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某位评论员发视频说,昨天裁判吹掉3个阿根廷的越位进球,属实有点过于严格。毕竟话题性也是足球的一部分,而且严重影响比赛的节奏和球迷的观赛的连贯性。
因为赛前预测阿根廷会战胜沙特,所以我赛后遭到一些球迷的群嘲。其实这也没啥,毕竟沙特昨天能拿下阿根廷,属实太过意外,测准了才邪门。
我和朋友也从足球角度聊了下沙特能赢的一个关键点:
如果但凡3个越位进球阿根廷抓住了一个,可能沙特那股气也就泄了。沙特的好运也体现在下半场一开始就风云突变,他们瞬间反超阿根廷,也顺势由逼抢压上战术,切换为更为省力的收缩防守。
沙特的时间节点把握的一丝一厘都不差,但凡那两个机会没结果,随着体能的下降和阿根廷进攻后手的投入及个人能力,沙特都很难爆冷。
所以昨天那场比赛的中场我就和朋友说,沙特上半场这种踢法,不是惨案就是爆冷(小负也算)。
可尽管如此,我依然赞成用高科技手段去捕捉那些毫米级越位,去纠正过去无法纠正的误判。
主要是这几个理由:
1.竞技体育的初衷就是公平公正
无论是球员还是球迷,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同时,也希望拥有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虽然误判会制造话题性,有些如“上帝之手”这样的,还会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
但我们不能因为误判的吸睛效果,而否认其错误的本质。
足球场上的误判,尤其是在世界杯这种万众瞩目的比赛中出现误判,除了让受益方及其球迷高兴,受害方及其球迷,以及所有中立看客都会扼腕叹息。
本着公平就是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原则,避免更多的误判显然是人心所向的必然结果。更何况误判本身就是错误,纠正错误,避免错误,不也是竞技体育题中应有之举么?
八九十年代的错误留在过去就好,如今明明有了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我们为什么还要逆势而动,重蹈覆辙?

2.竞赛环境的公平会让大家更专注于比赛本身
足球场上瞬息万变,指望几个裁判用肉眼在电光火石的瞬间做出正确判断,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这就导致很多该惩罚的没被罚(如10年世界杯的德容、14年世界杯的苏亚雷斯),不该被罚的受冤屈(如10年世界杯的卡卡和门线冤案的主角兰帕德)。
而一个误判,毁掉的不仅只是一支球队的成绩,甚至还有一个或一代球员的职业生涯。
另外,一些地方的球员和教练执着于打各种擦边球,玩弄小伎俩,用很多非足球的手段去获利。尤其是一些南美和西亚地方的从业者们,过去深谙此道。
这些东西大行其道,损失的只会是足球的信誉,消耗的是足球的公信力。虽可能一时得逞,保不齐还成为“佳话”,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同时,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竞赛环境,对净化球迷舆论也是利大于弊的。
如果能早点应用VAR等技术,我们是不是就能规避掉很多“皇马欧冠靠越位”、“巴萨欧冠靠裁判”这样的口水仗呢?球迷们是不是也能提高自身看球素质,专注于讨论比赛本身的内容呢?
3.判罚技术的进步会鼓励更多弱队去以小博大,提升观赏性
无论在联赛、欧冠还是世界杯中,金字塔尖的球队永远是少数,更多球队还是属于中下游水平。而强队天然就在进攻端有优势,创造出来的机会也会更多,破门的概率也会更大,同时在越位受益这点上的几率也会更多。
如果判罚技术越来越精确,客观上维护了更多中下游球队的利益,增加了比赛的悬念感和公平性。与此同时,也会鼓励更多实力偏弱一方的教练去使用更加积极的战术,而不是用消极的摆大巴折磨大众眼睛,让球迷们看得味同嚼蜡,昏昏欲睡。
比如昨天爆冷的沙特,他们面对强敌阿根廷时并不是一味死守,而是防线整体前提,使用高位压迫,积极上抢,防守时造越位的战术去主动出击。试想如果不是劳塔罗和梅西在上半场的3次越位进球被及时纠正,过早被拉开比分的沙特,还能有心气坚决实施主帅的意志么?
一场被误判毁掉的经典之战,难道就不是世界杯的悲剧么?
这里也感慨一下,幸亏游走于越位线上的因扎吉没有生在这个时代,否则他的很多进球。。。
所谓生逢其时,不过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