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就是试图回到2021年的防控效果(只说效果,因为措施本身已经区别于2021年了,比如缩短隔离期)。
目前手忙脚乱的局面要是从上海封城算起,其实连一年都不到,只有大半年。
而去年不是这样。
全民核酸不是做了三年。按我的记忆,武汉解封之后是我们做的第一次全民核酸,再然后,清零的状态维持了一年多,直到2021年暑假,禄口机场境外输入破防,做了一段时间的全民核酸(不过时间不长,也不是天天做)。再下一次又割了几个月,就到了今年三月培训班引发的那一次疫情。全民核酸只做了7天就清零。又下一次就到了上海疫情,因为极个别外溢,我们也跟着陪跑。不过,持续时间也不长,头几天做过后,后面又恢复到两天甚至三天一做。最后就是现在这一轮,邪门了,每天做,持续了一个多月。
说句实话,没人喜欢如今的疲于奔命。真要回忆起来,确实是2020到2021这两年最好。既没有破防躺平,也还防得住。除了偶尔漏进来几个,在局部地区掀起波澜,其他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安全的。
但是,不知道怎么就搞成这样了。
你说是因为管控还不够严厉吧,有人举例反驳,说啥啥地方都封了几个月了,阳性不减反增,还能怎么严?都突突了不成?这摆明就是病毒传染性增强了,防不住的,趁早放弃。
你说把锅都扣在传染性上面吧,有些破防的案例简直叫人大腿拍断。比如禄口机场,就因为混用境内和境外保洁人员导致输入性病例,废了当年的暑期档。你要是说完全遵守了操作规范,最后还是没拦住,我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是传染性的锅,可你放着这么大一个操作和管理漏洞在这里,我岂肯认输?还有上海华亭隔离酒店那次,特喵的酒店连个空气过滤系统都没整明白,隔离场所变成了集中传染场所。你说要是酒店的防控硬件设施赶得上p4实验室,还没防住我也就认了,你连空气过滤都没做好,因为这个传播的,换成是你,你服这个输?
还有那什么绿码,早就被“低风险”玩坏了,谁信谁就被“输入”。
往好处想,这就是上面调整了防御策略。
最近这大半年的效果不好,说明撒胡椒粉似的防线是没用的。看起来防御范围很广,但实际上每一个地方都薄弱,毫无力度。你指望口岸挡住境外输入的,口岸指望隔离酒店筛漏网之鱼,你指望隔离酒店筛漏网之鱼,隔离酒店心说我管饭都已经精疲力尽了,哪还有精力干这个,还不如指望各地做好“返乡之旅”,靠居家监测和报备来兜底。至于到了社区那一层,心想,我就那么几个人,他们硬要跑,我也没办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反正最后漏出去还有全民核酸擦屁股。等到了最基层的操作人员(比如核酸检测员),早就麻了,手上是机械的重复操作,心里想的是爱谁谁,反正都这样了,再漏出去个把也未必就是我的责任,兴许是检测误差假阴性呢,兴许是隐匿性传播呢。再说了,链条传到这里,早就捋不清楚哪个环节出问题了,要背黑锅也是上头的大领导,拿小兵出气反而没有意义。
怎么样?是不是你指望我,我指望你?
可能现在这种调整也是想收缩战线,集中力量,重点防御吧。
至于实际效果能不能恢复到去年的状态,不好说,只能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