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么是秦制?
我们要理解的第一点是,秦制里面包含着两种内容,
第一种内容,恰恰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人类社会,有着一种趋向于越来越组织化的趋向,这个趋向是不可逆的。在现代社会存在着民族国家、科层化政府,这些都是秦制的一种表达,换言之中国早在2000年前,实现了西方人在近代才实现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实现了政权的建构,以地缘关系去理解政治,以及科层制政府的中央集权制。
其中一个分界点就是一战,在一战之前的战争,属于贵族式的战争,一战之前的战争最有名就是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战争每一场战役时间很短,最长也就半个月。但是一战持续了将近四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战之前的国家完成了民族国家建构,实现了从贵族战争向平民战争的过度,也使得战争惨烈程度远远超乎西方人的想象。
而中国实现了从贵族向平民战争的过度是战国。战国前期,赵国的赵襄子释放奴隶,让他们成为士兵,并且商鞅变法,将战争的主体从国人转向了野人。在春秋时期,战争主体是贵族,野人是不能参加战争的。而到了战国时期,战争转向了平民,他使得战争烈度大大增加。而商鞅变法建构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实现了农业社会的极权主义建构,正如希特勒和苏联,在工业社会实现了极权主义建构一样。
所以秦制,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的一环,他表达的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实现最大的组织化。
所以中国历史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快速灭亡的历史状态,比如说一个王朝,他可以快速崛起,但是由于权力高度组织化和集中,导致权力内部的紊乱程度加深,并且危及整个社会的系统,引发系统性震荡,导致底层农民起义推翻中央政府。
这也是为什么秦以后的政府寿命远远低于先秦之前的政权。而在分封制社会,由于层层分封,削弱了权力,也削弱了危机的传导机制。
同样,现代极权主义国家,基本上寿命也很难超过一百年,就是因为他也会引发这种系统性震荡。
第二种内容,是现代国家建构与秦制不一样的地方,这就是西方现代国家建构,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个是资本主义秩序,一个是广阔的市民阶层。
这两个结构是中国秦制所没有的,不仅没有,相反他还要削弱这两者,防止权力被资本主义秩序所颠覆。而西方的现代社会建构,包括了中央集权的国家、资本主义秩序、市民阶层的民主宪政的三权分野,形成了权力相互制衡和相互互补。但是这完全基于资本主义秩序能够不断地带来财富。
如果有一天资本主义秩序无法带来财富,西方社会也可能走向中国式的秦制社会,也就是在狭隘的财富中,周而复始的历史周期律,直至被新的文明所取代。
事实上,历史上,极权主义的兴起,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秩序在短期内无法调节,导致极权主义的形成。
因此对待秦制,必须从两方面同时加以理解,一方面要理解,秦制是不可逆的,但是需要用市民社会去遏制秦制的过分膨胀。
而从当代来看,则会出现新的一种周而复始,即民主和威权的交替性。
原因就在于,当资本主义无法调节自身的时候,人们就会在政治可能走向威权。但是由于资本主义依然具有生命力,所以一个威权国家的形成,不可能真正瓦解整个秩序,所以这个威权机制最终会灭亡。但是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等到有朝一日,威权又会复兴。从而出现民主和威权的交替出现。
由于威权的基础建立在中央集权制政府,而民主建立在市民社会之中,纽带是资本主义体系,所以资本主义体系作为中介,只要稍微出现一点点偏离,民主和威权就会出现颠倒,直到资本主义体系重新稳定运作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