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辩证法,对错是辩证的,有对才有错,有错才有对。如果试图掩盖错误,那正确的东西也就不是正确的。
正如清官是贪官比出来的,新中国的正确是和民国比出来的,党的伟大是和蒋匪刮民党比出来的,当年教材为了统战抬高国民党,黑料一个不说,结果就是那一代教材培养出来人都开始质疑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党。
我看了穆好古游阆中的视频,不得不说阆中旅游改造的相当不错…………

这句话好像是病句,我读不通顺



这点我倒是听父辈说过,坐标陕西渭河以南周至(一个大平原然而至今都是贫困县连铁路都没有)。
七八十年代周至地区人口就已经超过土地承载能力不少,我爹上学的时候,学校经常要组织学生停课去捡树枝,去刚收的地里翻玉米根,因为学校食堂经常没能源开不了火,有米无柴。
当时农村能砍的树全砍了变成柴了,所以学校一放假老师就带学生找地方种杨树,杨树长的快,用途广,长几年就能砍了用,今天北方农村遍地杨树基本都是当年留下来的。我老家一个教室大小的院子都种了4棵,后来九十年代我家进城了,这4棵杨树就没用了,一直放着,小时候回去我记得至少也有7层楼高。
一年的主粮小麦玉米只能吃两季,剩下两季天天靠红薯土豆。实在没办法就去渭北找饭吃。渭北人口在民国损失惨重,所以人地矛盾还行,粮食比较充足,拿点东西去渭北换,实在不行就在渭北要饭。还有一种出路就是去新疆。
(PS:我爹回忆他上学的时候每过一个暑假班里就少一两个人,基本都是水库游泳淹死了)
编辑于 2022-07-09 21:59・IP 属地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