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22年初的涨价不同的是,比亚迪本次涨价堪称王者特权。
一、涨价本身。
2023新能源补贴取消看来基本确定了,即使后来仍然免购置税,政策驱动也力度也是进一步削弱的状态。
因此,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将迎来一波成本上涨,要么自己舍弃些利润吞下,要么转嫁给消费者。
如果决定转嫁给消费者,理论上最好早点官宣,可以用“马上涨价了现在买还来得及”的话术,促进涨价落地前抓紧多卖些销量出来,结合年末激励进一步冲量(图一)。

但是,并非所有玩家都有资格涨价,2022年初因补贴退坡和材料涨价的历史告诉我们:强势的才敢涨,弱势的不行。
2021年末视角来说,中国新能源车市仍然算三强格局——五菱占领低价纯电市场,比亚迪DMi占领中等价位插混市场,特斯拉占领高价纯电市场,至于比亚迪纯电、蔚小理等距离它们还有些差距。
于是2022年初的涨价节奏是:特斯拉先试探性涨价,然后特斯拉精打细算拆开性能、长续、标续分开涨价试图多吸引消费者去买标续,然后比亚迪涨价,然后小鹏拆分车型错峰涨价吸引特斯拉消费者买P7,欧拉只能停售低价车黑猫……
说白了要有大哥带头涨,后排中小玩家才敢跟进(还得小心翼翼的跟进),要不然只有被大哥进一步抢市场的份。
二、为什么是王者特权。
显然2022年底这波涨价第一枪是比亚迪开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斯拉前不久才出了送保险→加长坐垫→降价→补贴尾款的降价连招,有传言还说以价换量效果有限,12月有可能继续促销,毫无疑问特斯拉2022年底这次完全不敢先导涨价。
把两次降价前代表月份的品牌销量结构拉出来就明显了:比亚迪在大半年时间里,迅速拉大了跟后排新能源玩家的差距——不单单是插混在抢夺燃油车路上走强,纯电车也借助广阔的中等价位市场迅速做大(图二)。

高价市场,特斯拉在品牌光环淡化之际,既需凭性价比接着跟蔚来等高端新势力对抗,又需凭品牌光环迎战海豹等稍低价格段新对手的进攻,特斯拉逐步掉出头部显得非常乏力,比亚迪这块的产品不算多,涨了就涨了无伤大雅。
低价市场,五菱迎来了长安lumin、奇瑞QQ冰淇淋等一堆后进者围攻,也在逐步掉出头部,比亚迪这块暂时空白,不用在意。
反观中等价位市场,比亚迪海豚和元plus和秦plusEV等主力在此,埃安在快速跟进,但市场尚处于刚开拓的蓝海状态,与比亚迪构成的竞争不是很大,欧拉涨价后的新产品市场表现糟糕,比亚迪完全不用担心涨价后丢市场(即使丢了,也有DMi继续从侧翼保护销量)。
所以,这次是新能源带头人彻底变了的信号,特斯拉敢跟着涨也好,不敢也罢,都改变不了其唯一科技光环消散带来的被动竞争格局在恶化,不排除后续从头部掉落到腰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