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则:
第一,保持礼貌;
第二,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诉求。
“没关系”就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我建议换个表述。
因为“没关系”并不准确,你要真觉得没关系就不会找老师了,对吧?其实你们都认为这事有关系,并不会因为道了歉打人这件事就没关系了。
那么更好的回应是什么呢?是“我接受(暂时不接受)你的道歉”。
这一来是做到了礼貌。二来是并不让打人这件事变成没关系。三来是给了自己接下来表达感受和诉求的机会:
——“我接受你的道歉,但请你以后不要再打人了。”
或者,
——“我暂时不能接受你的道歉,因为我还很疼(我还在生气,我还很难过……),但我会考虑你的道歉。”
接受或者不接受道歉,不代表我要埋葬自己的感受和期待。我接受,但我讨厌你这样做,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样做。我还不能接受,因为我还在气头上,不能违心。
“暂时”是给双方一个回旋的余地,不要把话说绝,到时候自己下不来台。
你确实在当下的情绪里无法接受,所以不想立刻表态,而且把原因说清楚了,对老师和对方来说也是合情合理,同时你们还可以继续保持往来的关系。
在你心情平复以后,记得给对方一个回复,否则即便事过去了,关系还是会有一点别扭。
当然如果对方屡教不改,一犯再犯,你完全可以无限延长这个观察期,这也是给自己留一个和对方彻底断交的后路,不给对方“既然没关系干嘛不理我”的口实。
总之,不要模糊错误,不要掩盖诉求,这两点不光对小朋友,对成年人也一样有效。
编辑于 2022-06-04 08:28・IP 属地新加坡
