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李政道回国,周恩来希望他能为中国科学界“断层”做些工作,如介绍海外学者到中国讲学。[1]李政道说“中国有人才,只是你们没有使用他们,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一位曾被世界物理学大师波尔盛赞,培养出吴健雄等一流科学人才的物理学家,当时正在青岛扫厕所。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1983年10月30日),江苏扬州人,中国理论物理学家,致力于科学教育与研究,后半生因政治运动冲击,被打为“束星北反革命集团头目”,无法进行正常的科学研究十余年。其学生包括李政道、程开甲、吴健雄等科学家,与王淦昌为好友。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束星北前往山东大学物理系。1954年,束星北转入海洋学系气象组从事海洋气象研究。1956年,在肃反运动中,束星北被打为束星北反革命集团的头目。1957年5月,在山东省委宣传工作会议上,束星北作为山东大学的代表做了《用生命维护宪法的尊严》的发言,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束星北被划为极右派分子。1958年6月,束星北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同年10月,束星北被编入劳改队到青岛月子口水库水利工地强行劳改。1960年,束星北被安排到青岛医学院任教员,管制劳动。1965年,他完成了《狭义相对论》手稿,该专著最终在1995年付梓。文革开始后,被安排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
到1968年底,[2]中科院仅在北京的171位高级研究人员中,就有131位先后被列为打倒和审查对象。全院被迫害致死的达229名。[3]上海科技界的一个特务案,株连了14个研究单位,1000多人。受逼供、拷打等残酷迫害的科技人员和干部达607人,活活打死2人,6人被迫自杀(《科技日报》2008年3月17日)。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没有组织过正式高考,交白卷也可以上大学。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表明,当年全国文盲半文盲多达2亿3千多万人。

过去人类几千年历史,总体是螺旋上升的,科学家负责上升,政治家负责螺旋。
而我国的螺旋动静“稍微激烈了点”,已经不是影响学术环境的问题,而是科学家本人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