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回答

很多人明明不住在农村,为什么还要回农村建房子?

秋生
368个点赞 👍

我干了好几年的扶贫工作,兼任过一年驻村书记,实事求是,农村里的攀比风气要比城市更严重,并且日益盛行。很多人都爱面子,不管你在外面混得如何,若是家里的房子还是破破烂烂,父母就很难抬起头来。

我这几年在陕南山区扶贫,陕南地处秦岭南侧的山区盆地,多山多沟,因为相对贫穷,很多人在外务工上学,可以说大部分人一年365天,300天都不一定在家里住,但是一定要盖个小洋房,而且一定是军备竞赛式,你盖的洋气,我比你更洋气,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房子外表非常漂亮,但是房子里头很多还是毛墙毛地,连基本装修都没做,这就是典型的肚子里头有没有油水,但是脸一定要摸的干干净净。

很多人认为外出打工这么久,修栋房子让周围邻居瞧瞧,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大家才会不惜花大量的金钱在农村盖房,即便现在不住,但逢年过节回到村里也有面子,不再被人看不起。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农村,遍地是二层或三层的小洋楼。

由于大量人口流出,使得村庄主要是消费性的,是那些城市的竞争失败者的退栖地。当前的农村,常住人口的主体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但真正主导乡村秩序的却是那些直接或间接受过城市消费主义观念洗涤的中青年人。

于是,农村生活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消费主义和传统的人情面子“讲究”相结合,让农村的人情与面子消费异常繁荣,并衍生出了一整套的礼仪经济,制造出了各种啼笑皆非的魔幻现象。

镜中花不是真的花,水中月也并非真的月,所有的谎言都始于骗别人,终于骗自己。

好面子就是一种自欺欺人。

没有人时时盯着你的生活,没有人在意你的衣服多少钱,是不是最新款。

并不是说面子不重要,只是城里人都冷漠,没人关心别人,农村人都进城了,你家里房子盖再好也没人看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家乡已经回不去了。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脑袋疼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