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当一个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会更爱她的。
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彻底”?我个人认为,“彻底”就是换位思考,对其深入全方位的了解。不爱了就别彻底,“彻底”了才是灵魂伴侣。无论男女,都没有最好的或者最坏的,就看你能否接受包容她最坏的一面。也就是既然您爱他(她),就要去接受他(她)的全部,所以,成然双方到达了彼此的信任程度,早就深入的了解了,了解了就该懂得如何去相爱,相爱了就会牵挂,牵挂了就会暗誓:“非他(她)不要”。否则,那除非对方不爱你了才会去“天要下雨,娘要改嫁”,才会证明真正的不爱您了。
其次,既然不彻底,就没必要在她身上浪费时间。这是因为:宁愿高质量的独处,也不要低质量的迁就。也就是说,爱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宁可独守我爱的“灵魂”,也不会去被辱其身。因为“灵魂伴侶”就包含着您生命中时刻需要和满足的一切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他才是您灵魂深处最好的!老舍的情人和妻子都没另嫁就是这种心态,宁可坚守自己的底线延年益寿,也要信守若言依靠“灵魂伴侣”折服自己。
因此,之所以张爱玲所谓的“不爱”,是因为自己过高地要求爱情,对方满足不了您想要的才逼他不爱。因为她是作家,就是要去找一个“作家”才合她的口胃。而我恰恰相反?因为岁月不饶人,年龄已经进入更年期成熟期稳定期,爱情只是生命中的一部份,对未来是以“家”为中心,所以有家就有爱,有爱就有家;对未来的人生规划是:适合自己而且容易接受的职业谋生——与其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不如去接受一个视你如命的。
價平凹前辈宁可“再哭三毛”,也要去接受一个爱他小说的护士;老舍宁可跳水投河,也不去选择那个志同道合的“民国才女”。爱情的经验和人生的阅历告诉了我:钱钟书和杨绛才是真正的“志同道合”。杨绛为了钱钟书的《围城》,宁可坚守爱情担当家庭主妇顺他如羊爱他胜命。当我们详细了解杨绛前辈的《我们仨》的时候,才知道杨老的文学奇才不亚于钱老,不得不佩服为了爱情而宁愿牺牲自己,把最好的黄金时间让给对方。
由此可知,所谓的志同道合,最适合青春时期的“共同的职业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的追求目标。也就是说,既然年轻时候已经错过了志同道合,今天的我们就不要再去“志同道合”了,否则会“合”得更苦更累!
因此,不是得到了才是真爱,而是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才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