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

荣耀Magic Vs 折叠屏手机售价 7499 元起,如何评价这一定价策略?

山羊也爱吃草莓
131个点赞 👍

谢邀。

同类最低价,荣耀居然在折叠屏这个品类上玩出了性价比。


折叠屏是大红海里的小蓝海。

去年国内手机出货量已经基本停滞,增长只有1.1%;但折叠屏去年出货900万台,增长309%,踏入风口元年。

今年上半年国内出货量降了21.7%,双十一手机销量降了35%左右,而三季度国内折叠屏销量还涨了114%。

看大环境,手机市场整体萎缩并不奇怪;但大市向下时折叠屏向上,说明确实有用户需求在从传统直板手机向折叠屏转移。

荣耀是国产手机里增长势头最猛的,这片小蓝海肯定会做。

折叠屏能成为下一个小蓝海,因为折叠屏真的有用。

收起来是普通手机的体积,正常携带;打开后是个小平板,观影游戏阅读的体验都比小屏手机更爽。

说白了,看片、手游搓玻璃、读电子书、开视频会议,都需要更大的屏幕可用空间;尤其是又要看片又要手持,成就了iPad mini一代神机。

荣耀Magic Vs这类对开折叠屏,其实就是冲击iPad mini的7.9吋市场。

现在折叠屏在整个手机出货量的占比只有1%左右,正适合下场培养用户。


能把定价下探到7499元,说荣耀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可以开始把折叠屏普及化。

毕竟,折叠屏这玩意本身很难便宜。

一,定位就是高端,因此传统直板手机的核屏摄配置,折叠屏一个也没法省。

像荣耀Magic Vs,搭配骁龙8+gen1和索尼IX800超大底sensor(支持硬件Super HDR)都在意料之中。

单SoC和摄像头模组等标准配置,基本就到了4000元档位;

二,长得不起眼的铰链其实很费钱。

要想让折叠屏耐用,真正的门槛不在柔性屏,而是具有稳定性和宽容角度的铰链。

如果每次的折叠轨迹都有细微差别,几百次叠加后就容易出现明显折痕。

一条高精密铰链的BOM单成本估计在800元左右。这次荣耀Magic Vs用的“鲁班铰链”,使用了航天级高分子材料和一体化铸造,把铰链里原本92个零部件压到4个,通过了40万次的莱茵折叠测试,成本可能过千;

三,柔性屏成本。

这块其实没有外界想象的贵。照京东方之前的财报,一片对开屏的成本大概580元左右。

不过考虑到荣耀Magic Vs的外屏和内屏都是2K的OLED(外屏120Hz内屏90Hz),都支持HDR10+和100%DCI-P3广色域,成本还得加。

特别是外屏抗摔的纳米微晶玻璃和最高1200尼特亮度、内屏降低71%反射率的AR光膜,成本估计能到800元左右。

四,电池和结构空间的优化。

荣耀Magic Vs做到了现有对开折叠屏手机里重量最轻(素皮后壳版,261克)、电池容量最大(5000mAh)。

这种围绕电池的结构优化,新框架和模组的成本估计能过1000元。(毕竟还要有67w快充)

几层成本叠加,首发价下探到7499元,盲猜这块高端机的净利润空间只有7%到8%左右。

考虑到前段时间京东方对荣耀的正式入股,可以认为荣耀Magic Vs是荣耀整合供应链资源、对折叠屏品类的一次冲锋。

三星的Z Fold4,骁龙8+gen1/263克/4400mAh/25w,卖到13999元;小米的MIX Fold2,除了尼特值稍低外(1000)综合素质也不错,但也要8999元。

OPPO Find N是到了7999元,但7.1吋/275克/骁龙888又感觉稍差意思。

在价格下沉的同时做到性能一致甚至更优,荣耀明显是在用荣耀Magic Vs冲折叠屏这条路。


展望一下。

虽然下探到了7499元,但主打的还是高尖精人群。

荣耀Magic Vs的很多大佬功能,例如最高支持500万元的安全转账、视频会议AI降噪、护眼的1920Hz高频PWM调光等,还是小金领和领导们用的多。

这个定价策略,主要是在品类高增长的前夜,圈住有真实需求的用户。

iPhone14+iPad mini可以1万以内拿下,13999元不是真实需求,那是有钱任性;

7499是个分水岭,会有用户开始真正思考“一部折叠屏手机或许真的大于一部手机+一部小平板”,并愿意为便携性买单。

有了种子用户提供的基础规模和反馈,只要荣耀愿意在这个孵化期让利,加上京东方们的联合研发,折叠屏售价有可能进一步下沉。

或许两年后,折叠屏只比同配置直板手机贵20%左右,主力价位下沉到6000元档。

那时,起跑较早的荣耀就真的游到一片小蓝海了。

编辑于 2022-11-23 21:59・IP 属地北京
王子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