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个回答

教育孩子讲大道理有用吗?

森美
181个点赞 👍

前天我写了一个话题:

结合题主的描述,就是,她小孩在公交车上被两个阿姨要求让座,孩子没让,结果被辱骂了一路,这事儿听起来就挺让人难受的,我写完,在和孩子一起走路的时候就给孩子讲了这个问题。

我当时在文中写的核心是让孩子保护自己,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学会求助。

给孩子讲的本意也是,希望孩子能学会求助。

没想到我才描述完,孩子的回应就是:不要理他们啊,留下证据,找人求助啊。

能把我的答案想完,我属实有点惊讶。

可能基于平时的教育,孩子已经很习惯我们这样的沟通和思考方式了,所以她能立即给出这样的回应。

而再前段时间,我也分析了一篇挺升血压的问题描述。

想到让娃品品真的有人有非常离谱的想法,我基本全文复述了一遍讲给孩子听,有一段是这样的:

大意就是婆婆牙疼躺床上,媳妇关心要不要买吃的、吃止疼药或者带去医院看看,婆婆不理人,媳妇就没办法,管自己小孩去了,结果回头婆婆给自己儿子告状说,儿媳妇不关心她,放她一个人在床上躺着。

我当时眉飞色舞讲了整个故事,孩子在一旁附和,表示基本认同我的判断,和我一起痛斥离谱渣男,过了好一阵才弱弱又小心地说:我觉得这个女生是很可怜,但是,她的行为是有漏洞的,如果她能再注意一点细节就好了。

彼时正沉浸于吐沫横飞对渣男控诉中的我,完全没料到还有这一手,就问娃怎么讲。

孩子说:我觉得她还是缺一点细心,她都去问了要不要吃的、要不要去医院、要不要止痛药,那她应该去把吃的和药都买来,放到婆婆面前,留下证据,婆婆就没办法在儿子面前说她不关心自己了啊。

说完还不忘找补一句:我是认为她很可怜的,要是能再做完这件事,留下证据就更完美了。

妈呀,谢谢,宅斗高手,我完全没往这个方向想过。

孩子这些想法是来自于我的教育和道理吗?

我觉得是。

毕竟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性情也大不相同,一家孩子有一家的模样,也许在某次讲道理的过程中,我把“证据”和“自保”联系在了一起,孩子充分理解并学习到了,所以产生了后面的想法。

但细想,我也很少直白铺叙“做人该如何”这种话题,而是给孩子讲对我产生影响的事情,开展一些有意思的讨论,哪怕对白雪公主、小美人鱼也不放过。

譬如白雪公主,

  • 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相信陌生人?
  • 她吃了毒苹果,为什么没真的死去?
  • 她吃的像不像是毒品?——毕竟大梦一场还能被救活。
  • 如果有人要诱惑你吃听起来很好的东西,但你明确知道不该吃该怎么办?

譬如小美人鱼,

  • 为什么小美人鱼最终失去了生命?
  • 小美人鱼的永生和人类的有限生命,究竟哪种更珍贵?
  • 为什么她没有获得王子的喜爱?
  • 她真正的底气来源是哪里?
  • 如果不去追求王子,她的良配可能是谁?
  • 假如陷入听不懂也说不出的境地该怎么办?

这些讨论其实也是在讲道理,差别在于,是孩子透过故事去理解道理,而非我主动去给孩子单方面输出。

于是,孩子至少明白了“天涯何处无芳草”的道理,经常说:“为什么非他不可呢?这世界没人了吗?”



慎给孩子讲大道理吧。

成年人的话里,有很多都是带情绪的,自己说多以后,难免会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我朋友一家人,父母都非常好,而且超级爱他们的孩子,有一次我听到,爸爸抱着女儿说:“我们要对别人好,在别人面前别发脾气,尽量别惹事儿,不要得罪人。”

我一听就觉得这说法非常有问题。

这说法就是简单粗暴,教完孩子好管教,然而,讨好型人格就这么来的。

我朋友一家都是非常好的人,有时候被欺负也不吭气,默默承受的那种,这样的三观没经过打磨,自己也没去思考正反面,就直接去给孩子说,孩子就和父母一样,特别内耗。

现实中,社会也喜欢有反骨的人,只要不是和自己对着干的,反骨人士通常也有吸引力,反骨的格局大一点,反骨为了世界更好,社会就这样进步了啊。

再者,社会关系不怕得罪,大家都是求利,能共赢更好,共赢不了那就今天多明天少,关系并不靠情绪和道德维系,而是靠价值

这种主题直接讲很难,放在故事里讲就好很多,譬如三国、西游哪怕是红楼梦都在讲这些道理,想讲也可以一起读书啊。

所以,道理还是要讲,但看怎么讲,没头没脑讲条例肯定不行,结合案例可能更靠谱,孩子听完故事,也就能慢慢去领悟了。

有时候不是讲一个两个故事孩子就能记住,想强调的事情多讲点,孩子才能体悟更深。



教育就是慢慢试错啊,我们没有满分试卷,但好在总有机会改进呢。

编辑于 2022-11-22 12:06・IP 属地云南
穆晨王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