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特斯拉入华 10 年,为何频频引发争议?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大熊猫
210个点赞 👍

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面临的形势跟中国手机厂商面临的形势是截然不同的 ——

特斯拉一直是一个卖不出去多少货的厂商。

特斯拉品牌很响,营销和人设都很给力。

但是特斯拉的问题一直很严重。


经常有人说特斯拉就是汽车圈的苹果。固然,iPhone本身的品质和特斯拉汽车一样,都不咋地,但是人家苹果铺货快,早早地占领了高端市场份额,占领了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特斯拉呢,缺货了十几年,到上个季度的生产交付能力只有36万、34万。是全球总和哦。神奇吧,这么多年名声这么响的品牌,一个月全球产销量只有十一二万。

就这么一个B级车厂,特斯拉在2022年的中国车市交付增长了53%,取得历史最好交付成绩之后,前十个月销量终于达到了33.5万,平均每月3.35万。十月份交货17200。

我就提供两个数字作为参考:2021全球汽车销量8160万辆,中国车市乘用车销量2627万辆。

而且,特斯拉卖的少,可不是因为它像劳斯莱斯一样是档次多么高大上的品牌。它在中国市场因为拿不到订单,接连降价,现在实际起步价只有25万。

无论在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特斯拉都是一个很次要的品牌。

特斯拉把自己的产品包装得再先进再高端,交不出货,到不了消费者手里,有个屁用啊。汽车品牌终究需要产品来承载。

交货能力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产品本身品质的重要性。

再牛逼的营销,也取代不了能交付到消费者手里的产品。铺不开货,不仅损失了销量营收利润,还损失了市场认知和品牌。

劳斯莱斯宾利迈巴赫可以玩饥饿营销,玩紧缺,玩逼格。特斯拉一个25万起步的牌子,交不出车就是找死。

何况现在市场已经不肯买单了。


中国消费者想买特斯拉,一看产品,卧槽,Model 3,六年前的车型;Model Y,三年前的车型。很多人愿意买特斯拉这个牌子,但是不愿意买Model 3和Model Y这样的古董呀。

很多人不愿意买比亚迪这个牌子,但是愿意买汉唐海豹这样优秀的车型呀。

中国车厂这边,比亚迪华为蔚来理想吉利光是去年到今年,光是在特斯拉起步价的25万以上,就多少车型了?

比亚迪现在七八个车型月销量过万,过两万,过三万,过四万,过五万。明年是14个车型,还有400万起步的产能。

面对日新月异的中国汽车厂商,特斯拉除了给古董车型降降价,再没有任何还手的能力。

但是这样降价,又会折损特斯拉貌似高端的品牌。

战报可以撒谎,战线不会撒谎。特斯拉的战线降到了25万,没多高大上。——就这也止不住继续降价的传言。

特斯拉做了十几年,没几个车型,没几个产能,可以归结为一点:特斯拉这个厂商的执行力极差。

3和Y放三年前还算能打。放现在,呵呵。

汽车是个大市场,各个细分市场对车型设计和功能的需求本来就不一样。所以哪怕是强如BBA,也是有各种高低搭配和车型细分的。

但特斯拉就没有。

特斯拉并不是产品策略只用单一车型,而是他想做做不出来。

特斯拉的卡车semi、皮卡Cybertruck、菜车Model 2,都是马斯克画了好几年的饼,哪一个拿出来上市量产铺货了?

在中国汽车市场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拿出装载最新技术,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车型,并迅速铺货,和中国车厂死命卷。——特斯拉做不到。

8月份的时候,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尚有16万订单,到了10月份,就不足一万。可以归结为中国消费者不愿意再等待特斯拉这两款古董车型。

这就是厂商执行力差的恶果。

然后就是大降价。一次还不够,降两次;降完两次还没几天,又有订单不足,继续降价的传闻出来。

看到这些数据和指标,我就知道市场开始抛弃特斯拉,我可以放心的踩。

拿不到订单,就要降价;特斯拉本来产品就不咋样,品牌再一折损,又会引发销量螺旋下跌——三星手机表示,在中国市场,这个死亡螺旋,我熟。


特斯拉要面对的是比亚迪和华为这样技术先进,执行力强悍的中国厂商。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尤其是核心的三电技术,可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新能源厂商,现在不仅在特斯拉的主力出货区间站住了位置,而且迅速上量。

别说二三十万疯狂出货的比亚迪了,就连被认为是传统车厂的吉利,也不声不响追了上来。极氪001均价33万,上个月交了一万多。华为只有M5、M7,起步价25万,上个月交了12000多。

我这都不算蔚来理想这样三四十万价位上出货的车厂,毕竟一个月只有一万,已经卖不过华为了。

中国新能源车厂硬是把汽车这样的传统耐用消费品玩成了手机一样的快消品。产品日新月异,眼花缭乱。比亚迪每新推出一个车型,就背刺老车主一次。每隔几个月,汽车市场就又是一个天地。

中国车厂打架,把特斯拉揍得拿不到订单。

再过几个月,特斯拉在自己的主力区间连华为、吉利都卖不过。


趁中国新能源厂商还没有在欧洲铺开渠道,特斯拉这几年还可以在欧洲苟一下。

随着中国汽车厂商在特斯拉的价位区间站稳脚跟,特斯拉的订单开始急剧下滑,特斯拉虽然现在也没卖出去多少,但扩大市场份额的窗口已经被中国车厂封闭了

原来是有订单但没有货可以卖,现在是订单太少,生产出来这么一点货也卖不出去。无论哪种情况,都很糟糕。

汽车终究是一个技术类产品,还是要技术含量和体验说话——与没什么技术含量,纯粹靠营销讲故事卖货的LV爱马仕包包,以及百达翡丽江诗丹顿机械表是不一样的。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祖传艺能——隔三差五刹不住车。撞死几个人还并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过去几十年,中国车市刹不住车的合资车进口车海了去了,一样卖的挺好。

我之前就说过,我在这里再重复一下:像特斯拉这样执行力这么差的厂商,在中国市场是没有资格活下去的。

不彻底退出就算好的。再过两三年,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就是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极限。

不把话说死,就不能显示我凯二七的铁嘴直断,远见卓识。

现在是2022年11月。欢迎半年之后,一年之后,两三年之后回来,点赞我的回答。

编辑于 2022-11-24 19:27・IP 属地黑龙江
凯二七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