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办法总比困难多。
毕竟谁也不是为谁而活,单纯让哪一方牺牲,也有失偏颇。
两年前,一位闺蜜因为这件事,愁了大半年,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她说,她男人体制内工作,早一分钟下班都不行那种。就更不用说,下班后总有推脱不掉的应酬,很多时候都要凌晨才到家。
生了孩子前几年,她身体不好,在外地工作的公婆便主动接了孩子过去。眼见着幼儿园毕业,马上就要回来上小学。
现在的孩子放学早,而且多数学校都要求家长接送,不会放孩子一个人回家。
孩子回来上小学,公婆却不能跟过来,她的父母亲也在外地,帮不上忙。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哪有闲钱请保姆,单独照顾孩子呢。
我当时给她出主意:
反正你都受够了这份工作,不如趁这个事情彻底解决。
自己办一个托育机构,主要负责类似家庭子女上学的接送问题。实在有需要的,你还可以提供场所,以辅导或自习的方式,帮家长们看顾孩子。
我这个想法不是信口胡诌。因为她当时提到,她的亲弟弟刚大学毕业,正好是学前教育专业,还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正在找工作。
我一想,这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吗。
前期投入的钱也不多,如果不够,几个朋友一起凑一凑就行。
她也认真思考了这件事,后来,终是不舍目前在编稳定的岗位,加上自己病情后续还需要不少的请假,其他公司不一定能接受,从而不了了之。
如今她的孩子快上三年级了,生活一切照旧,还越来越好。
在“谁带孩子”、“谁接送孩子”以及作业辅导上,他们是这样操作的:
1、同事知道闺蜜需要接送孩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她“亮绿灯”。就连之前每天加班到八九点的主治,都会适当收敛。
2、因为家庭的情况,他们会事先和学校沟通好,希望尽量帮忙看顾孩子到下班时间。
这一点其实不难。实在不行,给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稍微说一说,比如保洁、保安或食堂人员,可以适当表示一些诚意。
3、碰到实在要加班,走不开的情况,他们中会有一方向公司请一两个小时假,将孩子接送到亲戚或邻居家里代为看顾,再继续回去加班。
4、他们的休息日不是同一天,男的在周末,女的只能休工作日。一方休息的时候,会主动去接孩子,再带着孩子去接对方。
5、极为特殊的情况,他们需要呼叫“外援”。
有时是朋友,有时是同学家长,有时是同事,也有时候是同样家里一堆事的亲戚。
说这么多,就想突出一件事:
婚后必然有各种事情,等着两个人处理。时而会乱成一团,让人感觉理不出头绪,怎么都找不到解决的方法。
实际上呢,当这些事扑面而来,会让两个人更紧密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朝一个方向使劲儿。
当不能用花钱的方式解决问题,就要通过双方更高效地安排,穿插接力去解决。
有点像“打补丁”,作为家庭共同分担的成员,各自都要有随时需要、随时补上的认知。
实在帮不上忙的时期,也要在其他方面进行补足,以宽慰对方的付出。
在“带孩子”这件事上,我比较反对一个观点:
能者多劳。
夫妻之间,不是智商更高的一方,就应该多出力,承担孩子大部分的教养责任。美其名曰,将其教养成才。
也不是时间更宽裕、挣钱更少的一方,就理所应当地承包所有。
一个家庭,相较于理性,更应该带给孩子感性的氛围与温暖。理性的大部分责任,应该归于学校。
因此,在挑选谁应该“带孩子”的时候,没必要侧重于“有优势”的一方。
更重要的,是让他感受到温和有爱的家庭环境,让他养成有温度、有热爱、有坚持的性情。

如此,就算让他感受到父母亲的辛苦、家庭的清贫又怎样呢?
对他而言,比起更好的照顾,和优越的成长环境,这不见得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