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点同情你“快抑郁了”这个精神状态。
因为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孩子太小又不懂你,
而此时,你周围又没有朋友交流;有情绪又不能及时宣泄疏解;还不能时常出去逛街吃美食。所以就快抑郁了。
但是,以我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看你的“快抑郁了”这个状态觉得挺奇怪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那么的日新月异,每天他她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进步,每天都会给养育他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货,而我们大人也会因为他的进步而感到高兴而且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孩子身上这些让人惊喜的成长变化吗?
或者说你对他身上的这些变化就视而不见视若无睹吗?
他每天用他那独一无二的童言童语跟你交流难道你就听而不闻吗?
对不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语气很不好。但是我真为你带孩子带到快抑郁感到着急和心痛,心痛的原因如下:
一方面,从心理学上讲,无论多小的孩子,他都是有思想和思维的,他的哭闹和牙牙学语都是在跟他的妈妈或者他的养育人交流,所以我们不能对他的言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总是不回应他的表达,就会让他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也没有价值感。渐渐地他会觉得自己不好不配得到妈妈或者养育人的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长大以后,他会有自卑感,或者他的自尊水平会很低,或者会导致他严重的不自信。这样会给他带来一些社交障碍。
另一方面,父母的语言是孩子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它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一套价值几百万上千万的学区房。l
在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妈妈应该帮他说出他的想法,进而引导他探索周围的世界。
还有应该尽量对他们说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语言,这样既帮助发育他们的大脑,也在帮助丰富他们的语言,长大以后不光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强,他们的思维逻辑还比较缜密。长大以后因为善于表达,善于沟通交流,他就会善于交际,所以他的自信心就增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想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关键做法就是看他的父母愿意不愿意跟他多说话说好话。
著名的中医大师倪海厦先生还说过这样的话:假如你的孩子上学成绩不好,你让他背国学经典----《弟子规》、《黄帝内经》、《诗经》、《道德经》等等,背着背着你孩子的智慧就开了。
那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除了给他们读绘本外,还可以跟他们一起读读中国的经典呀。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武亦姝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鉴于以上的说法,带孩子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就不应该有任何抑郁倾向,假如真的“快要抑郁了”,那就赶紧照着这些建议去做,估计你大概率就不会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