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父母都喜欢苦口婆心地给孩子灌输各种大道理。尤其是当孩子犯错时,很多父母会用一些大话、空话和套话等大道理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教育,很少针对孩子的错误就事论事。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只会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非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触心理。
对于已经升人初中的孩子来说,其实很多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而已。因此、父母在对待初中生孩子时要就事论事,少讲大道理。教育孩子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父母对孩子讲一些为人处世和判断是非的道理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父母在向孩子讲道理时要注重方法技巧,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为什么说跟孩子“讲道理”,是蕞无用的教育?
哈佛大学研究后解释了原因:
“孩子听不进道理,原因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不符合大脑发展规律。”
也就是说,对于大脑尚未发展完善的低龄孩子来说,我们讲的道理,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听懂。 而且,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不“讲道理”,怎么教育孩子?
①用体验代替讲道理
有位男孩痴迷于游戏,爸爸跟他讲道理,他不听。
然后,爸爸做了一个决定:带着儿子去逛逛凌晨4点的菜市场,看看那些想睡却没法睡的菜农;看看成年人的世界的残酷和艰辛;再想想父母的付出。
结果,男孩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好好学习。
②用以退为进代替硬碰硬
邓亚萍的儿子有段时间也非常痴迷游戏。邓亚萍没有责备他,而是温和地告诉他:
“你如果真的喜欢打游戏,你可以去走电竞这条路。”
之后,邓亚萍专门带着儿子考察了电竞俱乐部、让儿子看看他们是怎么训练的。结果 儿子一听到电竞一天要训练12个小时立马放弃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和孩子对抗只会失败,你永远打不赢孩子,更无法通过对抗培养其合作精神。”
要想要让孩子愿意与我们合作,“以退为进”是蕞好的办法。
③用幽默代替严厉的说教国外有一段特别火的视频。
14岁的女儿想穿超短裤去学校,爸爸为了阻止女儿,特地穿了一条超短裤演示给女儿看:
“你现在要是穿它去上学,我就每天穿着这裤衩接你放学。”
爸爸滑稽的样子,让女儿笑歪了,同时也完美地化解了一场父女间的冲突。
只有当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说教,给予孩子尊重和认同,孩子才能获得自信,变得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