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老百姓喜极而泣
国际城南业主沉默不语
主城还是那个主城,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言归正传,在建的成都地铁第四期地铁规划总里程为176.65公里,而第五期官宣的规划是199.8公里,所以是有可能全批的。
如果按原计划全部落地,那么成华区将是最大赢家,10条地铁中有9,10,12,20,23号线共5条都经过成华区,在第三期和第四期地铁规划被忽视的成华区终于等来了春天。


可以看出到2025年,地铁线路网最强壮的区域是南门和西南门,而最薄弱的区域就是东门和东北门。所以第五期规划(2024-2029)的线路就是要补足主城短板区域完全在情理之中,其中青龙场和十陵的业主表示: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这次第五期地铁规划也很好的呼应了之前的“回归主城,拒绝铺大饼发展”的政策方向,看来这届市政府是真的要开始做优做强主城了。
而之前被给予高期望的天新只新增16号线一条线,线网密度在2030年之前也就和双流差不多,离独立成网的目标看起来越发遥远。在政策下滑的预期下,成为离高新最近的睡城可能是天新最终的定位,但是这需要一轮残酷的房价洗牌。

地铁经过市省国务院层层批复,考核要点之一是人流,而天新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天新总人口86万,为近郊最后一位,且分布极其不平衡,80%以上的人住在牧华路以北,也就是最靠近高新的几个板块,一个华阳街道就挤了44万人,为成都街道人口数之最。天府五街到牧华路距离为五公里,而牧华路到兴隆湖直线距离是十公里,牧华路以北的地铁站点人满为患,牧华路以南的站点却几乎没人坐。这边的所谓“富人区”空置率高不说,出行居民也依赖开车,稀稀拉拉的几个小区全是大户型,租也租不掉。这边既没有服务业,也没有制造业,只有房地产业,人烟稀少,所以第五期地铁仅有一条16号线毫不意外。天新本来的发展路径应该是靠低房价吸引人过来,居住的人多了后面再想发展服务业,有了基础的服务业再搞高端产业吸引高端人才,这是可行的。天新一开始修的也是刚需房,比如南湖海昌路等等都是刚需房,卖的也很便宜,五六千七八千,比主城便宜,所以这些地方还是有人气的,因为买的便宜,不管是自己住还是租出去也可以便宜点出租,打工族租不起高新可以租的起海昌路,只要有人住,就会产生消费,人够多再搞商业服务业,搞自己的产业园都是有戏的。但是现在天新的路子应该是走偏了,人口没有吸到足够的时候,就全部一股脑搞高端地产炒房去了,所以再也聚不起人气了,天新边缘区域的海昌路聚起来的人气等于说是给天府三街新川科技园做了嫁衣。
产业没有起来,就没有人去那边上班,房价高户型大租金高,也没有刚需去那边买房租房,没有人住就不会有开发商修商业因为赚不到钱,没有商业等配套,只有公园,投资客炒房客自己都住不下去,房子全部空起,如果真的清心寡欲不要城市的商业繁华大家怎么都不去住保利198绕城内环境嘎嘎好房价才一万。
紧接着的问题出现了,炒房客把新房炒高但是他空起不住也租不掉,刚需族买不进住不进天新核心区,想给中央商务区和兴隆湖的公司当燃料都没资格,各大公司一看天新核心区人烟都没有开分公司也不开了还不如开到新川三街五街劳动力全在海昌路呀,这就导致天新更加没人,商业活动更加凋零,天新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没人住,也没有工作机会,兴隆湖成了打卡景点,天新就这么尬着。不知道五年后的第六期规划天新又能争取到新增几条地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