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母乳喂养是第一准则,接下来我们从以下3点逐一阐述:
- 母乳喂养的优点
- 母乳减少的原因
- 如何有效追奶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
我们首先看看配方奶跟母乳的区别:

看出区别了吗?
配方奶中在显微镜下可是没有任何细胞存在哦,但是母乳中这些白细胞和脂肪球可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非常有帮助的呢!
迄今为止,母乳已经检测出至少含有400多种营养物质,配方奶只有50种左右。
有了这些营养物质,母乳喂养的宝宝超重和肥胖几率更低。
母乳的可贵就在于它确实含有数以千计不同对孩子有益的成分,这些成分能帮助孩子建立免疫系统和促进智商发育,而这些是再好的配方奶粉都做不到的。
那母乳喂养最好可以多久呢?让我们看看权威的回答: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在婴儿生命最初的6个月应进行纯母乳喂养;在6月龄时添加有足够营养和安全的补充(固体)食品,并继续母乳喂养至两岁或两岁以上。
中国营养学会:最少坚持完全纯母乳喂养6个月,从6个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同时,应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最好能到2岁。
原中国卫生部: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然后在引入固体食物的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1岁,如果妈妈和婴儿都期望的话,建议母乳喂养至更久。
所以,只要妈妈自己愿意,宝宝也爱吃母乳,就不要刻意早断奶。
二、母乳减少的原因
- 情绪、饮食影响
- 休息睡眠不足、身体疲惫
- 吃奶刺激的频率低、衔乳姿势不正确
- 乳腺管堵塞、急性乳腺炎
- 月经来潮
- 怀孕
- ……
三、如何有效追奶
1.找到「回奶」原因,再进行追奶计划
根据泌乳原理,乳房排得越空,乳汁分泌就越多。追奶就是需要保证频繁的乳汁移出,通过婴儿有效吸吮、手挤奶或吸奶器等多种方式,达到刺激泌乳的目的。
宝宝含乳困难、衔乳姿势不当,都会造成无效吸吮,导致乳头得不到有效的刺激,降低泌乳效率。这种情况,需要积极调整宝宝的衔乳、纠正不准确的哺乳姿势,再实施追奶。
正确的衔乳姿势(如图)

我们需要参考母乳减少的原因,一一排查,才能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追奶计划。
2.充足的水分摄入
如果妈妈在哺乳中经常感到口干舌燥、皮肤脸颊干燥、小便量少且颜色偏黄等,就说明水分摄入不足,需要及时补水了。
但过度补水(喝汤)也不可取,体内水分过剩反而会抑制泌乳。
所以说,喝水适量就行,妈妈可以在喂奶前后适当补水,具体补水量以妈妈自己不觉得口渴为参照。
3.增加泌乳的辅助行为
热敷
哺乳前温热毛巾热敷乳房,以加速血液循环及神经传导敏感性。
按摩
沿脊柱两侧,在背部做上下按摩,结合宝宝的吸吮刺激,也会促进泌乳素的分泌。
放松
放松的时候副交感神经兴奋,有利于促进乳汁分泌。深呼吸、听音乐、冥想,想一想和宝宝在一起的每一个开心的瞬间,还可以看看手机里宝宝的照片、视频,闻一闻宝宝奶香味的手帕,加入视觉、听觉、嗅觉的刺激,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妈妈放松下来,而且尤其适合母婴分离情况下追奶的妈妈。
4.注重宝宝的体验,重视亲密关系
如果宝宝在吃奶的时候,总是感觉到妈妈抱的不舒服,自己已经费了半天的劲儿,却怎么什么都吃不到,或者出现一吃奶就被妈妈呛到的情况。
如果宝宝总是碰到类似这样的失败或者不舒服的感受,那么他的体验感就会变成是一种挫折,这种不适的感觉,往往就会给宝宝带来沮丧。
如果在宝宝已经总是感觉到沮丧的情况下,他还是在不停的被强迫去接受去学习,宝宝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反抗。

不论宝宝月龄大小,是否能顺利吸吮妈妈乳房,母婴之间的亲密关系,永远是摆在第一位。
建议妈妈多些耐心,多创造机会,通过肌肤接触、亲子游戏、同床共眠等方式,让宝宝靠近妈妈的怀抱,进而接纳妈妈的乳房。
当然,如果追奶失败,请不要气馁和自责,6个月宝宝已经添加辅食,我们可以让宝宝从中获取营养,同时,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通过喂养奶粉来帮助宝宝顺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