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9个

拜登政府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文件,称「 未来十年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决定性十年」,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玉渊谭天
156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必须弄懂几个基本概念,否则,这个话题无法讨论:

自由竞争:罗斯巴德所说的“自由竞争”这个词很容易被误解。“自由竞争”应该被解释为自由行动,也就是按照个人意愿自由地参与竞争或者不参与竞争,而不是一定会去自由竞争。

这对国家而言也是如此。竞争者之间是一种对抗关系,但是,竞争把暴力排除在外,且竞争者在规则认可上拥有共识。

拜登说的和中国是竞争关系,实际上是强调,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且必须是排除暴力的自由行动关系。美国不冀希望中国遵守规则,因为,美国始终认为中国是规则的破坏者。这种指控,中国当然不承认。但是,无论如何,美国强调,就目前中国的关系还没有上升到敌对关系,因为敌对关系,就不会排除暴力了。

冷战:冷战是相对于真刀真枪开战而言的战略对峙和战略摩擦。在冷战中,彼此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敌对关系。是不能采取热战情况下的不得已的妥协。但是,战略目标不是击败对方,而是让对方完蛋,置对方于死地。例如当年美国和苏联的关系,苏联最后是以解体而告终。

明白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就知道了拜登的意思了。

拜登提出中美是竞争关系,告诉世界,美国要通过一切合法的手段,击败中国,但是,不是想解体中国,也不是想通过和平演变或暴力演变中国的现有体制或政权。

拜登要做的事儿是通过非暴力手段,捍卫美国的国际经济主导权、军事主导权以及规则制定者的权力。

他为什么如此强调竞争这个词儿?其重要目的是提醒中国不要误判,不要把美国当成敌人。同时也警告中国,美国只想和中国争夺竞争结果而不要把美国逼向“冷战或热战”

因此,美国不认为团结欧洲,制定亚太战略、甚至自由航行是对中国的敌意或冷战。相反,他认为这是竞争的一部分,自由竞争就是自由行动嘛。我不使用暴力或者威胁使用暴力的行动就相当于商业中的结盟,大家因道义和利益结合在一起,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儿,因此,他提醒中国,不要因此而紧张而敏感。美国只有在竞争中战胜中国的想法,没有通过暴力灭亡中国的野心,因此,美国不存在中国常说的“亡我之心不死”,美国强调,没有,至少从此刻开始美国没有亡你之心。

但是,中国政府不是这么看。中国政府认为,你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就是充满敌意的行为,就是冷战,只是因为你当下能力不足或时机不对,所以你才使用障眼法,拖延决战的时间。从骨子里你美国就把中国当成了敌人,中国这方面的证据也比较充分:1、台海问题就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2、芯片制裁就是对中国卡脖子,制止中国的伟大复兴。

出现这两种分歧根本原因是文化的不同 。在美国竞争者彼此不是敌人。在中国而言,竞争大多时候就是敌人。之所以,说不是敌人,是因为对方没有准备好。

美国认为竞争可以有输家和赢家,输者愿赌服输,可以重整旗鼓再来。

中国认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败者去死,永无出头之日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中美关系当下的严峻格局。

编辑于 2022-10-13 20:44・IP 属地北京
刑天唐伯志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