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个回答

教育孩子讲大道理有用吗?

森美
6个点赞 👍

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信孔子了,难道中国因此就躲过那丧权辱国的一百年了么?

那些书翻开哪句话不是大道理?

中国人是靠着这些大道理把八国联军和日本鬼子劝走的么?

改革开放靠的是大道理才能在四十年里突飞猛进的么?

别扯了,大道理除了暴露你自己不学无术、孤陋寡闻以外最大的效果就是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感。

以至于日后到了青春期他会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

别拿那些堂而皇之的理由来搪塞自己智商和教育的无能,孩子们接受、学习新信息的能力很高,他们不当面驳斥你无非就是因为你是个大人。

他们清楚的很,自己能力不足、经验不足的时候不会去轻易得罪你,但等到有一天他们翅膀硬了能自己翱翔了你再试试!?

我从未见过哪个足够优秀的人是靠着自己家里的家长无休无止的大道理才变的出色的,我也从没见过哪个满肚子大道理的人能混个人样子出来的。

甚至那些长大后足够优秀的人小时候是被允许“顽皮”的,这放在绝大多数所谓的那些爱说大道理的家长身上简直不可想象。

我的一位朋友Z,他身上有一个优点很是吸引我。

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你跟他在一起都不会感觉到压抑。

为什么这么说?

是因为他对于我来说就是个标准的富二代,但他从未因为说他家境好、有钱所以会让我跟他在一起时感觉到有任何压力。

而且不光如此,当有时候身份和社会地位各异的人的在一起的时候,当里面同时出现有钱的、没钱的、当官的、普通百姓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

他有一种把这些人的地位带到同一平面还不让彼此觉得掉价或者尴尬的本领,我特别佩服他这一点。

我还有一位朋友L,他身上同样有一个优点吸引着我。

他是个标准的官二代,但你从他身上看不到刻板印象里官二代的那种跋扈。

如果你足够聪敏,就算跟他坐在一起什么都不干只是聊天聊一天你都会觉得很开心。

因为他非常会聊天,我在认识他之前从未觉得会聊天是一个多了不起的本领。

但我在遇到他之后,却常常因为遇不到如此机敏的人跟我聊天而闷闷不乐。

他就像一个优秀的捧哏,在我喋喋不休的时候总是能恰如其分的塞进来一句话,让我顺着一直聊下去。

我那时跟他在一起聊天,真的一聊就是一天。

他总是明白什么时候该垫话、什么时候该翻包袱,聊天不是说相声,不用提前对词。

但任何时候跟他聊天,都像是提前对好了词一样,总是能勾的我口若悬河。

我甚至曾对他说过:如果哪天我要去说相声,这天底下我只要一个捧哏,那就是你。

这是什么?

这是家教、这是能力,这是多少大道理都教不出来的东西。

我尝试着观察过我这两位朋友的家庭,我发现他们的父母从来不去强调“你不能怎样做”,而是永远在教给他们“你可以选择怎样做”。

他们的三观和面对一些事物或人时选择的做法以及尺度的拿捏也令我钦佩,那种拿捏的准确是你读一百万本《论语》或者讲一车皮大道理都学不到的,那需要父母长期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循善诱。

那是一种优秀的家风,吹在别人身上就如一缕和煦的春风。

而我也见过无数的孩子,在家里父母好话坏话说了一筐,道理讲得声带都能磨出茧子。

自己还能正着默写、倒着默写,肚子里背的滚瓜烂熟,连放屁都能带出两句来。

但一出门就抓瞎了。

这是绝大多数孩子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的状态,因为爹妈根本没有教他们那个尺度在哪里,大概率可能爹妈也不懂。

所以他们从小能接受的就是一筐一筐的大道理、一车一车的好话,等到了自己长大了再把这些原封不动的传给下一代。

没有任何的经验总结,他们不会总结、不想总结、也没有能力去总结。

就只是觉得这些话一定是有用的,他他妈哪儿知道有什么用,问多了就强人所难了。

他们说出那些话来他们自己都不信,但他们依旧愿意坚定不移的把它教给下一代,指望着下一代能靠着这些不明就里的话完成阶级飞跃。

现在网上很流行的一个新创成语“不明觉厉”,就是很准确的在描述这种状态。

但你去看看除了那些玩梗的,有很多人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心态真的是觉得“无所谓”。

这是大道理能纠正过来的么?

纠正不过来。

所以我觉得你首要应该做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自己。

你要做的不是告诉孩子多少金玉良言、肺腑之思,而是自己沉下心来安静读书、好好学习——毕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地方我用加粗讲一句大道理来教育教育你,你仔细思考思考即使这句话没有问题,你会不会按照我说的去做。

然后,你再想想“大道理”是一件多扯淡的事儿。

另外,我需要提醒你一句:别让自己的刚愎自用毁了自己的孩子。

就说这么多吧!

发布于 2022-11-22 03:14・IP 属地甘肃
李愚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