还款。

可一旦你把它全部放到房子里,就等于锁住了,你要再贷出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容错率就会大大降低。

现金流是生命,你要是真急需用钱,就得把房子给折价卖了,你说你亏不亏?

其实房贷如此便宜,以至于你买个理财、加个房租,几乎都能抵扣利息了,完全轮不到提前还款。

同样都是拿到房本,同样都是你的名字,多留 200 万元在手里,随时想用都可以用,不好吗?

第三,和大趋势作对。

大趋势是什么?是通货膨胀难以避免,是人力的价格、资产的价格都在不停上涨。

你要是做生意的,就感受一下原材料的价格;你要是上班族,那就感受一下菜市场的价格。

都在涨。

但通货膨胀有一个好处,它会减轻负债。

就是你从银行借了 200 万元出来,你到时候是不需要还 200 万元的。

按照折现率算一下,可能只需要还 100 万元,另外 100 万元,是别人帮你买的单,因为他们的购买力缩水了。

很多人盯着数字,说连本带息要好多钱。

那都是错觉,你换成猪肉就好理解了。

1950 年,100 元 =135 斤猪肉;1990 年,100 元 =21 斤猪肉;2020 年,100 元 =3 斤猪肉。

你看,换一个参照系,明明白白。

借 100 斤猪肉出来,30 年之后只还 20 斤,那 80 斤你留着吃,请问是不是好事?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吗?数字本身毫无价值,对应的购买力才有价值。

从时间上来讲,越往后,对贷款的人就越有利。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会稳步上升,你的工资也会稳步上升,这样你的还款压力就会越来越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你一旦全款,就等于把这些优惠全扔了。

平时买个衣服,满 100 减 20 元,算得比谁都清。

但买套房子,几百万元的总价,居然稀里糊涂的,你说图什么呢?

第四,放弃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300 万元当然可以全款买套 100 平方米的房子。

但这是最优解吗?当然不是。

为什么不能让房子更大一点呢?为什么不能买套 170 平方米的房子呢?让客厅大一倍,房间多几个,让老人有自己的卧室,让孩子在客厅有个滑梯,就算你生二胎也不用担心没有保姆间。

为什么要一家老小挤在 100 平方米的房子里呢?

而且一共也就 300 万元。

你首付 200 万元,手里还能剩 100 万元,这 100 万元你可以用来还房贷。

再加上你的收入,至少可以还 10 年。

而 10 年之后,收入本身就已经可以覆盖房贷了,而且房子也已经远不是这个价了。

更进一步,老人在身边的,为什么不能给老人再买一套呢?婆媳住一起,难免有摩擦,小两口想亲热一下都找不到地方。

你给老人买套 80 平方米的房子,老人家方便,小两口也方便,还能避免很多生活问题,干吗非要挤在一起呢?

全款买房,纯粹是无知。

买房子的十个误区

买房子的十个误区,想亏钱,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尤其是最后一个,很少有人意识到。

第一,不要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买房子是投资,不是消费。

再说一遍,买房子是投资,不是消费,租房才是消费。

编辑于 2024-03-11 18:39・IP 属地北京
盐选成长计划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