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如何评价路易·阿尔都塞的《论再生产》?

书店君
212个点赞 👍

本来刚吃完饭回来身体就不怎么舒服,看到

的回答,脑瓜真是一下子嗡嗡的。你不懂就不要乱说行不行。诚然,怎么评价是你的自由,但你对《论再生产》的整个文本以及对阿尔都塞哲学思想一窍不通,甚至是胡扯一气,我真是有点忍不了了。

先来看

的第一个质疑点,所谓的“引用马克思和列宁过多,诉诸权威”。啊?你是不是对阿尔都塞的理论努力和研究方向一无所知啊。早在1955年《历史哲学的难题》中,阿尔都塞通过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黑格尔等人历史哲学的对比,就已经阐释了为什么马克思开辟出一条历史科学的道路。而《读资本论》时期,阿尔都塞在批判经验论与唯心论的共同前提(认识与现实相符合)以及实践的平均主义(把理论实践与现实实践混为一谈)后,明确指出了如何以科学的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或者说,究竟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践:

赋予马克思所产生的认识以认识根据的不是以后的历史实践。马克思的理论实践所产生的认识的‘真理’标准是由它的理论实践本身提供的,也就是说,是由它的可检验性提供的,由保证这些认识产生的形式的科学性提供的。

在阿尔都塞看来,理论的发展必须依靠理论实践本身,而任何现实的经验,都必须首先被转化为由理论所加工的概念对象的形式(也就是说,预先被问题式加工),才能对理论实践起干预作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经济学家不是直接面对市场,而是唯有在其理论架座中才能处理市场;物理学在解决力的问题之前,必须把对象预先处理为力,而不是上帝意志(世俗神学)。

因此,阿尔都塞对于马克思、列宁与斯大林的援引,完全服从于其马克思主义科学化的理论实践;并且,阿尔都塞通过对现实实践的理论化处置,发展了他所援引的几乎一切命题。我倒想问问,如果阿尔都塞不先援引马列的原文,你又怎么知道他的理论实践发展了什么呢?只有把《论再生产》纳入理论实践的脉络中才能得到理解,而且《论再生产》本身就是这一脉络的产物。你

在这发什么颠呢?还“如果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可能读起来很爽,但如果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又有什么意义呢?”我都不知道你是长了什么脑回路能说出这种蠢话。你为什么不去问问数学家:“你用了那么多符号,搞了那么多证明,如果我了解你的学术方向,我可能读起来很爽;但我不是一个数学家,又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愚蠢的话术几乎可以用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就连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本身也是延着自身的范式发展的;而站在学科实践的外部,总是可以问出同样的屁话。还“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倒建议你不如先问问自己,你又是个()()呢?


其次,

你到底知不知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是什么意思啊?居然能说出什么“如果我不承认资产阶级具有意识形态,那么我能说服阿尔都塞吗?”这就是纯属不知道“意识形态”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阿尔都塞在《论再生产》中要做什么,才能说出的蠢话。《论再生产》以前,阿尔都塞是以两种方式处理意识形态的,《保马》里把意识形态处理成了一个先于意识的表象体系,对于现实的意识是以此种表象体系为前提;《读资本论》中,意识形态则与问题式相关联,不同阶级立场的人,会把同一对象纳入到不同的问题式进行分析。《论再生产》则是对两个命题的综合,在此,意识形态是中性的并且是永恒的,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可能摆脱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在其根本的意义上,不过是人组织自身意识的方式、是人体会自身与现实关系的一定方式;而不同阶级则以不同方式体组织意识、体会现实。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杀人有罪”,如果这一命题为人所接受,那么它就构成了某种意识形态;而对“专制是否适宜”这一命题,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也没能达成一致——因为他们是在不同的意识形态看待该问题的。如果林先生连这也要质疑,那么他的脑子要么是停留于无意识的乱流,要么是只发展出了单纯的感性确定性。

