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个回答

被宣告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湖北被发现,执法人员将其放归长江,这意味着什么?

潇湘晨报
307个点赞 👍

这不意味着长江鲟野化增殖放流已经成功了

这次被救助的长江鲟

抓到的是人工投放的个体,只要还没有在野外发现放归长江的长江鲟恢复自然繁殖,那放流的完成过程就还不算成功。


长话短说:上世纪70年代葛洲坝修建时,曾经有人提过大坝的修建会影响到长江里的三种鲟鱼的洄游繁殖的,

但是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项目继续推进。

那个时候在长江里能繁殖的壮年中华鲟还有一万尾以上。

与此同时,长江里的三种鲟鱼,中华鲟,白鲟,和长江鲟的人工繁殖工作同步展开,

最终中华鲟和长江鲟的人工繁殖问题被成功攻克,白鲟的人工繁殖失败,在后面的几十年里,人们逐渐发现,白鲟和中华鲟的繁殖过程是父母们在长江上游产卵后,小鱼一路成长游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进入大海,长大了再跨越三千公里回到祖祖辈辈的繁殖场们继续这种生命的循环。而长江鲟也需要回到长江的宜宾以上江段进行产卵繁殖。


放流装置里即将被放流的中华鲟 图片来源: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供图


但是论文里面记录的白鲟的性成熟是有五六个阶段的,随着它慢慢逆着长江往上游的过程中,它会逐渐的开始进入性成熟的阶段,河流被截,于是白鲟断子绝孙。

后来的三峡大坝的修建时设计了工程型人工鱼道,但是没有大用。鱼类不怎么使用鱼道进行洄游,这个是世界性问题。

中华鲟倒是在葛洲坝以下找到一个新的繁殖场,但是在2005-2007 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建设 “葛洲坝下游河势调整工程”,结果浅滩移除工程导致了中华鲟的下产卵区消失,新建隔流堤则直接覆盖了上产卵区,导致之后的这几年再也没有观察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了。

如今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两座天堑横在长江中,而白鲟如今已经永远灭绝。

中华鲟和长江鲟靠着人工繁殖的个体每年往长江放流,这样硬挺着,我们这几年也再也没看到他们在自然状态下实现繁殖。

只能寄希望于这几个物种本身的适应能力,如果它们能开发出新的产卵场,自可躲过一劫。

否则难逃厄运。


怎么说呢,人类的发展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之间存在着一些冲突,但在未来,是否可以采取较为温和的方式,而不是推进工程的同时寄希望于人工繁殖一定能成功呢?

人类是否能为了几个物种,缓几年发展的脚步,先摸索出人工繁殖的模式,让它们还能留个种再开工呢?毕竟白鲟这样的长江巨兽的消失,实在是有些太可惜了。

白鲟这种巨型鱼类,拥有玻璃一样的半透明的吻部,和任何鱼类都不一样,没有了就是没有了。

这样的问题,直到现在我依然没有答案。

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重演。



现实问题不是A or B的选择题,而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不是选择三峡大坝还是保护鱼类的单选题。

处理现实问题,请不要代入做题家思维。

很多事情,在实际操作上是可以探究更好的模式的,这就是很多环境保护工作在追寻的东西,许多动物,环境,环保方面的研究者也就是正在研究人类发展和动物保护之间更好的解决方案,

请不要小看或者侮辱他们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编辑于 2022-09-09 00:07・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远夏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