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十分严谨的回答。更多的是答主自身感受。
五年以前我还没注意到酿造酱油和勾兑酱油这些概念,默认瓶装酱油都是酿造的。直到三年前左右,我发现酱油倒在热锅里有明显的褐色沉淀沾在锅底,网上搜索才了解到有酿造酱油和勾兑酱油的区别。到超市看看才发现所谓酿造酱油已经有接近二十元到三十元不等。以海天为例,五年前海天酱油最贵也就七八元,而三年前海天酿造酱油已经二十多也有三十元,价格涨到三倍到四倍,而六七元的酱油已经悄然从酿造酱油替换到了勾兑酱油。我认为这就是欺骗式恶意涨价。就以这几天回答里看到的,海天在日本卖酿造酱油,国内也卖,可是日本我在回答里看到的是十八元,而国内就要二十几三十元。这不是双标吗?
有些博主拿添加剂制造焦虑是有问题,但是商家在酱油价格等方面也确实有双标欺诈等问题。这是两回事。而有相关部门去年就出台了规定,不允许以酿造酱油的口径宣传,这又是为什么出台这种规定?目的是什么?我想不通。比较阴暗地认为,就是监管部门在和商家串通一气,并不是为消费者的利益才出台这样的规定。
一瓶酱油涨价三倍也并没有多少钱,每家每年毕竟用不了几瓶。所以很多人不会在意这个问题。但是,每一品类的都这么做,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障?商业道德也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部分。既然相关部门不作为,还得消费者瞪大眼睛。所以我乐见有人揭发黑料,即便言过其实我也乐见。为了招商,各地对大商家就差跪下了,指望他们严监管希望不大。
发布于 2022-10-07 10:31・IP 属地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