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我这边的同学正好有食品药品检验所的,也有市场监督局的,我还特地问了下她们。其中食品药品检验所的同学说,食品添加剂非常常见,但是不同食品的添加剂标准都不一样,你在外面看到的食品,只要不是私人摆摊的,基本上都被食品药品检验所给检查一遍了,不符合国标的,市场监督局会非常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市场监督局有指标,抓到哪一家食品添加剂没有符合国标,等着停产被查被罚款吧。
而目前被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多数是制作工艺上出现了严重的卫生问题,或者是有更严重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危害这样的。至于食品添加剂,根本是排不上号的。你听说过食品添加剂摄入过多导致痛风的么?你听说过食品添加剂摄入过量导致结石的么?
很多消费者有一个问题,就是看待食品添加剂如临大敌,但是吃起烧烤,喝起酒的时候倒是非常痛快,一点都不担心。顺带一提,生蚝这种海鲜类食物,重金属是超标的,但是谁去在意?酱油这玩意儿,我从小吃到大,因为食品问题导致我去医院的,没有一个是因为食品添加剂,基本上是因为食品不卫生。比起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应该更注意食物本身是否重金属超标还实际一些。毕竟重金属想排出体外可比食品添加剂排出体外难多了。
目前食品添加剂的添加是有一整套标准的,如果食品的添加剂种类以及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那产品是合格的,这没有什么争议性。国内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我感觉就好像是自己开口喝了一口实验室里面五颜六色的液体,然后疾病就不期而至了。只要是高中有上过学的都知道人体是要新陈代谢的,吃进来的东西,第二天早上准点送客,便秘者另外计时。假设真的不幸食品添加剂残留在体内了,去体检做血常规,尿常规之类的难道一点问题都发现不出来吗?更重要的是,你吃的东西有食品添加剂,别人吃的食品也有食品添加剂,除非你自己种菜养猪榨油,不然你和食品添加剂是不可能完全切割的。
这个事情我感觉是很莫名其妙的。上面我所说的,就是食品里面含有食品添加剂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然后,0添加酱油我在超市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了,什么牌子的都有,只要认真看一眼,还是可以看找到的。
海天这次的“双标”事件,为什么可以火起来呢?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基础,就是过去管理不完善的时代给消费者带来了后遗症,对国内食品安全极度不信任,而且以前因为管理不完善带来的问题就是有这么个说法:好的产品出口给外国人,质量差的产品留给国人。这个现象应该是存在的,但是泛滥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国内现在仍然也有一些企业,是正儿八经玩双标的,卖给西方国家的产品质量好,价格还便宜,而在国内卖就降低水准,还卖得贵。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会使得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出口给国外的产品,一定比国内的同款产品要好。0添加剂于是乎就这么被炒起来了。实际上海天0添加剂的酱油一直都有在出售。另一方面,国内的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变高了,所以才会对食品添加剂如临大敌。
不过以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来看,食品添加剂的危害还比不上现代人不良饮食习惯的九牛一毛...0添加剂的食品也有不少,这里说个有意思的,百事的无糖肥宅快乐水有两种防腐剂,而可口可乐的零度可乐有一种,有食品添加剂有什么用,还不是喝得不亦乐乎。真正不含防腐剂的无糖饮料,是元气森林、农夫山泉、加多宝、崂山、康师傅等品牌里面的无糖系列产品。这些品牌为什么会做0防腐剂添加呢?因为制作工艺升级了,使用了更贵的无菌生产线,就可以不用加了。消费者现在是有得选,既可以选食品添加剂少的,甚至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也可以选有食品添加剂的。

我对这些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其实不太信得过,先不说这些人愿不愿意为0食品添加剂产品付出更多的钱,哪怕只有几块钱,如果是因为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口味或者气味或者口感比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好,就倒向了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这就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