我们再来看看林先生津津乐道的“不可证伪”,看看林先生在这里又有哪些可笑之处,我们暂且不谈波普尔的这个命题能不能界定科学,也不谈是否某物不可证伪就失去了真理性,更不谈阿尔都塞对于理论实践的阐述与波普尔完全不一致。你林先生用个“不可证伪”就去反驳阿尔都塞,本身不就证明你处于另一种问题式-意识形态中吗?更不用说,不可证伪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本身就是伪命题。十月革命的成功证伪了先进国家率先革命这一论断、斯大林体制的危害证伪了“生产力相对于生产关系具有优先性”。人阿尔都塞把现实实践转变为理论生产的对象,不断改写着马克思的命题,甚至后期直接用“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拆解了马克思历史科学的一般架构,到你这成了不可证伪。那你倒说说有几门社会学科是可以证伪的呢?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哲学?你要是没先狠狠地攻击一万遍自然法学派,就跑过来攻击阿尔都塞,我觉得你多少是有点不乖了。人阿尔都塞自己也说了,他给出的镜像结构只是一种解释框架,目的是填充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它是一种架构,近似于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均衡模型,就算不能证伪,它就是假的/无意义的了?什么捉急的逻辑。

还有,我严重怀疑你脑子是不是真被蜥蜴人占领了,正常人能整出个蜥蜴人论证的大活?来,

你告诉我,你读《论再生产》的时候,有没有看到阿尔都塞批判了两种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其中一种就是把意识形态理解成“专制者、僧侣(蜥蜴人同理)的欺骗”我再说一遍,意识形态是人与其现实的想象性关系,这一关系必然是想象性质的,因为人不可能无中介的直面现实。如果没有一个大他者(意识形态)做担保,任何命题都不可能成立。拐卖儿童是邪恶的,但在拐卖儿童和邪恶之间从来没有必然的关系,它既不是综合也不是分析更不是先天综合命题,它只是由实践所建构出的意识形态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目田喜欢的《1984》其实理论水平很低,因为他和林先生一样,在欺骗和现实之间做了愚蠢的二元切割,并且把意识形态归于欺骗一端;于是只要克服了欺骗就获得了无意识形态的现实;而事实则是,人所把握的现实本身就是由意识形态建构的。你书都没读明白呢,就隔这蜥蜴人长蜥蜴人短的,我看你自己就最像蜥蜴人。


另外,林先生说什么“资产阶级出版机构出版法共文献,是否说明这些书也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有什么“资本主义无政府生产,为什么会有统一的意识形态?”,这就是纯粹的不学无术,胡搅蛮缠,而且充分暴露出林先生对《论再生产》到底在说什么是完全无知的。来,我告诉你,生产关系的统一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从来不是对立的范畴;不如说正相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是,你是无政府生产,但是价格调节、私有制、与雇佣劳动几乎发生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本身是统一,而这种统一性就保证了意识形态统一性的可能。另外,你林先生所谓的“统一的意识形态”,阿尔都塞除了在第八章还是第几章提了几嘴以外,其他情况下都是把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处理为充满断裂与矛盾的集合体,他区分出八种意识形态装置,是因为每一种装置中都配备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而这些意识形态之间绝不是无摩擦的、甚至是彼此尖锐对立的。他们的统一之处不过在于,都支持着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运转/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前提。此外,利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进行斗争,本身就是阿尔都塞讨论的重点之一。而此种斗争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任何国家机器在实现初级意识形态的同时,都必然再生产出次级的意识形态;正是这些次级的意识形态构成了阶级斗争的可能性。关于初级意识形态与次级意识形态的相互纠缠,阿尔都塞用巴黎公社、用《资本论》的出版、用法共的议会斗争,做了历史与实践的考察。你问出阿尔都塞已经解答过的问题,除了说明你对阿尔都塞的理解过于肤浅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

最后,林先生大概也知道自己是纯纯在这胡扯,于是不得不再次吹响cr的狗哨。然而诉诸于所谓的“众所周知”,不过意味着你林先生既不想也没能力去对cr展开分析。阿尔都塞从来没有说,意识形态的斗争只能以cr的方式搞,相反,阿尔都塞在《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明确谈论了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展开斗争的必要与可能;先锋队理论,阿尔都塞也做了一定修改;而且,把cr理解成极权,这就纯粹是目田用自己浅薄的自由-极权二元范式制造出的理论产物了。你再这么鬼扯,我就不得不谈谈自由主义与极权之间到底是怎样密切地纠缠在一起的了。

对阿尔都塞的最终评价是,“洋洋洒洒四百字就说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具有意识形态性”,那不是阿尔都塞的问题,那是因为以你的水平,你也就能理解到这种程度了。我建议你赶紧去研究蜥蜴人,别搁这糟蹋人阿尔都塞的著作了。什么文字简白观点粗糙,什么哲学论证不清楚,我寻思你读都没读明白的人,也能这么大言不惭地评价人写的书?野猪吃不了细糠了属于是。

发布于 2022-10-29 03:08・IP 属地北京
zzx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