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就因为3.6元,一个花季女孩失去了生命,以死明志!
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文具店的老板怀疑女孩未付款,而当时一起的同学证实了小姑娘是给过钱的,然而,老板娘还是扯过女孩的书包,进行搜查。
在得到了女孩的一些基本信息后,老板娘又联系到了女孩的老师,进入到女孩的班级群,指责女孩是小偷,并把女孩的照片放大张贴在门口。

11岁的女孩,已经有了强烈的羞耻心和自尊心,可以想见她的内心有多绝望。
我就是想不明白,店里面没有监控吗?看一眼监控不就清楚了吗?就算孩子真的偷拿了文具,你可以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也可以和孩子的父母沟通,何至于把人逼死!!!
还有女孩的老师!
在我看来,她和这个店家一样恶劣,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本就是你的职责,这个还你的学生,店家是怎么进的班级群?见到店家在群内对女孩的指责,你就无动于衷吗?
对于孩子而言,学校就是她的世界,老师就是她的天,如果老师当时能够及时的制止和干预,怎么会有今天的悲剧!就算你不想帮女孩,好歹不要去做帮凶,让店家在班级群中大放厥词,要知道不作为就是纵容!
被人怀疑多吃一碗粉,难道真的要刨开肚子才能证明吗?
很多人说女孩脆弱,但我觉得不是,所谓“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别说是孩子,就算是成年人遇见这种事,也有想不开的吧。
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当教会孩子,当出现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可以相信谁、可以依赖谁?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有问题找老师,听老师话,但是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师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不是所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当教会孩子,当出现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可以相信谁、可以依赖谁?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有问题找老师,听老师话,但是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师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配为人师表。
那么最后的稻草,只能是我们做父母的。
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敢和父母沟通、愿意和父母沟通,相信父母能够解决。
在孩子向父母求助时,不要先忙着指责,而是要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有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我妈妈说,却不喜欢和爸爸说,以前我一直不懂为什么,以为是爸爸脾气差,直到我做了母亲看了许多育儿相关的书,我才明白,我母亲有着非常强大的共情能力,每次我和她说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她总能很好的理解我的感受,并表示理解,然后才是疏导和教育。
亲子之间建立信任感非常关键,在遇到校园霸凌、委屈侮辱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寻找父母的帮助,珍爱自己的生命,一切都可以从长计议。
除了父母,孩子还应该有知心的伙伴,都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小伙伴就是孩子最大的依赖,即使小伙伴们做不了什么实质的帮助,即使只能提供一个肩旁靠、一句贴心的话,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能为漆黑的生命,照进一缕阳光,不至走向绝路。
当出现问题不方便和父母说时,同伴倾诉、同伴求助、同伴扶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米歇尔·沙利文曾经说:孩子寻求他人的帮助,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弱点。我们每个做父母的人,都应该教会孩子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